本書為華語文教學界大師鄧守信教授以數十年的教學成果,融合近年於臺師大華研所、中原大學應華所之授課經驗所編撰而成。既是畢生語言學與對外華語教學研究之精華,亦是鄧氏語法的理論基礎,其理論已廣泛應用在多部華語教學主流教材,以及所指導之上百本碩博士論文之學理依據。
鄧教授用深入淺出且生動的例句與語言對比,闡明漢語複雜的語法規則,是為現代漢語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的學子提供一條捷徑,也為傳統靜態語法研究學者及教師,開啟一扇動態語法研究的大門。
關於漢語語法先前的研究著作,如朱德熙、張斌、劉月華等人所作,皆侷限於線性句法結構的單一層面,本書則包羅詞類與語類規則、語法結構、語義、語用(信息結構)等多重面向,從而解釋漢語的諸多變化,使對外漢語教學能以科學方式有系統的分析。漢語已是世界的語言,實務上卻因揉雜了各地域、各方言──如閩南語、上海話等所生之「混合語」,影響「規範漢語」的表達。如何理出正規或偏異,本書提出分析規則,不論教或學,皆能明辨差異,不再誤用。
鄧教授用深入淺出且生動的例句與語言對比,闡明漢語複雜的語法規則,是為現代漢語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的學子提供一條捷徑,也為傳統靜態語法研究學者及教師,開啟一扇動態語法研究的大門。
關於漢語語法先前的研究著作,如朱德熙、張斌、劉月華等人所作,皆侷限於線性句法結構的單一層面,本書則包羅詞類與語類規則、語法結構、語義、語用(信息結構)等多重面向,從而解釋漢語的諸多變化,使對外漢語教學能以科學方式有系統的分析。漢語已是世界的語言,實務上卻因揉雜了各地域、各方言──如閩南語、上海話等所生之「混合語」,影響「規範漢語」的表達。如何理出正規或偏異,本書提出分析規則,不論教或學,皆能明辨差異,不再誤用。
目錄:
序
第零章 「台灣的國語」與「台灣國語」
0.1 規範語法是什麼?
0.2 「台灣的國語」與「台灣國語」
0.3 區域性 (Regionalism)
0.4 「台灣國語」的語法規則
0.4.1 「有」字句―― 「有」可當助動詞
0.4.2 「說」字句―― 「說」有多重功能
0.4.3 「給」字句―― 「給」的多重詞類及語義
0.4.4 「在」字句―― 「在」可指習慣性
0.4.5 「用」字句―― 「用」可當助動詞
0.4.6 「會」字句―― 「會」的泛用
0.4.7 「不行」的詞彙化
0.4.8 「不錯」的詞彙化及語法化
0.4.9 「V 看看」―― 動詞重疊的規則
0.4.10 「來去」―― 「來去」當助動詞
第一章 漢語的詞類與語類系統
1.1 語法習得規則
1.2 動詞次類的規則
1.2.1 「很」的規則
1.2.2 「不」的規則
1.2.3 「沒」的規則
1.2.4 「了」的規則
1.2.5 「在/著」的規則
1.2.6 「重疊」的規則
1.2.7 「重疊」有「變化動詞」與「狀態動詞」之分
1.2.8 「把」的規則
1.2.9 「動詞」的三次類變化與多義
1.2.10 「著」的搭配與分析
1.3 漢語的詞類
1.4 漢語的語類
1.5 詞與語的互動規則
第二章 漢語語法結構
2.1 結構圖
2.1.1 主謂結構 (Subject Predicate Structure)
2.1.2 賓語結構 (Object Position)
2.1.3 輔助動詞結構 (Auxiliary Verb Structure)
2.1.4 狀語結構 (Adverbial Structure)
2.1.5 定語結構 (Attribute Structure)
2.1.6 補語結構 (Complement Structure)
2.1.7 介詞組結構 (Prepositional Structure)
2.1.8 句賓結構 (Sentential Object)
2.1.9 雙賓結構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2.1.10 句補語結構 (Sentential Complement)
2.1.11 把字句結構 (The Disposal Construction)
2.1.12 名詞組為句子的結構 (NP → S)
2.2 變形
2.2.1 位移 (Movement; Transposing)
2.2.1.1 前移;話題化 (Topicalisation)
2.2.1.2 前移;把字句 (The Disposal Construction)
2.2.1.3 後移;去話題化 (De-topicalisation)
2.2.2 插入 (Insertion);準領屬 (Pseudo-possesive)
2.2.3 複製 (Copy)
2.2.4 刪除 (Deletion)
2.2.5 代名化 (Pronominalisation)
2.2.6 分離 (Separation)
2.3 總結論元結構分析法
第三章 語義角色 核心格 周圍格
3.1 核心格
3.1.1 格 (Cases) 的類別
3.1.2 核心格 (Neuclear Cases)
3.1.2.1 施事 (Agent)
3.1.2.2 受事 (Patient)
3.1.2.3 領事 (Recipient)
3.1.2.4 範圍 (Range)
3.2 周圍格
3.2.1 工具 (Instrument)
3.2.2 方位格 (Locative)
3.2.3 陪伴 (Comitative)
3.2.4 起點 (Source)
3.2.5 終點 (Goal)
3.2.6 受惠 (Benefactive)
3.2.7 途徑 (Path)
第四章 信息結構
4.1 舊信息 新信息
4.2 基式與變式
4.2.1 信息結構與基式結構 (Base structure)
4.2.2 什麼是基式結構 (Base structure)?
4.2.3 什麼是變式結構?
4.2.4 第一個變式是OSV
4.2.5 第二個變式是SOV
4.2.6 第三個變式是SV → VS
4.2.7 焦點 (Focus)
4.2.8 Topic-Shift 與新舊信息
參考書目
曾指導之碩博士論文
索引
序
第零章 「台灣的國語」與「台灣國語」
0.1 規範語法是什麼?
0.2 「台灣的國語」與「台灣國語」
0.3 區域性 (Regionalism)
0.4 「台灣國語」的語法規則
0.4.1 「有」字句―― 「有」可當助動詞
0.4.2 「說」字句―― 「說」有多重功能
0.4.3 「給」字句―― 「給」的多重詞類及語義
0.4.4 「在」字句―― 「在」可指習慣性
0.4.5 「用」字句―― 「用」可當助動詞
0.4.6 「會」字句―― 「會」的泛用
0.4.7 「不行」的詞彙化
0.4.8 「不錯」的詞彙化及語法化
0.4.9 「V 看看」―― 動詞重疊的規則
0.4.10 「來去」―― 「來去」當助動詞
第一章 漢語的詞類與語類系統
1.1 語法習得規則
1.2 動詞次類的規則
1.2.1 「很」的規則
1.2.2 「不」的規則
1.2.3 「沒」的規則
1.2.4 「了」的規則
1.2.5 「在/著」的規則
1.2.6 「重疊」的規則
1.2.7 「重疊」有「變化動詞」與「狀態動詞」之分
1.2.8 「把」的規則
1.2.9 「動詞」的三次類變化與多義
1.2.10 「著」的搭配與分析
1.3 漢語的詞類
1.4 漢語的語類
1.5 詞與語的互動規則
第二章 漢語語法結構
2.1 結構圖
2.1.1 主謂結構 (Subject Predicate Structure)
2.1.2 賓語結構 (Object Position)
2.1.3 輔助動詞結構 (Auxiliary Verb Structure)
2.1.4 狀語結構 (Adverbial Structure)
2.1.5 定語結構 (Attribute Structure)
2.1.6 補語結構 (Complement Structure)
2.1.7 介詞組結構 (Prepositional Structure)
2.1.8 句賓結構 (Sentential Object)
2.1.9 雙賓結構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2.1.10 句補語結構 (Sentential Complement)
2.1.11 把字句結構 (The Disposal Construction)
2.1.12 名詞組為句子的結構 (NP → S)
2.2 變形
2.2.1 位移 (Movement; Transposing)
2.2.1.1 前移;話題化 (Topicalisation)
2.2.1.2 前移;把字句 (The Disposal Construction)
2.2.1.3 後移;去話題化 (De-topicalisation)
2.2.2 插入 (Insertion);準領屬 (Pseudo-possesive)
2.2.3 複製 (Copy)
2.2.4 刪除 (Deletion)
2.2.5 代名化 (Pronominalisation)
2.2.6 分離 (Separation)
2.3 總結論元結構分析法
第三章 語義角色 核心格 周圍格
3.1 核心格
3.1.1 格 (Cases) 的類別
3.1.2 核心格 (Neuclear Cases)
3.1.2.1 施事 (Agent)
3.1.2.2 受事 (Patient)
3.1.2.3 領事 (Recipient)
3.1.2.4 範圍 (Range)
3.2 周圍格
3.2.1 工具 (Instrument)
3.2.2 方位格 (Locative)
3.2.3 陪伴 (Comitative)
3.2.4 起點 (Source)
3.2.5 終點 (Goal)
3.2.6 受惠 (Benefactive)
3.2.7 途徑 (Path)
第四章 信息結構
4.1 舊信息 新信息
4.2 基式與變式
4.2.1 信息結構與基式結構 (Base structure)
4.2.2 什麼是基式結構 (Base structure)?
4.2.3 什麼是變式結構?
4.2.4 第一個變式是OSV
4.2.5 第二個變式是SOV
4.2.6 第三個變式是SV → VS
4.2.7 焦點 (Focus)
4.2.8 Topic-Shift 與新舊信息
參考書目
曾指導之碩博士論文
索引
笨作文:國中實戰篇(新版)
定價 $380元
優惠價 $285元
VIP價 $266元
練字3000(上下冊不分售)
定價 $480元
優惠價 $360元
VIP價 $350元
新編來玩正音的遊戲
定價 $300元
優惠價 $237元
VIP價 $225元
華語文書寫能力習字本:中英文版精熟級7
定價 $199元
優惠價 $157元
VIP價 $149元
華語文書寫能力習字本:中日文版基礎級1
定價 $139元
優惠價 $110元
VIP價 $107元
華語文書寫能力習字本:中英文版精熟級6
定價 $199元
優惠價 $157元
VIP價 $149元
華語文書寫能力習字本:中日文版基礎級2(依國教院三等七級分類,含日文釋意及筆順練習QR Code)
定價 $159元
優惠價 $126元
VIP價 $122元
華語文書寫能力習字本:中英文版基礎級2
定價 $119元
優惠價 $94元
VIP價 $89元
華語文書寫能力習字本:中英文版進階級4
定價 $149元
優惠價 $134元
VIP價 $127元
全方位華語精進讀本 The Ultimate Chinese Reader
定價 $550元
優惠價 $413元
VIP價 $3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