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困境:20世紀的民族誌、文學與藝術
-
東坡解: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20th-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型號/ISBN:9786267209677
品牌/出版社:左岸
製造商/作者:詹姆士‧克里弗德James Clifford
-
上市日/出版日:2023-11-29
規格:平裝/14.8x21x3.3cm/648頁
數 量:
定價:$700元
特惠價:$504 元
VIP價:$490 元
-
配送方式: 超商、宅配
配送地區:台澎金馬
付款方式:ATM、信用卡、貨到付款、取貨付款
什麼是一個文化的「本真性」?
「文化」差異不僅是本質的問題,更關乎權力與修辭。
1977年秋天,美國波士頓聯邦法庭,一群住在梅斯皮「鱈魚角的印地安城鎮」的萬帕諾格(Wampanoag)印地安人後裔,為了拾回祖先失去的土地,被要求在法庭上證明他們的族群身分。這群在現代被標記為麻州公民的美國原住民,被要求證明他們的部落自17世紀起便已存在,並持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然而,這群印地安人的生活早已與普利茅斯港上岸的英國清教徒、麻州說著當地方言的居民,甚至其他美國原住民混合,產生極大的改變。
20世紀這群站在法庭上的原住民,是否仍是17世紀同樣的印地安人?或者我們該問的是,當涉及權利╱力時,究竟該如何表達、或是突顯所謂的族群特徵?法庭上,除了印地安人和共同生活的白人,歷史學家、人類學家以及社會學家,也以專家學者的身分出庭作證。「部落」、「文化」、「身分」、「同化」、「族群」、「政治」以及「社群」等概念都同時被擺上法庭接受審理。
++++
1930年代,由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贊助的「非洲研究」,在當時倫敦政經學院人類學系系主任馬凌諾斯基的主導下,建制了這門學科自身知識體系的實踐方式。自此之後,所有人類學研究者都被要求經過「田野工作」這種儀式般洗禮方能獲得專業上的肯認:人類學家抱持文化相對主義立場「置身田野現場」,從而獲得話語的職權,獲得「在地者觀點」的發言人身分,闡述一個深信未受其他文明汙染的部落本眞性以及後續的「拯救」任務。
然而,這種研究方式也同時反映了這門學科始終存在的憂慮:面對科學有效性指標的擔憂,以及殖民主義在倫理道德上的芥蒂。1980年代,美國詮釋人類學將單向的「在地者觀點」推展至在地者與人類學家雙向共塑的「地方知識」,使得這種「追求本?性」的科學式命題獲得解脫。民族誌書寫不再是單純的記錄謄寫,而成為一項「編寫」(fiction)的文本。「民族誌?實」僅是部分的?實,同時彰顯了權力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持續給出的矛盾。
什麼才是一個族群或是文化足以識別的「本真性」?(誰又擁有權威對此發言?)
在這個既強調多元差異又移居混同的時代,「我們」和「他們」的界線為何?
文化工作者憂心所謂「傳統」消失,但什麼是「傳統」呢?
人類學者試圖從「在地」推向普世,是可能的嗎?
這些討論都涉及文化的詮釋模式、群體的共識、距離的形態,以及歷史發展的不同故事。顯而易見,這不僅是文化議題,而是具有政治與法律性爭議以及歷史過程的討論。
+++++
本書分為「話語」、「移轉」、「收藏」與「諸多歷史」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話語」聚焦於書寫與再現的策略,試圖表明民族誌文本是在充滿政治主導情境中的多聲交流的編排(orchestrations),呈現民族誌職權(ethnographic authority)的歷史轉向與書寫中見證和記錄的現身;第二部分「移轉」描繪民族誌研究與前衛藝術和文化批判的結盟,第三部分「收藏」轉向收藏的歷史,所謂「異國情調」如今近在咫尺,界線難分;第四部分則試圖以非西方歷史經驗展現當代議題——屬於「東方」和美國原住民「部落」的經驗,是如何讓集體身分成為一種混雜且互相關聯的創造過程。
在一個相互關聯的世界中,人們總是若干程度上顯得「不夠本真」(inauthentic),因為在全球權力體系下,話語是透過相互關係加以發展的,一個文化或傳統的連續性中,不可能只有差異或獨特性。因此,身分是關聯性的,而非本質性的。「文化」不再是穩定的異國情調般的差異,自我-他者的各種關係不是本質上的,是權力和修辭的問題。
因此,誰擁有替一個族群發聲的權力?
==========
【關於《文化的困境》、《路徑》、《復返》三部曲】
《文化的困境》、《路徑》、《復返》是一系列持續的反思,以及對時代變遷的回應。
這三部作品試圖討論當代原民社群在世界主義與全球現代性的過程中所涉及有關現代跨國活動、殖民經驗、政治記憶與文化身分等議題,並且透過實用主義手段與全球化勢力,周旋於各種不同的資本主義和特定的國家霸權。
克里弗德延續《書寫文化》(Writing Culture)中「部分眞實」觀點,提出「諸多歷史」(histories)作為貫穿整個三部曲的核心思想——在《文化的困境》裡反駁文化「非存即亡」的有機論述;在《路徑》裡闡述羅斯堡的諸多過往;在《復返》裡賦予「偶然性銜接」的歷史辯證。
因此,當代的原民文化復振從來不是一個從「殖民壓迫」朝向「解放獨立」的簡單過程,而是在「殖民╱解殖╱後殖民」轉換的不確定關係中的各式接觸、交換、抵抗和衝突。在這種民族誌現實主義之下,我們終會領悟到原民文物復返運動與博物館收藏正義,有賴於殖民歷史與後殖民原民主張的彼此協商與合作。
推薦 文化的困境,也是文化的超越/方怡潔
推薦 「如是文化,如是困境」──從民族誌職權到歷史批評的壯遊/李宜澤
關於《文化的困境》、《路徑》、《復返》三部曲譯注計畫/林徐達
導讀 馬凌諾斯基遺產與當代民族誌覺察/林徐達
二〇二三年台灣版序
致謝
圖片說明
導論 純粹產物已然瘋狂
第一部分 話語
第一章 民族誌職權
第二章 民族誌的權力與對話:格里奧爾的初始經驗
第三章 民族誌的自我塑造:康拉德和馬凌諾斯基
第二部分 移轉
第四章 民族誌的超現實主義
第五章 移轉的詩學:維克多・謝閣蘭
第六章 述說你的旅行:米歇爾・雷里斯
第七章 新詞政治學:艾梅・塞澤爾
第八章 巴黎植物園:明信片
第三部分 收藏
第九章 部落和現代歷史
第十章 藝術和文化收藏
第四部分 諸多歷史
第十一章 論東方主義
第十二章 梅斯皮身分
各章來源
參考書目
注釋
譯名對照
雙語教育完整手冊:一本教育主管、教學者、家長、學生必備的手冊
定價 $550元
優惠價 $462元
VIP價 $451元
革命前的寧靜:激進想法的起源,往往在意料之外
定價 $480元
優惠價 $355元
VIP價 $336元
緬甸,最後一搏Myanmar:the last stand(中英雙語)
定價 $380元
優惠價 $300元
VIP價 $285元
人類學家的無政府主義觀察:從生活中的不服從論自主、尊嚴、有意義的工作及遊戲
定價 $320元
優惠價 $240元
VIP價 $230元
給所有人的社會學史講義:跟隨大澤真幸一起建立當代必備的社會學素養
定價 $500元
優惠價 $370元
VIP價 $350元
移工怎麼都在直播
定價 $380元
優惠價 $285元
VIP價 $266元
失控的蔑視性社會:當塔綠班、藍蛆、4%仔成為我們面對異己的暴力語言,該如何找回理性的對話可能?
定價 $400元
優惠價 $300元
VIP價 $280元
臺灣新文化運動的時空探險
定價 $1,920元
優惠價 $1,440元
VIP價 $1,344元
這麼蠢的話 為什麼你會相信
定價 $320元
優惠價 $253元
VIP價 $240元
你不知道的線上零工經濟:揭露人工智慧中的工人智慧,以及網路眾包人力低薪、無保障的真相
定價 $420元
優惠價 $311元
VIP價 $30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