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學X攝相理論
時空凝結,存在主體的攝相還原
「攝相不是重現世界事物,而是改造或轉化現實世界。」
——張燦輝
「從現象學的觀點來看,攝相的看基本上就是一種現象學看世界的活動。每張相片所呈現的是經過現象學還原,或攝相還原後的世界,即是萬千世界在攝相機轉化的現象——相。」
——張燦輝
「面臨著巨大的存在抉擇,在本與存在、拋擲與流亡之間的攝相凝視與思維,即將決定流亡之前的現象學家╱攝相師張燦輝,在巨變籠罩下,他的攝相踟躕。」
——龔卓軍(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專長法國當代哲學、現象學、美學)
「存在主義者說沒有不安便沒有獨特的心魂,也沒有詩;更沒有相片;勇敢和美麗的思想便無從產生。」
——文潔華(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
「在觀看的物體和觀看的外源觀眾附近,攝相師的存在變得像幽靈一樣稀薄透明。攝相師和觀眾並沒有捕捉到攝相師在這些自拍照中的目光,反而留下了一種轉瞬即逝的光芒。」
——魯道夫・貝耐特(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系教授,著名現象學家)
「即使攝相機試圖抓住主體,但它給人的印像是不可動搖的,彷彿它可以逃脫或已經逃脫了快門的控制。所以可以說,這一切的樞紐,同樣是一扇無形的玻璃窗,既能揭開主體,又能在揭開之前保護主體。這就是一切開始和一切將結束的邊界線,這就是照相機的眼睛的可見不可見的雙重性及其對主體的超越-攝相的邊界:抓住一個真實對象的力量,同時又不可能把它作為一個真實的對象。」
——石漢華(Hans-Rainer Sepp,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學哲學系教授)
「全書以現象學為體的辯証思考攝影,恰恰填補華人攝影界長期需要的哲思建構基礎。」——阮慶岳(小說家、建築師、評論家)
本書為香港哲學學者張燦輝的攝影哲學理論+作品集。所謂「攝相」,是因為張教授一直覺得「攝影」一詞,未能表達英語「Photography」源於「光」(photo)和「書寫,描繪或繪畫」(graphe)的意涵,即是「運用光線來繪畫」之意。所謂「攝相」,是指相機捕捉光線再呈現一切事物的特質。「相」一詞源自佛學,代表世界的一切表象。張教授是一位現象學家,在大學教授哲學的基本理論是「現象學」。他說,現象學教會他如何攝影,並認為攝相(攝影)是將立體空間和時間轉移到平面上,成為一個記錄,同時它是一種被動的呈現(並非如繪畫那樣可以「無中生有」)。我們透過眼睛和相機在既定的框架下觀看事物,所以拍攝的「相」是改造或轉化的現實世界,也是被重構的現象。
張燦輝本人熱愛攝影,曾舉辦多次攝影展及出版多本攝影集。本書結合現象學哲學理論,思考攝影藝術,再加上張氏本人的作品,乃是獨樹一幟的華人攝影哲學作品。
時空凝結,存在主體的攝相還原
「攝相不是重現世界事物,而是改造或轉化現實世界。」
——張燦輝
「從現象學的觀點來看,攝相的看基本上就是一種現象學看世界的活動。每張相片所呈現的是經過現象學還原,或攝相還原後的世界,即是萬千世界在攝相機轉化的現象——相。」
——張燦輝
「面臨著巨大的存在抉擇,在本與存在、拋擲與流亡之間的攝相凝視與思維,即將決定流亡之前的現象學家╱攝相師張燦輝,在巨變籠罩下,他的攝相踟躕。」
——龔卓軍(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專長法國當代哲學、現象學、美學)
「存在主義者說沒有不安便沒有獨特的心魂,也沒有詩;更沒有相片;勇敢和美麗的思想便無從產生。」
——文潔華(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
「在觀看的物體和觀看的外源觀眾附近,攝相師的存在變得像幽靈一樣稀薄透明。攝相師和觀眾並沒有捕捉到攝相師在這些自拍照中的目光,反而留下了一種轉瞬即逝的光芒。」
——魯道夫・貝耐特(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系教授,著名現象學家)
「即使攝相機試圖抓住主體,但它給人的印像是不可動搖的,彷彿它可以逃脫或已經逃脫了快門的控制。所以可以說,這一切的樞紐,同樣是一扇無形的玻璃窗,既能揭開主體,又能在揭開之前保護主體。這就是一切開始和一切將結束的邊界線,這就是照相機的眼睛的可見不可見的雙重性及其對主體的超越-攝相的邊界:抓住一個真實對象的力量,同時又不可能把它作為一個真實的對象。」
——石漢華(Hans-Rainer Sepp,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學哲學系教授)
「全書以現象學為體的辯証思考攝影,恰恰填補華人攝影界長期需要的哲思建構基礎。」——阮慶岳(小說家、建築師、評論家)
本書為香港哲學學者張燦輝的攝影哲學理論+作品集。所謂「攝相」,是因為張教授一直覺得「攝影」一詞,未能表達英語「Photography」源於「光」(photo)和「書寫,描繪或繪畫」(graphe)的意涵,即是「運用光線來繪畫」之意。所謂「攝相」,是指相機捕捉光線再呈現一切事物的特質。「相」一詞源自佛學,代表世界的一切表象。張教授是一位現象學家,在大學教授哲學的基本理論是「現象學」。他說,現象學教會他如何攝影,並認為攝相(攝影)是將立體空間和時間轉移到平面上,成為一個記錄,同時它是一種被動的呈現(並非如繪畫那樣可以「無中生有」)。我們透過眼睛和相機在既定的框架下觀看事物,所以拍攝的「相」是改造或轉化的現實世界,也是被重構的現象。
張燦輝本人熱愛攝影,曾舉辦多次攝影展及出版多本攝影集。本書結合現象學哲學理論,思考攝影藝術,再加上張氏本人的作品,乃是獨樹一幟的華人攝影哲學作品。
目錄:
前言
台版序
龔卓軍:存在與本質.拋擲與流亡
港版序
文潔華:攝相活動的本源本相
第一部
I. 何謂「攝相」?
II. 分隔與連繫—門窗現象學
III. 攝相:時與空之凝固
IV. 相片之詮釋意義
V. 自我攝相
第二部
I. 石漢華:相片的真實性
(Hans-Rainer Sepp: The Reality of a Photograph - Chan-fai Cheung’s “The Photographer. In Kyoto”)
II. 貝耐特:攝相媒介中的現象學還原
(Rudolf Bernet: The 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 in the Medium of Photography)
III. 古亦飛:現象學與攝相:「攝相還原」與「攝相之看」的起源
(Filip Gurjanov: Phenomenology and Photographing – On “Photographic Reduction(s)” and the Genesis of “Photographic Seeing”)
前言
台版序
龔卓軍:存在與本質.拋擲與流亡
港版序
文潔華:攝相活動的本源本相
第一部
I. 何謂「攝相」?
II. 分隔與連繫—門窗現象學
III. 攝相:時與空之凝固
IV. 相片之詮釋意義
V. 自我攝相
第二部
I. 石漢華:相片的真實性
(Hans-Rainer Sepp: The Reality of a Photograph - Chan-fai Cheung’s “The Photographer. In Kyoto”)
II. 貝耐特:攝相媒介中的現象學還原
(Rudolf Bernet: The Phenomenological Reduction in the Medium of Photography)
III. 古亦飛:現象學與攝相:「攝相還原」與「攝相之看」的起源
(Filip Gurjanov: Phenomenology and Photographing – On “Photographic Reduction(s)” and the Genesis of “Photographic Seeing”)
地球絕景:從空中目睹「人類世」的曙光與環境保育的契機 / 安德魯.雷夫金 / 尖端
定價 $1,699元
優惠價 $1,274元
VIP價 $1,257元
黎.米勒攝影作品集
定價 $800元
優惠價 $592元
VIP價 $560元
老派攝影:100個你一定要知道的底片攝影訣竅
定價 $600元
優惠價 $474元
VIP價 $450元
世遺顯耀 - 澳門歷史城區攝影集 (修訂版)
定價 $750元
優惠價 $660元
VIP價 $638元
創意百分百!Photoshop 超人氣編修與創意合成技法 (暢銷增量版)
定價 $599元
優惠價 $461元
VIP價 $449元
攝影泡沫紅茶
定價 $530元
優惠價 $419元
VIP價 $403元
她——薇薇安・邁爾
定價 $450元
優惠價 $338元
VIP價 $329元
黎.米勒:時尚模特、超現實攝影師、戰地記者與冠軍名廚,二十世紀傳奇女性黎.米勒的多重人生
定價 $450元
優惠價 $333元
VIP價 $315元
單燈人像:預視現場,用一支閃燈打出各種可能【暢銷經典版】
定價 $520元
優惠價 $390元
VIP價 $369元
Canon EOS M5/M6/M50完全解析
定價 $399元
優惠價 $299元
VIP價 $27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