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KIN
JANUSKIN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未必事事如意,依然天天開心!現代人必修的自在心理學42講

型號/ISBN:9789860677911

品牌/出版社:方舟

製造商/作者:張沛超

上市日/出版日:2021-08-05

規格:平裝/14.8x21x2cm/304頁

數  量:

定價:$380元

特惠價:$285 元

VIP價:$266 元

配送方式: 超商、宅配

配送地區:台澎金馬

付款方式:ATM、信用卡、貨到付款、取貨付款

與好友分享
★ 從容擁抱人性的一切存在,收穫自在人生 ★

解構原生家庭,重建安全依附,
你的積極面對,是超越現實困境的關鍵!
完美整合西方諮商理論與東方傳統智慧
獨家ABCRS模型+7大日常訓練
化難受為享受,從精神的自我蜷縮中解脫、自在舒展!

☆如何與原生家庭達成和解,走出固有模式
☆如何讓情緒和慾望流動起來,讓自己更有活力
☆如何減少內心的衝突,活得更自在一些
在本書中,你都可找到答案!

▶集結東西方智慧與臨床經驗,擦亮自我覺察的明鏡
「中國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人物」張沛超,首次彙集其多年臨床經驗和反思,將東方傳統文化與當下華人社會常見的心理問題結合起來,提出破局之法,對症下藥,直指原生家庭、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等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人生問題,告訴你如何透過日常自我覺察練習,把困擾我們的固有問題轉化為一面透亮的鏡子,從中照見真正的自己。

▶當「過去」不曾過去,想找回自在,就得回頭梳理
全書細緻入微地從不同角度剖析心理問題的成因,並系統性地提出修復原生家庭結構、培養承載各種情緒的能力、整合欲望資源等多種調節方法。以隨性的筆觸講述專業內容,兼具思辨與共感,透過生活中典型有趣的事例,幫助讀者一步步追根溯源,從自己的過去中尋找癥結,化解內心衝突,開啟自我療癒,從而收穫自在人生。

【本書特色】
1. 結合精神分析理論與東方傳統文化,用最口語的方式,闡釋心理學原理,教你找到自己生活中的「離苦得樂」之法。
2. 章節前「關鍵語」提示,幫助你提綱挈領,迅速掌握重點,讀來更輕鬆。
3. 隨書附獨家心理工具,透過自行填寫表格,有效釐清你的思緒與問題癥結。

【適讀對象】
✓ 感受到心理困擾卻無法具體描述、想探求自我心理的年輕讀者。
✓ 清楚自身困擾所在,卻不知如何有效調適心境的青壯讀者。
✓ 覺察到自己一直以來的種種困境,與家庭和成長背景有關的熟年讀者。

【金句搶先看】
○ 即使我們的生活總在被他人影響,但仍然有活出自在人生的可能性。
○ 我們總是希望有盡可能直接的方法解決苦惱,這個思路不假,但是裡頭有陷阱,最好要瞭解清楚我們的苦惱是內在何種力量失衡的表現。
○ 我們對於苦難和不如意,有四種心態:難受、忍受、接受、享受。我們想過自在的人生,可以從接受開始,慢慢提高心態中享受的比例。
○ 苦中作樂,不是忍,它的前提是我們知道苦是一種資訊的傳遞。各種不安有一種報信的作用,這有利於我們未雨綢繆,及時做出一些調整。
○ 以苦為樂,不是受虐。我們之所以覺得負面情緒難受,無非也是因為我們太貪戀所謂的正面情緒。有些正面情緒也不一定是自己真的喜歡,更像是一種從眾心理。
○ 追求自我像是在追求「我說了算」,追求自在像是「我說了不一定算,但是這並不影響我存在的整體品質」。二者並不矛盾。
○ 很多時候我們的症狀就像信使一樣,它提醒我們要使心發生轉向,看看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 過去儘管被稱為過去,事實上沒有成功地過去。一些過去的模式,總是在不斷地成為新的當下。
○ 激烈的反抗本身也提示了其實你受的影響已經很強了,要不然根本犯不著反抗。
○ 家族系統中的能量傳遞,可見的正能量是指望,可見的負能量是指責;不可見的正能量是祝福,不可見的負能量是詛咒。
推薦序 活出自在況味的天才人物/武志紅
自序 一起走過,這段自在之旅

第一章 苦與自在的心理哲學
過好一個你說了不算的人生
人生有哪三種苦
四種遠離苦的方法
受苦時的四種心態
日常訓練法①

第二章 準備獲得療癒:擁有一顆四轉向心
四轉向心總論: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從未來轉向過去:你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
從外界轉向自己:你真的關心過自己嗎
從行動轉向好奇:你是不是在輕舉妄動
從實體轉向緣起:你為什麼常常感到痛苦
日常訓練法②

第三章 對原生家庭進行精神分析
傳統家族對心理的塑形作用
現代家庭中權力鬥爭的實質
家族中的能量傳遞
原生家庭對人格的影響
現代家庭中的角色混亂
夫妻雙方的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日常訓練法③

第四章 六步修復原生家庭結構
重建不曾得到過的安全依附
領悟、修通原生家庭中的情結
繼承祖先的能量,孝不一定要順
創建一個療癒性的新型家庭
啟動內在能量,讓自己生活在「完滿家庭」中
從家庭情結中解脫,為了回家而「出家」
日常訓練法④

第五章 七情與自在
為什麼我們總是為「情」所困: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
喜:專心致志,樂在其中
怒:轉化能量,建立人際界線
哀:被本能排拒的節能模式
懼:安全與穩定的信號燈
嫉:化破壞力為成長力
望:懷抱想像,看向遠方
無情:沒有情緒也是一種情緒
在情緒中活得自在
日常訓練法⑤

第六章 六欲與自在
欲望推動著我們
食欲:我們與世界最初的關係
性欲:欲望背後的剩餘價值
權力欲:人際關係中的融合與鬥爭
連結欲:與人互動的基本需求
分離欲:成長是不斷地告別
無欲:看似佛系卻不見得真的豁達
「欲」火重生
日常訓練法⑥

第七章 心理困擾與自在
從心理問題中學會自在:覺得自己有心理問題怎麼辦
認識心理問題:ABCRS模型
解決心理問題的三種方法
自在四願
日常訓練法⑦

後記
 

只要貼上以下連結網址就可以將本頁面分享到 FB、LINE或其他您的任何社群空間!

https://comfibooks.com/product_detail.php?id=3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