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教授熱門線上課程,由中西哲學視角解讀《道德經》,深度理解老子思想的現代意義,收聽超過四千萬次,廣獲熱烈好評。
.由《道德經》八十一章原典出發,將老子與孔子、莊子、韓非子等中國思想家,以及海德格、雅士培等西方哲學家加以對照,上接中國傳統,亦照見西方哲學,總覽傅佩榮教授對老子完整系統的最新近研究。
本書由傅佩榮教授在中國大陸最大音頻平台喜馬拉雅FM開設課程所輯成,由《道德經》原典出發,全面而深入地闡釋老子思想。課程廣受好評,至今收聽已達四千萬次,訂戶超過十四萬人。
《道德經》全書五千多字,分為八十一章,但章章相通。傅佩榮教授以其數十年深耕中西哲學之豐厚積累,闡釋老子思想之精微奧妙,全書扣緊三個關鍵詞:道、德、聖人,展現老子之完整而完美的系統。
傅佩榮教授指出,老子異於先秦諸子之處,正在於「道」概念。「道」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以這個定義貫穿全書,使讀者提升眼界,領悟自己的生命也是有來源與歸宿的。一切由道而來又回歸於道,所以人生不是虛幻的。如果可以悟道,則個人生命得以安頓。
全書不僅針對《道德經》及古今大家集注充分解讀,並將老子與孔子、莊子、韓非子及海德格、雅士培等東西方思想家對照比較,可謂上接中國傳統,亦照見西方哲學,為傅佩榮教授研究老子學說最新近的心得總覽,使讀者一同深度理解老子思想的現代意義,成為自己生命的統治者。
.由《道德經》八十一章原典出發,將老子與孔子、莊子、韓非子等中國思想家,以及海德格、雅士培等西方哲學家加以對照,上接中國傳統,亦照見西方哲學,總覽傅佩榮教授對老子完整系統的最新近研究。
本書由傅佩榮教授在中國大陸最大音頻平台喜馬拉雅FM開設課程所輯成,由《道德經》原典出發,全面而深入地闡釋老子思想。課程廣受好評,至今收聽已達四千萬次,訂戶超過十四萬人。
《道德經》全書五千多字,分為八十一章,但章章相通。傅佩榮教授以其數十年深耕中西哲學之豐厚積累,闡釋老子思想之精微奧妙,全書扣緊三個關鍵詞:道、德、聖人,展現老子之完整而完美的系統。
傅佩榮教授指出,老子異於先秦諸子之處,正在於「道」概念。「道」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以這個定義貫穿全書,使讀者提升眼界,領悟自己的生命也是有來源與歸宿的。一切由道而來又回歸於道,所以人生不是虛幻的。如果可以悟道,則個人生命得以安頓。
全書不僅針對《道德經》及古今大家集注充分解讀,並將老子與孔子、莊子、韓非子及海德格、雅士培等東西方思想家對照比較,可謂上接中國傳統,亦照見西方哲學,為傅佩榮教授研究老子學說最新近的心得總覽,使讀者一同深度理解老子思想的現代意義,成為自己生命的統治者。
作者序
老子其人及其思想
1 老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 老子思想的形成
3 《道德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4 該如何學習與理解老子的《道德經》?
5 今天學習《道德經》的意義何在?
《老子》正文解讀:《道經》
第一章(上) 不可說不等於不存在
第一章(下) 有欲望未必是壞事
第二章(上) 判斷都是相對的
第二章(下) 聖人究竟是誰
第三章 不是愚民政策
第四章 用疑似法來想像
第五章 天地沒有偏愛
第六章 谷神何以不死
第七章 天長地久嗎?
第八章(上) 上善若水
第八章(下) 水的七種善
第九章 功成身退是上策
第十章 修練的六個步驟
第十一章 有無互相配合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 沒有身體又怕什麼
第十四章 混而為一的道
第十五章 能靜能動的悟道者
第十六章 修練要靠虛與靜
第十七章 管理的四個層次
第十八章 國亂顯忠臣嗎?
第十九章 從減少欲望開始
第二十章 聖人是大眾眼中的笨人
第二十一章 恍恍惚惚的道
第二十二章 貪多則消化不良
第二十三章 少說話最自然
第二十四章 太自負看不明白
第二十五章(上) 給道取個名字
第二十五章(下)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稍安勿躁
第二十七章 善人與不善人
第二十八章 策略與目的
第二十九章 三去主義
第三十章 不得已才用兵
第三十一章 用兵打仗是下策
第三十二章 天降甘露
第三十三章 人要有自知之明
第三十四章 大道像氾濫的河水
第三十五章 淡而無味的道
第三十六章 柔弱勝剛強
第三十七章 無為而無不為
《道經》總結
正文解讀:《德經》
第三十八章(上) 推崇本性與稟賦
第三十八章(下) 大丈夫的作風
第三十九章 辯證統合的一
第四十章 有與無的辯證
第四十一章 從十二個角度談修道
第四十二章 道生萬物的一二三是指什麼
第四十三章 無為與不言
第四十四章 長久才是王道
第四十五章 收斂自有力量
第四十六章 知足保障平安
第四十七章 不出門知天下事
第四十八章 用減法來悟道
第四十九章 把百姓當孩子
第五十章 養生的祕訣
第五十一章 道與德的意義
第五十二章 守住根本
第五十三章 那是強盜頭子
第五十四章 從未脫離人間
第五十五章 向嬰兒看齊
第五十六章 言者不知知者默
第五十七章 治理的神奇效果
第五十八章 禍福相生相倚
第五十九章 珍惜人的稟賦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六十一章 大國與小國如何相處
第六十二章(上) 不要捨棄道
第六十二章(下) 展示宗教維度
第六十三章(上) 為何要以德報怨
第六十三章(下) 輕諾必寡信
第六十四章(上)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第六十四章(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第六十五章 回歸淳樸狀態
第六十六章 不爭而成功
第六十七章(上) 三寶以慈為首
第六十七章(下) 三寶還有儉與後
第六十八章 以不爭心態處世
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勝
第七十章 沒有人瞭解我
第七十一章 聖人把缺點當缺點
第七十二章 自愛而不自貴
第七十三章 勇於不敢則活
第七十四章 用心善待百姓
第七十五章 治國者的責任
第七十六章 柔弱是生存之道
第七十七章 保持動態的平衡
第七十八章 以服務代替領導
第七十九章 善人合乎天道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之樂
第八十一章 悟道與行道
總結
總結一 老子與孔子的對照比較
總結二 老子與莊子的對照比較
總結三 老子與韓非子的對照比較
總結四 老子與西方哲學的對照比較
總結五 老子的宇宙觀
總結六 老子的人生觀
總結七 老子的價值觀
總結八 老子思想的現代意義
老子其人及其思想
1 老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 老子思想的形成
3 《道德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4 該如何學習與理解老子的《道德經》?
5 今天學習《道德經》的意義何在?
《老子》正文解讀:《道經》
第一章(上) 不可說不等於不存在
第一章(下) 有欲望未必是壞事
第二章(上) 判斷都是相對的
第二章(下) 聖人究竟是誰
第三章 不是愚民政策
第四章 用疑似法來想像
第五章 天地沒有偏愛
第六章 谷神何以不死
第七章 天長地久嗎?
第八章(上) 上善若水
第八章(下) 水的七種善
第九章 功成身退是上策
第十章 修練的六個步驟
第十一章 有無互相配合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 沒有身體又怕什麼
第十四章 混而為一的道
第十五章 能靜能動的悟道者
第十六章 修練要靠虛與靜
第十七章 管理的四個層次
第十八章 國亂顯忠臣嗎?
第十九章 從減少欲望開始
第二十章 聖人是大眾眼中的笨人
第二十一章 恍恍惚惚的道
第二十二章 貪多則消化不良
第二十三章 少說話最自然
第二十四章 太自負看不明白
第二十五章(上) 給道取個名字
第二十五章(下)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稍安勿躁
第二十七章 善人與不善人
第二十八章 策略與目的
第二十九章 三去主義
第三十章 不得已才用兵
第三十一章 用兵打仗是下策
第三十二章 天降甘露
第三十三章 人要有自知之明
第三十四章 大道像氾濫的河水
第三十五章 淡而無味的道
第三十六章 柔弱勝剛強
第三十七章 無為而無不為
《道經》總結
正文解讀:《德經》
第三十八章(上) 推崇本性與稟賦
第三十八章(下) 大丈夫的作風
第三十九章 辯證統合的一
第四十章 有與無的辯證
第四十一章 從十二個角度談修道
第四十二章 道生萬物的一二三是指什麼
第四十三章 無為與不言
第四十四章 長久才是王道
第四十五章 收斂自有力量
第四十六章 知足保障平安
第四十七章 不出門知天下事
第四十八章 用減法來悟道
第四十九章 把百姓當孩子
第五十章 養生的祕訣
第五十一章 道與德的意義
第五十二章 守住根本
第五十三章 那是強盜頭子
第五十四章 從未脫離人間
第五十五章 向嬰兒看齊
第五十六章 言者不知知者默
第五十七章 治理的神奇效果
第五十八章 禍福相生相倚
第五十九章 珍惜人的稟賦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六十一章 大國與小國如何相處
第六十二章(上) 不要捨棄道
第六十二章(下) 展示宗教維度
第六十三章(上) 為何要以德報怨
第六十三章(下) 輕諾必寡信
第六十四章(上)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第六十四章(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第六十五章 回歸淳樸狀態
第六十六章 不爭而成功
第六十七章(上) 三寶以慈為首
第六十七章(下) 三寶還有儉與後
第六十八章 以不爭心態處世
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勝
第七十章 沒有人瞭解我
第七十一章 聖人把缺點當缺點
第七十二章 自愛而不自貴
第七十三章 勇於不敢則活
第七十四章 用心善待百姓
第七十五章 治國者的責任
第七十六章 柔弱是生存之道
第七十七章 保持動態的平衡
第七十八章 以服務代替領導
第七十九章 善人合乎天道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之樂
第八十一章 悟道與行道
總結
總結一 老子與孔子的對照比較
總結二 老子與莊子的對照比較
總結三 老子與韓非子的對照比較
總結四 老子與西方哲學的對照比較
總結五 老子的宇宙觀
總結六 老子的人生觀
總結七 老子的價值觀
總結八 老子思想的現代意義
不燒腦邏輯學
定價 $300元
優惠價 $225元
VIP價 $210元
現代祕解周易集註
定價 $1,800元
優惠價 $1,584元
VIP價 $1,530元
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12位大哲學家╳11次劃時代重要翻轉,一部寫給所有人的自然科學哲學史
定價 $350元
優惠價 $263元
VIP價 $245元
哲學現場:人生大哉問,20道生命必經關卡的哲學思辯練習
定價 $380元
優惠價 $285元
VIP價 $270元
康德幸福語錄
定價 $280元
優惠價 $238元
VIP價 $230元
魔法師的年代:跟著維根斯坦、海德格、班雅明與卡西勒,巡禮百花齊放的哲學黃金十年
定價 $580元
優惠價 $435元
VIP價 $406元
像佛洛伊德一樣反應與思考
定價 $360元
優惠價 $270元
VIP價 $252元
什麼是說謊?
定價 $300元
優惠價 $234元
VIP價 $228元
當代張載學
定價 $680元
優惠價 $510元
VIP價 $490元
周策縱歷史哲學論文集
定價 $640元
優惠價 $506元
VIP價 $4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