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與分析百年來西方文學知識的引進、翻譯和探討,
如何從清末的「西學東漸」,
經殖民、冷戰與解嚴,
形塑了當前外文研究的建制與發展。
《落地轉譯:臺灣外文研究的百年軌跡》擷選重要的變化與論辯,以突出形塑外文研究的體制性力量;同時對幾個重要案例──奠基學人、重要機構、關鍵論辯與新興領域──進行分析,以掌握外文研究的知識生產與時代、社會與西方學術的互動,思考其流轉與變異,並藉此回顧,重新測定外文研究自身的價值與意義。究竟,西洋文學與思想如何在落地轉譯的跨國行旅中成為我們的「外文研究」?外文學者以文學思想的譯介來適應與超克殖民現代性的努力,又如何定義與突破外文「之外」的想像,挑戰自由人文主義的基本設定?
如何從清末的「西學東漸」,
經殖民、冷戰與解嚴,
形塑了當前外文研究的建制與發展。
《落地轉譯:臺灣外文研究的百年軌跡》擷選重要的變化與論辯,以突出形塑外文研究的體制性力量;同時對幾個重要案例──奠基學人、重要機構、關鍵論辯與新興領域──進行分析,以掌握外文研究的知識生產與時代、社會與西方學術的互動,思考其流轉與變異,並藉此回顧,重新測定外文研究自身的價值與意義。究竟,西洋文學與思想如何在落地轉譯的跨國行旅中成為我們的「外文研究」?外文學者以文學思想的譯介來適應與超克殖民現代性的努力,又如何定義與突破外文「之外」的想像,挑戰自由人文主義的基本設定?
目錄:
緒 論 文化邊界上的知識生產:外文研究與殖民現代性
從建制史到思想史:方法與材料
「文學」與殖民現代性:理論
「文學」與殖民現代性:歷史
三源匯流:外文研究的百年軌跡
第一部分 「外國文學」的移入與轉化
前言
第一章 西學東漸:外文研究的源起與建制
機構的建立:從教會學校、同文館到京師大學堂
民初大學外文系的發展與變化
語文各分、中外合併?:課程設置的爭議
溝通中外:思想翻譯與新造文學
自由普世:吳宓藏書中的人文國際主義
第二章 比較的幽靈:帝國大學時代的西洋文學講座
「樹立帝國學術上的權威於新領土上」
西洋文學的移入:倫敦、東京而臺北
殖民之內外:外國文學研究與外地文學論
歌謠、俚語、蒼蠅和山水:蘇維熊的「自然文學」
比較的幽靈:顛倒的望遠鏡
第二部分 冷戰分斷:(新)人文主義的流轉
前言
第三章 反浪漫主義:夏濟安的文學與政治
戰後知識狀況:美援文藝體制與臺大外文系
只是「朱顏改」:現代化、在地化、比較化
文學與政治:夏濟安的「反浪漫主義」
從匪情研究到現代中國研究:「中共詞彙研究」與《黑暗的閘門》
餘論:文學的使命
第四章 從文學革命到文化冷戰:侯健與新人文主義的兩岸軌跡
冷戰與比較文學:方法的思考
文學與人生:侯健的位置
比較文學與中國傳統
「五四」紀念的政治:文學革命與思想戰
分斷的現在
第五章 冷戰人文主義:顏元叔及其批評實踐
「不規範」的時代:臺大外文系課程改革
爭議中的顏元叔:四場論戰與中國文學批評的現代化
再探新批評:冷戰與人文主義的跨國譜系
冷戰的制約與抵抗:社會寫實文學的理論與實踐
「一切從反西方開始」:歐美研究的原點
懷念與致敬
第三部分 理論年代:外文研究與後冷戰形構
前言
第六章 創造「主體性」:理論的轉譯與落地
理論的引介:以臺大外文系為座標
理論的轉譯:「空白主體」與「身分危機」
理論的落地:千禧年後
臺灣理論的可能:欲望、不滿與焦慮
理論之後:朝向基進的想像
第七章 重新接合與表述:文化研究的冒現與情感
接合/表述(articulation):文化研究的源起
多重的建制史I:以《當代》和《島嶼邊緣》為線索
多重的建制史II:學會與學刊的成立和變化
理論的接合:「番易」與「迻譯」現代性的思想重構
情感的表述:罔兩作為方法
美學製造的差異:不自由的人文主義
第八章 外文「之外」:族裔研究與相關性的追索
多重關係性
「利基」!:書目、故事和體制
他者的樣貌:膚色、離散與地理
「遠處的文學」:傳會的誘惑與限制
傳會的誤區:「黑命關天」與亞美研究
後/冷戰的挑戰:知識生產的地緣政治與種族邏輯
結 語 讀外文系的人誌謝
附錄 外文系所「族裔研究」碩博士論文清單(2000-2020)
徵引書目
索引詞條
緒 論 文化邊界上的知識生產:外文研究與殖民現代性
從建制史到思想史:方法與材料
「文學」與殖民現代性:理論
「文學」與殖民現代性:歷史
三源匯流:外文研究的百年軌跡
第一部分 「外國文學」的移入與轉化
前言
第一章 西學東漸:外文研究的源起與建制
機構的建立:從教會學校、同文館到京師大學堂
民初大學外文系的發展與變化
語文各分、中外合併?:課程設置的爭議
溝通中外:思想翻譯與新造文學
自由普世:吳宓藏書中的人文國際主義
第二章 比較的幽靈:帝國大學時代的西洋文學講座
「樹立帝國學術上的權威於新領土上」
西洋文學的移入:倫敦、東京而臺北
殖民之內外:外國文學研究與外地文學論
歌謠、俚語、蒼蠅和山水:蘇維熊的「自然文學」
比較的幽靈:顛倒的望遠鏡
第二部分 冷戰分斷:(新)人文主義的流轉
前言
第三章 反浪漫主義:夏濟安的文學與政治
戰後知識狀況:美援文藝體制與臺大外文系
只是「朱顏改」:現代化、在地化、比較化
文學與政治:夏濟安的「反浪漫主義」
從匪情研究到現代中國研究:「中共詞彙研究」與《黑暗的閘門》
餘論:文學的使命
第四章 從文學革命到文化冷戰:侯健與新人文主義的兩岸軌跡
冷戰與比較文學:方法的思考
文學與人生:侯健的位置
比較文學與中國傳統
「五四」紀念的政治:文學革命與思想戰
分斷的現在
第五章 冷戰人文主義:顏元叔及其批評實踐
「不規範」的時代:臺大外文系課程改革
爭議中的顏元叔:四場論戰與中國文學批評的現代化
再探新批評:冷戰與人文主義的跨國譜系
冷戰的制約與抵抗:社會寫實文學的理論與實踐
「一切從反西方開始」:歐美研究的原點
懷念與致敬
第三部分 理論年代:外文研究與後冷戰形構
前言
第六章 創造「主體性」:理論的轉譯與落地
理論的引介:以臺大外文系為座標
理論的轉譯:「空白主體」與「身分危機」
理論的落地:千禧年後
臺灣理論的可能:欲望、不滿與焦慮
理論之後:朝向基進的想像
第七章 重新接合與表述:文化研究的冒現與情感
接合/表述(articulation):文化研究的源起
多重的建制史I:以《當代》和《島嶼邊緣》為線索
多重的建制史II:學會與學刊的成立和變化
理論的接合:「番易」與「迻譯」現代性的思想重構
情感的表述:罔兩作為方法
美學製造的差異:不自由的人文主義
第八章 外文「之外」:族裔研究與相關性的追索
多重關係性
「利基」!:書目、故事和體制
他者的樣貌:膚色、離散與地理
「遠處的文學」:傳會的誘惑與限制
傳會的誤區:「黑命關天」與亞美研究
後/冷戰的挑戰:知識生產的地緣政治與種族邏輯
結 語 讀外文系的人誌謝
附錄 外文系所「族裔研究」碩博士論文清單(2000-2020)
徵引書目
索引詞條
遺愛基列:基列系列第一部,《衛報》21世紀必讀百大好書
定價 $370元
優惠價 $278元
VIP價 $259元
有真與有真
定價 $380元
優惠價 $285元
VIP價 $266元
幻色闇倫敦(三部曲套書) / V.E. 舒瓦 / 臉譜
定價 $1,400元
優惠價 $1,020元
VIP價 $1,008元
尋找代號八
定價 $420元
優惠價 $315元
VIP價 $302元
尋找藥師佛(中文出版20週年長銷回歸):尼泊爾的山居歲月
定價 $480元
優惠價 $360元
VIP價 $346元
父之罪(紐約犯罪風景塗繪全新設計版)
定價 $260元
優惠價 $195元
VIP價 $182元
科學怪人(三版)
定價 $300元
優惠價 $231元
VIP價 $225元
小鹿斑比(迪士尼原作故事,一百週年紀念珍藏版)
定價 $500元
優惠價 $360元
VIP價 $350元
夜裡的花香:獨自在博物館赤腳漫步一夜
定價 $330元
優惠價 $261元
VIP價 $248元
空洞的內在(《孤獨的美食家》松重豐首部創作)
定價 $360元
優惠價 $270元
VIP價 $25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