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用來修定
觀,用來發慧
止觀雙運,才能證得究竟解脫、空性、無我
學習六波羅蜜的後兩個波羅蜜——禪定及般若——即是修止觀,因為止觀方法乃由後兩個波羅蜜所總攝。《解深密經》說:「大小乘佛法、世間法、出世間法的一切功德,皆是修止觀之後所得的果報。」止觀是整個修行的鑰匙,是八萬四千法門不離的總綱,不論你修學哪一宗、哪一派,你會發現止觀都隱藏於各種法門之後,它是一切法門的公理與公式。若有一法門缺乏止觀的內涵,幾乎可以斷定此法門不是佛法,修它也無法導致解脫。
風中的燭火,搖晃不定,看不清書中的文字。無風的燭火,能穩定照亮書本的文字,讓我們清晰明了文意。充滿風的環境,譬喻散亂心;無風的環境,譬喻止住的心;燭火,譬喻智慧。
燭火一直都在,只因有風,燭火便照不清文字。心散亂,智慧忽明忽暗,無法清晰朗照境界的實相。燭火一旦在無風的環境,它的作用便能清晰照亮文字。心不散亂,專注穩定的心,智慧就能發揮最大的作用,看清諸法實相,不再執迷於事物的表相。能穿透表相,看清實相,人便不再被事物的表相所騙而受到約束與種種限制,看清實相讓人從一切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心再無錯亂,於法界中嬉戲自在。
觀,用來發慧
止觀雙運,才能證得究竟解脫、空性、無我
學習六波羅蜜的後兩個波羅蜜——禪定及般若——即是修止觀,因為止觀方法乃由後兩個波羅蜜所總攝。《解深密經》說:「大小乘佛法、世間法、出世間法的一切功德,皆是修止觀之後所得的果報。」止觀是整個修行的鑰匙,是八萬四千法門不離的總綱,不論你修學哪一宗、哪一派,你會發現止觀都隱藏於各種法門之後,它是一切法門的公理與公式。若有一法門缺乏止觀的內涵,幾乎可以斷定此法門不是佛法,修它也無法導致解脫。
風中的燭火,搖晃不定,看不清書中的文字。無風的燭火,能穩定照亮書本的文字,讓我們清晰明了文意。充滿風的環境,譬喻散亂心;無風的環境,譬喻止住的心;燭火,譬喻智慧。
燭火一直都在,只因有風,燭火便照不清文字。心散亂,智慧忽明忽暗,無法清晰朗照境界的實相。燭火一旦在無風的環境,它的作用便能清晰照亮文字。心不散亂,專注穩定的心,智慧就能發揮最大的作用,看清諸法實相,不再執迷於事物的表相。能穿透表相,看清實相,人便不再被事物的表相所騙而受到約束與種種限制,看清實相讓人從一切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心再無錯亂,於法界中嬉戲自在。
目錄:
第六卷
奢摩他—止/ 010
1. 作為因緣及果報的止觀/ 010
2. 止觀之所斷/ 011
3. 止觀能總攝一切禪定/ 012
4. 止的自性/ 012
5. 觀的自性/ 013
6. 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 015
7. 止觀之區別/ 017
8. 止觀雙修的理由/ 020
9. 次第修止觀/ 023
10. 修止資糧/ 029
11. 修止之加行/ 033
12. 修止之正行:身體用什麼威儀來修/ 036
13. 修止之正行:修止次第/ 037
14. 修止之正行:無過軌/ 052
15. 修止之正行:破有過軌/ 058
16. 修止之正行:說明所修的時間量/ 063
17. 心安住所緣後應如何修行—沈、掉之相/ 065
18. 於修行時生起覺察沈、掉之正知/ 068
19. 斷除沈、掉 /071
20. 產生沈沒與掉舉的原因/ 076
21. 遠離沈沒與掉舉時該怎麼修/ 078
22. 九住心簡介 /082
23. 六力成辦九住心/ 085
24. 九住心的層層關係/ 087
25. 九住心的總結/ 089
26. 有人質疑四種作意/ 091
27. 有沒有得到圓滿的輕安,即有沒有成就奢摩他/ 094
28. 得到圓滿的輕安,即是成就奢摩他/ 097
29. 如何讓自己與他人知道「已得作意」/ 102
30. 斷除疑惑/ 108
31. 說明修止的總道路/ 110
32. 如何證得初禪—《瑜伽師地論》的七種作意大寂撰/ 114
33. 說明世間道修止的道路/ 115
34. 奢摩他已得作意是什麼意思?大寂撰 /118
第七卷
毗婆舍那—觀 /121
1. 總說明修觀的資糧/ 122
2. 正見生起之前—明白染汙無明/ 127
3. 俱生我執就是生死輪迴的根本/ 137
4. 求「無我見」的理由/ 149
5. 二種「無我見」生起次序/ 157
6. 說明「人我」/ 159
7. 抉擇「我」無自性/ 164
8. 人我與五蘊的自性相異,有何過失/ 167
9. 抉擇「我所」沒有自性/ 175
10. 如幻的真正法義/ 177
11. 如幻的相似法義/ 185
12. 依靠什麼善巧方便顯現如幻/ 192
13. 法無我—使用前面的道理破斥法我/ 198
14. 法無我—使用其餘的道理破斥法我:緣起之因/ 200
15. 無為法也不是實有 /211
第八卷
1. 二諦的分別 /226
2. 世俗諦/ 229
3. 世俗諦之相/ 235
4. 世俗的差別/ 241
5. 解釋「勝、義、諦」的字義/ 248
6. 說明勝義諦正確的意義 /250
7. 解釋問難/ 265
8. 勝義諦的差別/ 281
9. 解釋以二諦決定數目 /300
10. 修觀的差別 /303
11. 依「止」修「觀」 /310
12. 止觀法門屬於大小乘的哪一乘/ 319
13. 正式說明依「止」修「觀」的方法/ 323
14. 成就慧觀之證量/ 347
15. 止觀雙運的方法/ 351
第六卷
奢摩他—止/ 010
1. 作為因緣及果報的止觀/ 010
2. 止觀之所斷/ 011
3. 止觀能總攝一切禪定/ 012
4. 止的自性/ 012
5. 觀的自性/ 013
6. 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 015
7. 止觀之區別/ 017
8. 止觀雙修的理由/ 020
9. 次第修止觀/ 023
10. 修止資糧/ 029
11. 修止之加行/ 033
12. 修止之正行:身體用什麼威儀來修/ 036
13. 修止之正行:修止次第/ 037
14. 修止之正行:無過軌/ 052
15. 修止之正行:破有過軌/ 058
16. 修止之正行:說明所修的時間量/ 063
17. 心安住所緣後應如何修行—沈、掉之相/ 065
18. 於修行時生起覺察沈、掉之正知/ 068
19. 斷除沈、掉 /071
20. 產生沈沒與掉舉的原因/ 076
21. 遠離沈沒與掉舉時該怎麼修/ 078
22. 九住心簡介 /082
23. 六力成辦九住心/ 085
24. 九住心的層層關係/ 087
25. 九住心的總結/ 089
26. 有人質疑四種作意/ 091
27. 有沒有得到圓滿的輕安,即有沒有成就奢摩他/ 094
28. 得到圓滿的輕安,即是成就奢摩他/ 097
29. 如何讓自己與他人知道「已得作意」/ 102
30. 斷除疑惑/ 108
31. 說明修止的總道路/ 110
32. 如何證得初禪—《瑜伽師地論》的七種作意大寂撰/ 114
33. 說明世間道修止的道路/ 115
34. 奢摩他已得作意是什麼意思?大寂撰 /118
第七卷
毗婆舍那—觀 /121
1. 總說明修觀的資糧/ 122
2. 正見生起之前—明白染汙無明/ 127
3. 俱生我執就是生死輪迴的根本/ 137
4. 求「無我見」的理由/ 149
5. 二種「無我見」生起次序/ 157
6. 說明「人我」/ 159
7. 抉擇「我」無自性/ 164
8. 人我與五蘊的自性相異,有何過失/ 167
9. 抉擇「我所」沒有自性/ 175
10. 如幻的真正法義/ 177
11. 如幻的相似法義/ 185
12. 依靠什麼善巧方便顯現如幻/ 192
13. 法無我—使用前面的道理破斥法我/ 198
14. 法無我—使用其餘的道理破斥法我:緣起之因/ 200
15. 無為法也不是實有 /211
第八卷
1. 二諦的分別 /226
2. 世俗諦/ 229
3. 世俗諦之相/ 235
4. 世俗的差別/ 241
5. 解釋「勝、義、諦」的字義/ 248
6. 說明勝義諦正確的意義 /250
7. 解釋問難/ 265
8. 勝義諦的差別/ 281
9. 解釋以二諦決定數目 /300
10. 修觀的差別 /303
11. 依「止」修「觀」 /310
12. 止觀法門屬於大小乘的哪一乘/ 319
13. 正式說明依「止」修「觀」的方法/ 323
14. 成就慧觀之證量/ 347
15. 止觀雙運的方法/ 351
解深密經
定價 $220元
優惠價 $174元
VIP價 $167元
世界宗教理念史(卷二):從釋迦牟尼到基督宗教的興起
定價 $650元
優惠價 $488元
VIP價 $455元
從新的眼光看世界(精裝)
定價 $320元
優惠價 $288元
VIP價 $282元
每天為兒女祝福禱告
定價 $150元
優惠價 $128元
VIP價 $119元
誰在爭奪地球?:屬靈戰役的交鋒
定價 $380元
優惠價 $323元
VIP價 $300元
與我更親(2)(精裝)
定價 $220元
優惠價 $198元
VIP價 $194元
兒童創意聖經
定價 $402元
優惠價 $314元
VIP價 $302元
在橋上,與你相遇:基督徒和同志團體如何建立彼此尊重、同情、體貼的互動關係
定價 $320元
優惠價 $240元
VIP價 $230元
僧格的年檢(10)-自恣宗要篇
定價 $280元
優惠價 $221元
VIP價 $216元
穢積金剛《滅除一切不淨障礙》
定價 $290元
優惠價 $229元
VIP價 $2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