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從新舊、舊約、神學、人學、靈修與中國文化等不同角度,系統地闡述基督信仰的共融理念及其實踐之道。
在一個撕裂日劇、隔閡日深的社會中,基督信仰是否還能堅持發出和好與共融的呼喚?
來自公教與新教、中國與海外、學界與教會的九位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闡發了共融的神學涵義及其實踐視野,重新激發人心中對理解與認同的渴望,穿越重重藩籬而邁向共同的未來。
▋聖經之源 ▋
「猶太團體從未停止現代與傳統的對話、自身與世界的對話,以及自己內部不同視角的對話。對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正是恆常不息的對話讓以色列在危機中的重建成為可能。」──戎利娜
▋神學之思 ▋
「教會作為共融,是出自其本質的奧祕性的共融。教會是為了共融、參與和使命而同道偕行的天主子民,『同道偕行』正是教會在世界中活出其生命與使命的風格與路徑。」──劉晉平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扎根於天主內在的事實。藉著基督,在基督內,共同體的建設找到了方向。基督人類學最終要回到人的最高參照──天主自身的存在,以尋找人類共同命運的淵源。」──賈雲
▋靈修之悟 ▋
「一個人能在世上活出共融的程度,在於他因愛感動的程度,在於他與上主的親密程度。對於每一個受造之人而言,走向普世共融的旅途,也是一條與上主合一的道路。」──何斯美琪
▋跨界之觀 ▋
「『和諧神學』力求闡明天主如何居住在我們心中和我們的團體中。天主居於我們中間,這一事實已使我們邁入了祂的終極奧祕。這樣的洞察既來自古老傳統的經驗,也來自在各地扎根的基督徒團體的見證。」──魏明德
在一個撕裂日劇、隔閡日深的社會中,基督信仰是否還能堅持發出和好與共融的呼喚?
來自公教與新教、中國與海外、學界與教會的九位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闡發了共融的神學涵義及其實踐視野,重新激發人心中對理解與認同的渴望,穿越重重藩籬而邁向共同的未來。
▋聖經之源 ▋
「猶太團體從未停止現代與傳統的對話、自身與世界的對話,以及自己內部不同視角的對話。對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正是恆常不息的對話讓以色列在危機中的重建成為可能。」──戎利娜
▋神學之思 ▋
「教會作為共融,是出自其本質的奧祕性的共融。教會是為了共融、參與和使命而同道偕行的天主子民,『同道偕行』正是教會在世界中活出其生命與使命的風格與路徑。」──劉晉平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扎根於天主內在的事實。藉著基督,在基督內,共同體的建設找到了方向。基督人類學最終要回到人的最高參照──天主自身的存在,以尋找人類共同命運的淵源。」──賈雲
▋靈修之悟 ▋
「一個人能在世上活出共融的程度,在於他因愛感動的程度,在於他與上主的親密程度。對於每一個受造之人而言,走向普世共融的旅途,也是一條與上主合一的道路。」──何斯美琪
▋跨界之觀 ▋
「『和諧神學』力求闡明天主如何居住在我們心中和我們的團體中。天主居於我們中間,這一事實已使我們邁入了祂的終極奧祕。這樣的洞察既來自古老傳統的經驗,也來自在各地扎根的基督徒團體的見證。」──魏明德
目錄:
漢思書系總序
主編序
聖經之源
戎利娜/以色列民族在巴比倫流亡後期於創傷與撕裂中的重建
第一節 流亡後期以色列民族經驗到的創傷與撕裂
第二節 以色列民族返鄉後的重建之路
第三節 以對話促進生命的扎根與共融
劉晉平/門徒身分在若望教會論中的共融內涵
第一節 若望神學脈絡中的教會論
第二節 若望教會論的主題
第三節 愛徒團體與其他六個團體之間的關係
神學之思
劉晉平/從共融到共議的教會──共融教會學
前 言
第一節 「教會是共融」的內涵
第二節 共融的教會學
第三節 共融的核心──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之間的共融
第四節 教會共融的卓越表達──感恩祭
第五節 有形與圓滿的共融──聖統的共融
第六節 從集體領導到同道偕行
結 語 教會在中國的共融使命
潘少鐸/天主教社會訓導原則中邁向共融的層級
第一節 天主教社會訓導的倫理與神學研究
第二節 從社會事實到社會訓導原則的層級
第三節 社會訓導原則的層級
第四節 社會訓導原則的人性基礎及其層級
第五節 天主子二性結合中的對稱與非對稱
第六節 基督君王揭示出的共融的層級
賈 雲/從神學人類學探析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共融的建設
第一節 人的存在狀態──向世界開放
第二節 人在開放中走向共融
潘蕾蕾/在莫爾特曼的生態神學視野下展望創造物共同體的未來
第一節 生態危機的思想根源
第二節 生態神學的根基
靈修之悟
徐曉燕/神學與靈修、理性與信仰的統一?──論湯瑪斯.默頓的早期思想特徵
第一節 《攀登真理》的寫作背景
第二節 批判神祕主義的迷思:確立理性與信仰的正確關係
第三節 靈修過程中的克修生活與神祕默觀
何斯美琪/親近聖言,感動世界──《雅歌》、神婚及合一共融
第一節 婚喻與《雅歌》詮釋
第二節 《雅歌》與神婚典範
第三節 愛之感動與合一共融
跨界之觀
趙維雅/儒家的「仁」與「天人合一」
第一節 仁:中國文化的基本價值
第二節 天:中國文化的特殊蘊涵
第三節 天人合一的三個面向
魏明德/和諧、和平重建與共融:來自亞洲神學的洞見
第一節 共融與和諧
第二節 處境中的和諧:航行於充滿反差的海洋
第三節 一種神學風格:心靈的樂觀
第四節 如何定義「和諧」?
第五節 外在世界與內在經驗:邁向一種「和諧的基督論」
第六節 問題與展望
作者簡介
漢思書系總序
主編序
聖經之源
戎利娜/以色列民族在巴比倫流亡後期於創傷與撕裂中的重建
第一節 流亡後期以色列民族經驗到的創傷與撕裂
第二節 以色列民族返鄉後的重建之路
第三節 以對話促進生命的扎根與共融
劉晉平/門徒身分在若望教會論中的共融內涵
第一節 若望神學脈絡中的教會論
第二節 若望教會論的主題
第三節 愛徒團體與其他六個團體之間的關係
神學之思
劉晉平/從共融到共議的教會──共融教會學
前 言
第一節 「教會是共融」的內涵
第二節 共融的教會學
第三節 共融的核心──普世教會與地方教會之間的共融
第四節 教會共融的卓越表達──感恩祭
第五節 有形與圓滿的共融──聖統的共融
第六節 從集體領導到同道偕行
結 語 教會在中國的共融使命
潘少鐸/天主教社會訓導原則中邁向共融的層級
第一節 天主教社會訓導的倫理與神學研究
第二節 從社會事實到社會訓導原則的層級
第三節 社會訓導原則的層級
第四節 社會訓導原則的人性基礎及其層級
第五節 天主子二性結合中的對稱與非對稱
第六節 基督君王揭示出的共融的層級
賈 雲/從神學人類學探析人類命運共同體之共融的建設
第一節 人的存在狀態──向世界開放
第二節 人在開放中走向共融
潘蕾蕾/在莫爾特曼的生態神學視野下展望創造物共同體的未來
第一節 生態危機的思想根源
第二節 生態神學的根基
靈修之悟
徐曉燕/神學與靈修、理性與信仰的統一?──論湯瑪斯.默頓的早期思想特徵
第一節 《攀登真理》的寫作背景
第二節 批判神祕主義的迷思:確立理性與信仰的正確關係
第三節 靈修過程中的克修生活與神祕默觀
何斯美琪/親近聖言,感動世界──《雅歌》、神婚及合一共融
第一節 婚喻與《雅歌》詮釋
第二節 《雅歌》與神婚典範
第三節 愛之感動與合一共融
跨界之觀
趙維雅/儒家的「仁」與「天人合一」
第一節 仁:中國文化的基本價值
第二節 天:中國文化的特殊蘊涵
第三節 天人合一的三個面向
魏明德/和諧、和平重建與共融:來自亞洲神學的洞見
第一節 共融與和諧
第二節 處境中的和諧:航行於充滿反差的海洋
第三節 一種神學風格:心靈的樂觀
第四節 如何定義「和諧」?
第五節 外在世界與內在經驗:邁向一種「和諧的基督論」
第六節 問題與展望
作者簡介
魯益師的歸信與悲傷
定價 $360元
優惠價 $306元
VIP價 $284元
萬有之上:基督教與科學的奇緣
定價 $480元
優惠價 $408元
VIP價 $394元
呼求者的讚美(精裝)
定價 $300元
優惠價 $255元
VIP價 $237元
每日亮光(2版)
定價 $280元
優惠價 $221元
VIP價 $216元
讓我的功課,變成我的精采:成功、金錢、豐盛與向上走的智慧 / 章成 / 商周
定價 $450元
優惠價 $333元
VIP價 $324元
明公啟示錄:解密禪宗心法-《六祖壇經》般若品之三
定價 $300元
優惠價 $225元
VIP價 $213元
臨終自在的十七堂課
定價 $360元
優惠價 $284元
VIP價 $270元
路加福音的信息
定價 $350元
優惠價 $277元
VIP價 $263元
末世論
定價 $780元
優惠價 $616元
VIP價 $601元
太上老君清靜經圖註
定價 $320元
優惠價 $253元
VIP價 $24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