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出心性的第一個剎那就已足夠,
它好極了!
所有的念頭都已斷除,
你看見「沒有什麼可看的」,
這是你唯一需要去看的。
【封底】
◎立斷的前行--區分輪迴與涅槃
「區分輪涅」是立斷的前行,其主旨在於,我們平凡的身、語、意(我們的色身、聲音與思惟)其實源自覺醒狀態的身、語、意。但是,在我們目前迷妄的狀態之中,就需要加以區別,彷彿水與牛奶被混合在一起那般,我們必須把牛奶與水分離開來。
◎念頭自現且自解脫
在安落於真如的時候,你所生起的念頭是自現且自解脫的,它們是本覺的妙力。當你認出這些從心中生起的念頭時,它們就被解脫,並且消融而回到本覺的虛空之內,這是相續不息且自生的自解脫。
◎未涉及三時之念頭的剎那,即是本覺
在過去已經息滅、未來尚未到來的當下剎那,切勿追隨或延續當下的念頭。你該怎麼做呢?你既不接納,也不排拒,如此一來,「當下」也消失了。這其中了無分別,而這個未涉及三時念頭的剎那,即是赤裸的狀態,即是本覺。在那個剎那,了無三時念頭的包裹覆蓋,只有心性本身,別無其他。
◎秋季的天空清朗通透,最適合從事修持
心與虛空徹底地相融,了無絲毫的執取,猶如一片無雲的晴空。在從事修持時,有一片清朗的天空是重要的。就四季而言,秋天是比較適合從事修持的季節。過了夏季,在下了一場雨之後,灰塵被洗盡,秋季的天空如水晶般清朗通透,最適合從事修持。
◎認出三身為你的自性
本空、本淨的體性是法身,任成自性是報身,本淨體性與任成自性之無別是大悲力用,是化身。體性與自性之雙運,是三身能夠無礙地生起的基礎。這三身是你的自性,而「認出三身為你的自性」則是自性身。上師直指出自性身,當它被指出且被你認出時,即是所謂的「明心見性」。
它好極了!
所有的念頭都已斷除,
你看見「沒有什麼可看的」,
這是你唯一需要去看的。
【封底】
◎立斷的前行--區分輪迴與涅槃
「區分輪涅」是立斷的前行,其主旨在於,我們平凡的身、語、意(我們的色身、聲音與思惟)其實源自覺醒狀態的身、語、意。但是,在我們目前迷妄的狀態之中,就需要加以區別,彷彿水與牛奶被混合在一起那般,我們必須把牛奶與水分離開來。
◎念頭自現且自解脫
在安落於真如的時候,你所生起的念頭是自現且自解脫的,它們是本覺的妙力。當你認出這些從心中生起的念頭時,它們就被解脫,並且消融而回到本覺的虛空之內,這是相續不息且自生的自解脫。
◎未涉及三時之念頭的剎那,即是本覺
在過去已經息滅、未來尚未到來的當下剎那,切勿追隨或延續當下的念頭。你該怎麼做呢?你既不接納,也不排拒,如此一來,「當下」也消失了。這其中了無分別,而這個未涉及三時念頭的剎那,即是赤裸的狀態,即是本覺。在那個剎那,了無三時念頭的包裹覆蓋,只有心性本身,別無其他。
◎秋季的天空清朗通透,最適合從事修持
心與虛空徹底地相融,了無絲毫的執取,猶如一片無雲的晴空。在從事修持時,有一片清朗的天空是重要的。就四季而言,秋天是比較適合從事修持的季節。過了夏季,在下了一場雨之後,灰塵被洗盡,秋季的天空如水晶般清朗通透,最適合從事修持。
◎認出三身為你的自性
本空、本淨的體性是法身,任成自性是報身,本淨體性與任成自性之無別是大悲力用,是化身。體性與自性之雙運,是三身能夠無礙地生起的基礎。這三身是你的自性,而「認出三身為你的自性」則是自性身。上師直指出自性身,當它被指出且被你認出時,即是所謂的「明心見性」。
目錄:
【推薦序】與虛空同在/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
【序言】尋找你自己的心性/措尼仁波切(Tsoknyi Rinpoche)
【前言】完美無瑕的密續修行者——祖古烏金仁波切
/瑪西亞.賓德.史密特(Marcia Binder Schmidt)
【導言】在心之內,一切皆圓滿
第一章 基
佛與眾生都在「基」的任成之中
符號、實義與徵相
一切法在本覺的虛空中顯現
本覺虛空無增無減,就是這樣
掌握普賢王如來的狀態
第二章 立斷的前行
「區分輪涅」——區分輪迴與涅槃
大圓滿不共的前行
注視自心,認出心性
讓疲勞的心性休息
第三章 大圓滿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大圓滿教導不共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現證諸法皆空
安落於真如
保任於本然
處於本覺,顯空雙運
第四章 語言與文字猶如米糠
共的奢摩他帶著一絲貪執
善念與惡念於本覺中解脫
本覺是自生的
本覺具有自明了的正念
真正的見地超越二元分別
大圓滿與大手印的「正念」
覺察散亂,離於輪迴
念頭消融於本覺的虛空
第五章 大手印與大圓滿的比較
大手印與大圓滿唯一不同之處
大手印與大圓滿的修持對境
顯相與本覺是雙運的
把修持融入日常活動之中
本淨與任成
充滿本覺的明空雙運
第六章 椎擊三要
第一要:直指本來面目
第二要:唯於此中決斷
第三要:對於解脫得把握
看見「沒有什麼可看的」
決心要離於念頭
「殺死」迷妄,唯有三要
我們從未與本具的心性分離
認出、修持與證得穩固
第七章 直指赤裸的本覺
構成自生本覺的三個面向
決斷法教的兩種方式
指出赤裸的本覺,即身證悟
第八章 直指
直指本來面目
認出「無時」的第四時
分別心停息,法身赤裸顯現
兩種指出心性的基本方式
決斷「這就是了!」
本覺就在那裡!
第九章 增盛那分「認出」
無修、無散亂地保持本然
念頭自現自解不間斷
念頭從自性生,消融於自性
心才是真正的感知者
以一座橋跨越匯流的百川
第十章 二元心與本覺的特徵
遍基、遍基識、意識與末那識
遍基與本覺的差異
第十一章 區分二元心與本覺
放下的剎那,就只有心性
如電光閃照般的凝視
只管「認出」就好
二元心與本覺的差異
沒有什麼要去禪修的
當下的心即是本覺
第十二章 觀看者與被觀看者
觀看者與被觀看者是無二的
大聲叫喊出「呸」!
實證本然的狀態
心是顯空雙運的
非造作的本然——這就是了!
第十三章 本覺的功德
心與虛空融合,如無雲晴空
本覺的意義
諸法從本覺的妙力之中生起
第十四章 解脫的法門
生起即解脫
水中作畫,不留痕跡
認出本覺時,一切都解脫
第十五章 三虛空瑜伽
認出心的體性,三虛空就結合為一
三虛空無須被融合
「外空」的虛空無方向的限制
「內空」的空心無生、住、滅
「覺空」的密空了無三時的念頭
沒有什麼可被看見
無為的剎那即能摧毀三毒
在無參考點的虛空中,徹底地放下
第十六章 入於四時佛平等༔
四時修持不息法性的續流
等同於一切佛的狀態
入於四時佛平等
於黃昏自然地集攝諸根
於午夜使識入寶瓶
於黎明自然地明現本覺
於白晝封印顯相
日日夜夜保持無散亂
第十七章 正念
正念是成就「無散亂」的法門
念智與念知
本智沒有二元執取
自生智離於束縛,也離於解脫
第十八章 座上修與座下修
把修持融入日常活動之中
座下修即是座上修
第十九章 歸根結柢就是見地
生起真實的自信
對境是顯相,不具實有
正解空性,萬法無咎
第二十章 立斷與頓超雙運
認出三身為你的自性
五身與五智是無別的
念頭從你的本覺之中現起
離於固著,不執取諸法
第二十一章 修持的徵相
覺受僅僅只是覺受
在慈心的剎那,空性顯露
虔敬心與悲心是無上的法門
充滿悲心的空性
第二十二章 《離戲之究竟上師成就法》
/作者:祖古烏金仁波切/藏譯中:喇嘛巴滇
第二十三章 《離戲之究竟上師成就法》釋論
前行
正行
迎請
持誦
持金剛誦
結行
第二十四章 《中陰直指祈願文》
/作者:龍欽繞絳尊者(Longchen Rabjam)/藏譯中:喇嘛巴滇
第二十五章 《中陰直指祈願文》釋論
第1頌/第3頌/第4頌/第6頌/第7頌/第8頌/第9頌/第10頌
第11頌/第12頌/第13頌/第14頌/第15頌/第16頌/第17頌/第18頌
【附錄】《甘露點滴》(Drop of Nectar)
/紐修堪仁波切(Nyoshul Khen Rinpoche)
【推薦序】與虛空同在/詠給明就仁波切(Yongey Mingyur Rinpoche)
【序言】尋找你自己的心性/措尼仁波切(Tsoknyi Rinpoche)
【前言】完美無瑕的密續修行者——祖古烏金仁波切
/瑪西亞.賓德.史密特(Marcia Binder Schmidt)
【導言】在心之內,一切皆圓滿
第一章 基
佛與眾生都在「基」的任成之中
符號、實義與徵相
一切法在本覺的虛空中顯現
本覺虛空無增無減,就是這樣
掌握普賢王如來的狀態
第二章 立斷的前行
「區分輪涅」——區分輪迴與涅槃
大圓滿不共的前行
注視自心,認出心性
讓疲勞的心性休息
第三章 大圓滿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大圓滿教導不共的奢摩他與毘婆奢那
現證諸法皆空
安落於真如
保任於本然
處於本覺,顯空雙運
第四章 語言與文字猶如米糠
共的奢摩他帶著一絲貪執
善念與惡念於本覺中解脫
本覺是自生的
本覺具有自明了的正念
真正的見地超越二元分別
大圓滿與大手印的「正念」
覺察散亂,離於輪迴
念頭消融於本覺的虛空
第五章 大手印與大圓滿的比較
大手印與大圓滿唯一不同之處
大手印與大圓滿的修持對境
顯相與本覺是雙運的
把修持融入日常活動之中
本淨與任成
充滿本覺的明空雙運
第六章 椎擊三要
第一要:直指本來面目
第二要:唯於此中決斷
第三要:對於解脫得把握
看見「沒有什麼可看的」
決心要離於念頭
「殺死」迷妄,唯有三要
我們從未與本具的心性分離
認出、修持與證得穩固
第七章 直指赤裸的本覺
構成自生本覺的三個面向
決斷法教的兩種方式
指出赤裸的本覺,即身證悟
第八章 直指
直指本來面目
認出「無時」的第四時
分別心停息,法身赤裸顯現
兩種指出心性的基本方式
決斷「這就是了!」
本覺就在那裡!
第九章 增盛那分「認出」
無修、無散亂地保持本然
念頭自現自解不間斷
念頭從自性生,消融於自性
心才是真正的感知者
以一座橋跨越匯流的百川
第十章 二元心與本覺的特徵
遍基、遍基識、意識與末那識
遍基與本覺的差異
第十一章 區分二元心與本覺
放下的剎那,就只有心性
如電光閃照般的凝視
只管「認出」就好
二元心與本覺的差異
沒有什麼要去禪修的
當下的心即是本覺
第十二章 觀看者與被觀看者
觀看者與被觀看者是無二的
大聲叫喊出「呸」!
實證本然的狀態
心是顯空雙運的
非造作的本然——這就是了!
第十三章 本覺的功德
心與虛空融合,如無雲晴空
本覺的意義
諸法從本覺的妙力之中生起
第十四章 解脫的法門
生起即解脫
水中作畫,不留痕跡
認出本覺時,一切都解脫
第十五章 三虛空瑜伽
認出心的體性,三虛空就結合為一
三虛空無須被融合
「外空」的虛空無方向的限制
「內空」的空心無生、住、滅
「覺空」的密空了無三時的念頭
沒有什麼可被看見
無為的剎那即能摧毀三毒
在無參考點的虛空中,徹底地放下
第十六章 入於四時佛平等༔
四時修持不息法性的續流
等同於一切佛的狀態
入於四時佛平等
於黃昏自然地集攝諸根
於午夜使識入寶瓶
於黎明自然地明現本覺
於白晝封印顯相
日日夜夜保持無散亂
第十七章 正念
正念是成就「無散亂」的法門
念智與念知
本智沒有二元執取
自生智離於束縛,也離於解脫
第十八章 座上修與座下修
把修持融入日常活動之中
座下修即是座上修
第十九章 歸根結柢就是見地
生起真實的自信
對境是顯相,不具實有
正解空性,萬法無咎
第二十章 立斷與頓超雙運
認出三身為你的自性
五身與五智是無別的
念頭從你的本覺之中現起
離於固著,不執取諸法
第二十一章 修持的徵相
覺受僅僅只是覺受
在慈心的剎那,空性顯露
虔敬心與悲心是無上的法門
充滿悲心的空性
第二十二章 《離戲之究竟上師成就法》
/作者:祖古烏金仁波切/藏譯中:喇嘛巴滇
第二十三章 《離戲之究竟上師成就法》釋論
前行
正行
迎請
持誦
持金剛誦
結行
第二十四章 《中陰直指祈願文》
/作者:龍欽繞絳尊者(Longchen Rabjam)/藏譯中:喇嘛巴滇
第二十五章 《中陰直指祈願文》釋論
第1頌/第3頌/第4頌/第6頌/第7頌/第8頌/第9頌/第10頌
第11頌/第12頌/第13頌/第14頌/第15頌/第16頌/第17頌/第18頌
【附錄】《甘露點滴》(Drop of Nectar)
/紐修堪仁波切(Nyoshul Khen Rinpoche)
龍王藏(第四冊)
定價 $880元
優惠價 $686元
VIP價 $678元
蓮池大師
定價 $360元
優惠價 $306元
VIP價 $284元
開始學習禪修
定價 $320元
優惠價 $240元
VIP價 $230元
那鴻書:耶和華的忿怒
定價 $180元
優惠價 $142元
VIP價 $140元
絕處逢生陰陽風水:讓你讀一次就學會的風水學
定價 $400元
優惠價 $312元
VIP價 $300元
靈界辨正
定價 $200元
優惠價 $170元
VIP價 $158元
超自然新世代(精裝)
定價 $200元
優惠價 $170元
VIP價 $158元
大蒙山施食儀規
定價 $200元
優惠價 $170元
VIP價 $158元
了解你的內在潛能(2版)
定價 $230元
優惠價 $196元
VIP價 $182元
教會行政管理學(2版)
定價 $220元
優惠價 $187元
VIP價 $17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