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KIN
JANUSKIN

尋琴者【限量經典祝福版】

型號/ISBN:9786263143135

品牌/出版社:木馬文化

製造商/作者:郭強生

上市日/出版日:2022-11-02

規格:精裝/12.8x19x1.85cm/224頁

數  量:

定價:$350元

特惠價:$263 元

VIP價:$245 元

配送方式: 超商、宅配

配送地區:台澎金馬

付款方式:ATM、信用卡、貨到付款、取貨付款

與好友分享
節制的愛慕,等量的寂寞
台灣中篇小說經典之作

《尋琴者》【限量經典祝福版】
以郭強生1996年油畫作品《夢中的樣子》為封面設計,內含郭強生親簽扉頁與給讀者的一封深深祝福信箋,值得珍藏。

◎《尋琴者》獲獎紀錄——
2021第八屆聯合報文學大獎
2021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Openbook2020年度好書獎
2020台灣文學金典獎
2020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
2020博客來年度選書、百大暢銷榜

已售出美國、法國、韓國、泰國、越南、中國、外蒙古、塞爾維亞等十國版權。美國版預計於2023年1月由美國文學出版社Arcade出版。


難得的音樂題材和洞燭心靈深淵的描寫,堪稱台灣中篇小說的經典之作。——台北國際書展大獎授獎評語

不會彈琴的郭強生選擇難度高的調音師來說故事,是小說技藝的再超越,同時也是當今社會的再省思,在眾聲喧嘩、影音喧囂的快板日常下,一顆顆躁鬱之心渴盼發聲,等待共鳴,如同郭強生說:「越是躁鬱騷動的年代,越是要懂得如何為自己調音」。——Openbook2020年度好書獎推薦語

郭強生最好的作品,也是近年來台灣小說難得的佳作。——王德威專文推薦


「起初,我們都只是靈魂,還沒有肉體。」

「神用音樂將靈魂騙進肉體,靈魂從此失去自由。」

天才調音師因年少時的情傷而放棄成為鋼琴家的夢想,人生也停留在逝去的時光與感情之中。年逾六十歲的生意人,因處理亡妻留下的鋼琴與調音師相遇,進而成為事業夥伴,兩人結伴踏上尋琴之路,途中複雜而幽微的諸種情事如鋼琴獨奏細細流淌,是尋琴,也是尋情。書中每個句子宛如音符精確而優雅,譜寫愛慕與寂寞的殘酷,只為追尋靈魂共鳴的無悔。

郭強生說:「二〇二〇年四月,《尋琴者》在疫情爆發時刻問世。原以為,它很快就會被人遺忘,但是意外地,我隨後不斷地聽到認識或不認識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多麼喜歡這本小說,跟我說他們有多年都不曾翻開一本書了,卻一讀欲罷不能;或與我分享自己的生命如何投射在書中,或興奮地發現所有角色的關係對位又是什麼意思……

我相信他們的真心,正如同他們從書中讀到的誠懇。我只能回答:作家能做的,也就是把作品寫出來而已。能讓我四十年來一直在創作,如果不是因為發自內心相信,沒有文字無法傳達的情感,還會有其他的理由嗎?」
後記
謝謝即將要掩卷的各位,循著琴聲,陪伴我一路走到了這裡。
這裡除了寂寞,還有謊言,軟弱,恐懼,懊悔;但這裡也什麼都沒有,不是空無一物的沒有,而是無限可能的、那種無法預測的、宛若如釋重負的沒有。
的確是如釋重負了。沒想到一個隱約的念頭,在心頭積壓了二十年後,竟然此刻有了一個終於定格的畫面:一場雪,一架鋼琴,一個人。
要感謝的是歲月,畢竟二十年前的我是無法如此勇敢誠實的。
二○一八年的七月,當我寫下「起初,我們都只是靈魂,還沒有肉體」,之後,故事中的所有元素,意想不到地都開始被召喚出來了。終於能體會維琴妮亞.伍爾芙在寫下那句「達洛薇夫人說她要自己去買花」時,生命中所有的瘋狂、喜悅、悲傷、孤獨一剎那突然都聚焦的那個當下,她是如何地訝異與心驚,但是已經沒有退路了。
關心現實,批判社會,嘲諷人性,優秀的小說家在三十多歲時都做得到。但是三十多歲的我卻一度決定不再寫小說了,這一空白就是十三年。如果問我,《尋琴者》對我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也許答案就是,我終於面對了那十三年間內心深處的自我懷疑,感覺傷痕累累的疲憊,還有迷惘。
而五十歲之後,我坦然接受,原來這就是做為像我這樣一個人,總在追求一種在現實中沒有換算刻度的感動,必然得付出的代價。
三十到五十歲,多麼漫長的等待與跋涉。走過那些背叛與遺棄,生離與死別,總算走到了安心做人的這一天。走到了接下來的人生再沒有腳本、世俗標準所代表的肯定再也無法支撐未來的這一天。我開始走向空曠的舞台,面對台下的你們,只想一口氣把這個故事講完。
我一直喜愛像是《雪國》、《春琴抄》、《魂斷威尼斯》、《異鄉人》……那樣簡潔深刻的文筆,誰說一段深情款款鋼琴獨奏,力道會不及一部氣勢雄渾的交響樂?這樣老靈魂式的自我追求,在年輕的時候特別容易受挫。一來是不符合約定俗成的年輕藝術家姿態,要野心勃勃,要大膽創新,二來是自己在那個年紀根本也無法說得清,缺乏那種如音符般的純淨與透明,達不到那樣既慈悲又殘忍的救贖。
越是躁鬱騷動的年代,越是要懂得如何為自己調音。
中年後再提筆創作小說,先後完成了《夜行之子》、《惑鄉之人》與《斷代》,企圖跨越那些曾經在生命中發生的塌陷,回到ground zero。來到了這本《尋琴者》,呼喊奔竄嘈雜的人聲漸遠,在記憶的彼端竟已化成淡淡的悠揚。曾經覺得這個世界嚴重走音,也許只是因為沒有找到聆聽的方式。
不會彈鋼琴,卻選擇書寫關於一個迷失在失望與渴望中的調音師,正因為需要這樣的難度,才能夠讓小說創作之於我,成為永無止境的追求。終於發現可以溫柔地輕吻那些壓抑與寂寞所留下來的傷口了。最後能救贖自己的,原來仍是惟有這種旁人眼中彷彿自虐式的追求而已。
謝謝各位能夠如同聆聽一首鋼琴曲般,耐心地欣賞了每一個音符,沒有跳頁,沒有一目十行,甚至聽到了字裡行間所有的輕喟與低迴。
小說的初稿先是發表於《印刻》文學雜誌,謝謝簡白副總編輯當時的邀稿。後來又經過改寫,成為如今的樣貌。謝謝王德威老師,以及朱天文、周芬伶、蔡素芬、郝譽翔在初稿階段所給予的鼓勵。同時要感謝「木馬」的伙伴們,他們的用心付出,才讓這本書能夠呈現在各位眼前。
我們後會有期。
 

只要貼上以下連結網址就可以將本頁面分享到 FB、LINE或其他您的任何社群空間!

https://comfibooks.com/product_detail.php?id=9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