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KIN
JANUSKIN

教出雙閱讀素養

東坡解:紙本X數位,培養Super優讀者

型號/ISBN:9786263054578

品牌/出版社:親子天下

製造商/作者:陳明蕾、丘美珍

上市日/出版日:2023-04-06

規格:單色/平裝/25開/288頁
注音:否
適讀年齡:一般大眾

數  量:

定價:$420元

特惠價:$315 元

VIP價:$307 元

配送方式: 超商、宅配

配送地區:台澎金馬

付款方式:ATM、信用卡、貨到付款、取貨付款

與好友分享



國內第一本深度討論「雙閱讀素養」專書

拒當數位AI時代裡的「新文盲」,具備「雙閱讀素養」已是當務之急!
以認知歷程、證據本位為基礎,從理解篇章文本到邁向自主學習,
清華大學「柯華葳教授閱讀研究中心」主任陳明蕾教授,
偕同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的實戰課例經驗,
帶你邁入「紙本 X 數位」共生互惠的學習歷程。

柯華葳教授閱讀研究中心X8位第一線教育現場閱讀推手群
程可珍X彭美慈X吳韻宇 X陳雅文X陳珮汝X裘旼旼X許慧貞X朱元隆
為你深度示範「紙本X數位」攜手的雙閱讀素養課堂!

當「分享訊息」的速度遠比「理解訊息」快上許多,
當演算法決定了我們可以看到哪些訊息,和總是看不到哪些訊息,
當「有閱讀而沒有理解,沒有理解卻樂於分享」成為生活日常⋯⋯
小心!不要落入聯合國重新定義的「新文盲」,
更別讓「無差別閱讀」成為你我跟孩子、學子的寫照。

在貨幣通膨年代,消費者必須要準備更多金錢,才能買到自己想買的物品,
當數位典範轉移,我們已然被捲入ChatGPT為首的AI數位洪流,
身處於資訊通膨年代,讀者同樣得鍛鍊更高階的閱讀理解與後設監控能力,
才能收集到自己真正需要、能正確理解的資訊。
這樣的素養,不僅孩子需要,大人同樣也需要!

專業教師群,攜手解決教育現場的「素養教學」難題

任教於國立清華大學竹師學院的本書作者陳明蕾教授,
不僅是「柯華葳教授閱讀研究中心」主任,
也是台灣閱讀與學習教育學會理事長,沉浸於閱讀認知研究超過20年,
更與已故的前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柯華葳教授並肩共事超過15年。

本書共同作者,品學堂文化長丘美珍如此形容這位儒雅學者:
「在跟明蕾老師合作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驚嘆於她的博學,
也感受到她與現場老師、課室同學互動的溫柔與愛心。
她這樣的特質,為本書帶來獨特的知性與感性,
為讀者的頭腦帶來滋養,為心靈注入激勵。」

透過明蕾教授嚴謹的閱讀認知學術研究背景,
長年陪伴國中小教師精進閱讀素養教學的經驗,
以及身為教育部「雙閱讀素養教學模式研發及師資增能計畫」主持人的實戰歷練,
從眼動儀到ChatGPT,不時在教學現場引入前瞻的學術研究討論,
以及在教育部「生生用平板」的政策揭示下,
試圖嘗試解決教育現場教師最務實的、紙本與數位如何攜手的「素養教學」難題⋯⋯

在這本國內第一本深度討論「雙閱讀素養」的專書中,作者與一線教育工作者將為你揭示:
․你聽過「螢幕劣勢效應」嗎?實證研究怎麼說?
․如何讓孩子從「被動讀者」蛻變為「主動讀者」,更進一步成為「自主學習者」?
․要怎麼從課本內容出發,用有效能且循序漸進的五堂課,鍛鍊孩子的雙閱讀素養?
․漸進式微調可以怎麼開始,才能順利將「閱讀教學」融入「學科教學」?
․為什麼讓學生參與「自己設定學習目標」,能更有效激勵學習動機?
․文言文教學策略,可以如何著手?
․ChatGPT時代,教學策略與考試評量要有哪些新思維?
․教師可以有哪些課程設計思維,幫助孩子從理解跨文本的「優讀者」,更進一步成為能自主學習的「優學者」?

【本書特色】

紙本X數位:回應「生生用平板」的教育政策,首本聚焦於「紙本+數位」在教學現場有效整合的「雙閱讀素養」專著。
從兩難到兩全:以課文為基礎,從讓學生評估學習目標到小組共作提問分享、師生共作解釋的「漸進式微調」,打破授課時數不足兩難。
從單文本到跨文本:從單篇文本的訊息理解與概念提取,到多篇文本的相互比較與省思評鑑,五堂課有效建立教學鷹架,忠實呈現議題探究與跨領域教學。
研究X實務:證據本位的實證研究,搭配七組實踐有成的教學歷程分享,資深教育工作者親身傳授,帶你看見美好的閱讀課程風景。

【適讀對象】
教師:帶班導師、學科教師、對跨科閱讀素養教學有興趣的教育工作者
圖書館閱讀推廣教師:有志於引介多文本素材,幫助教學活化的圖推教師
實驗教育工作者:想嘗試嶄新的方法與策略,提升孩子閱讀素養的教學設計者
關心素養教育者:關心教育趨勢的爸媽、志工家長等泛教育工作者

目錄:
自序 雙閱讀素養教學,給孩子生命豐盛的祝福 

推薦序 從新文盲到優學者的閱讀旅程 黃國珍 

推薦序 迎接閱讀教學新挑戰 林玫伶 

Part 1: 新文盲誕生

01 雙閱讀素養,讓教與學重新定錨
雙閱讀素養是什麼?/按部就班習得雙素養/從紙本開始/形成問題的能力/一起學習雙閱讀素養教學

02 誰是新文盲?
新文盲誕生/說服科技、資料心理學、演算法/同溫層的魔力/民主的末日/單面向的人/擺脫無差別的閱讀

03 從學校開始 培養雙閱讀素養
搶在抖音YouTube之前,培養廣泛閱讀的興趣/數位時代的讀寫平衡

Part 2 教出優讀者|從紙本閱讀開始,奠基深理解

01 這個時代,還需要教紙本閱讀嗎?
螢幕劣勢效應/穩住紙本閱讀

02 紙本閱讀第一問:誰來教閱讀素養?
從量讀到精讀/從被動讀者變成主動讀者/從主動讀者變成自學者


03 紙本閱讀第二問:要教什麼?
找出學科概念之間的關係/用學生的眼睛看課本/先讓學生找出不懂的詞彙/讀出言外之意/找出段落之間的關係化繁為簡/找出相似的概念加以比較/分辨重點,找出支持重點的細節

04 紙本閱讀第三問:如何將閱讀教學融入學科教學?
漸進式的微調/讓學生自己引起學習動機/讓老師的角色轉型/讓學生參與設定自己的學習目標/用「評估學習目標」的學習單,開始與學生對話/試試從朗讀改為默讀/以一支筆來搭配默讀/進入小組共作提示重點/如何補充專家知識/更進一步區辨重點/學到各種讀重點的方法


05 文言文教學的領悟
自主閱讀的難處/如何教導學生自學

Part 3 教出優學者|紙本X數位閱讀,邁向深思考

01 運用多文本,往數位閱讀遷移
文本閱讀,以累積多元的關鍵字/中年級以上的教學地圖


02 從理解單文本,到理解多文本
「多文本閱讀」是雙閱讀素養教學關鍵/回顧「單文本理解」四層次/透過提問與評量,完成閱讀理解四層次/從「廣泛性閱讀」到「回應特定任務」的閱讀/閱讀理解之後,形成意見/優讀者並非偶然


03 眼動研究告訴我們的事
提供上位概念,有效啟動理解監控
每秒拍攝千張照片,看見閱讀軌跡/給明確的閱讀任務,讓主動投入具象化/用Hashtag標記支持系統,搭建自主學習鷹架

04 鍛鍊數位閱讀素養,關鍵在於「教思考」
對問題一探究竟

05 五堂課教學設計,體驗自主學習
五堂課的雙素養學習歷程/教學五步驟:「閱讀 、理解、 探究、 整合、 發表

06 教出優學者
孩子何時開始不再提問?/從跨學科的校本課程落地/有差別的閱讀/先學會單文本,多文本才學得會?這可不一定/老師可以造就孩子的不同

07 ChatGPT之後的教學策略
回應速度驚人,但需要事實查核/用ChatGPT幫助備課/用ChatGPT協助討論/創造個別化的差異教學/引導學生運用AI自主學習/個別化評量的配套方案

Part 4 直擊教學現場
01 程可珍、彭美慈老師 X 南一國語課本
從小學課文出發,五堂課鍛鍊雙閱讀素養
第一堂課 紙本閱讀1:評估/第二堂課 紙本閱讀2:增加一個文本,再次評估及整合/第三堂課 數位閱讀:評估和整合/第四堂課 讀寫平衡1:組織和呈現,清楚表達訊息/第五堂課 讀寫平衡2:組織和呈現,適當引用或改寫

02 吳韻宇老師 X 四步驟的數位平台任務
留白X共創,陪孩子進入華麗的思考冒險!
不恐懼也不過度期待/雙素養教學的樂趣/學生的數位能力不如想像中好/讓課堂有留白共創的空間/閱讀單篇數位文本的做法:鮭魚之亂

03 陳雅文老師 X 議題導向的新聞碳鍵
從T圖表達到光譜表態的思考探究課
第一堂課:T圖表達/第二~到第三堂課:討論發表/第四~到第五堂課:討論&光譜表態/追加的第六堂課:模擬法庭

04 陳珮汝老師 X 品學堂閱讀理解〈真實〉
從迷惘到迷人的數位學習進化論
從畢業專題開始的探究/讓孩子學他想學的

05 裘旼旼老師 X 彈性課程〈閱讀探險家〉
在差異中看見多元的閱讀設計課
為什麼課程需要設計?/取材時事,討論兩難抉擇情境

06 許慧貞老師 X 閱讀馬拉松
每天二十分鐘,小學生兩年讀完五十本課外書

07 朱元隆校長 X 全校三學年的自主學習
不談教導重引導,連「睡覺」都可以探究
說說你想探究什麼/實作之後起步/以輸出為導向的輸入/原來睡覺的學問這麼大/評量不限於考試

跋 意外的豐盛,真實的美好 丘美珍
附錄 雙閱讀素養教學資源分享&共備邀約 

 

只要貼上以下連結網址就可以將本頁面分享到 FB、LINE或其他您的任何社群空間!

https://comfibooks.com/product_detail?id=10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