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文蔚、陳宗暉專文推薦 陳昱文首部詩集✦
這是一本青春紀行之書
以行走思索人與土地的關係、在與不在的命題
隨著吟遊詩人的步伐,一同在田野與生活中釀詩,溫柔地注視島嶼時光
「一小片刻安靜讓村史匯集/讓光對著光說我還在這裡」──陳昱文
「和同年齡的詩人相較,他們善於挖掘內心,動員繁複的象徵,而你卻樂於在田野踏查中醞釀詩。」──須文蔚
陳昱文創作詩、散文、報導文學,散文語法的鍛煉、報導題材的田野意識都鑄入他的詩作中。《還在》蒐羅了近十年的詩作,陳義芝評《還在》:「眼光以花蓮為中心,情思的隧道卻探看遙遠的另一端,緬懷,謳歌,慨嘆。」而這另一端除了有故鄉蘆洲,還有香港。
捧讀詩集,你可以望見一個身影:一位在時空中、田野上行走的吟遊詩人以他誠懇的步伐、靈光的筆,書寫以花蓮為核心被遺忘的故事,同時也挖掘自身心靈的平靜、喜悅與恐懼。
沒有華麗跋扈的修辭,才能真正寫出與現實相互輝映的文字。邀請您閱讀詩人以生活實感縫綴出的地誌書寫,走進山海與土地,隨蜿蜒的故事一同呼吸。
輯一「我還在這裡」,以詩挖掘土地故事。
輯二「直到你在美夢裡放風箏」,探勘情愛的能量。
輯三「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你」,以詩涉事。
輯四「讓我們一起跳舞」,以旅途所思所感,呈現詩和島嶼共舞的旋律。
「『地方』是限制也是開放,是失落也是鄉愁。如何進入一個『地方』?詩,是我用以思索的一道回聲、一雙翅膀、一片浪花,以此嘗試『看見』和感受『地方』紋理的方式。最終,我只是想找尋『我在哪裡』的答案。如是而已。」──陳昱文
本書特色
★臺港文學界跨世代真摯推薦,樸實低調卻誠懇的敘事語言。
★以花蓮為關懷核心,透過行走與思考建構出動人地誌風景。
★詩行間不僅呈現抒情自我,亦代言、共感他人的心理流動。
在地推薦
推薦專文:須文蔚、陳宗暉
推薦語:陳義芝、向陽、鴻鴻、許迪鏘、淮遠、樊善標、張寶云、侯建州、坦雅、蔡宛璇、吳緯婷、airily2(大浪)、黃同弘、廖宏霖、李美婷、曹馭博、陳琳
須文蔚 詩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在歐洲中世紀的田野中,凱爾特吟遊詩人(Celtic Bards)為部落頌詩,豎琴上的歌音符流動著傳奇與歷史,傳承文化,守護信念。你也樂於在花東縱谷中安身立命,閱讀、教學、訪談與紀實,你的詩不斷再現真實。
陳義芝 詩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兼任教授
在紛擾的時代,陳昱文沉潛地在心中造了一座詩的基地台;他不僅關切眼前的發生,也感受異時異地的人事。
向陽 詩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通過詩人的慧心巧筆,為臺灣的地誌詩書寫編織嶄新的紋理;又能融寫實與現代於一爐,思索人與土地的關係、在與不在的命題,深刻動人。
鴻鴻 詩人
不像近來盛行的地誌書寫之匠氣與斧鑿,昱文的詩是我心目中最貼地、也最貼心的地誌。
淮遠 香港詩人
我想向這位青年詩人借五分鐘又五分鐘,細讀詩中的故事。
許迪鏘 《素葉文學》編輯
由始至終表現對社會、土地與人的關懷,乃至於與遠方同道詩人的感情連繫,都是那麼實在,令人深信。
樊善標 香港詩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他的詩藝絕不單一:從長篇到短句;從不動聲息到語出驚人;從奪目的形式安排到低調的生活詩意化;從殷墟甲骨到便利店都能抓住靈感。
李美婷 香港藝術工作者、動物權益組織者
語言簡樸但親切,節奏不急促但自有自己的步調。尤其喜歡那些像「文學散步」為主題的敘事詩。
陳宗暉 作家
如果還可以輕盈地翻牆回到純粹寫詩的時光。如果還有牆。那些在與不在的,在昱文的詩集裡都還在。
張寶云 詩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兼楊牧文學講座召集人
這真的是一本紮紮實實從後山成長出來的、一枚正港文青的,心靈輿圖,帶著這枚文青的移動視野、生活情感痕跡以及對時代的反芻思考。
侯建州 詩人,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幾首以詩作史,將視域集中至較少詩作關注的地方,不避口語的創作,夾雜真實與虛構,情感益發真切,有人間的呼吸與趣味。
坦雅 旅美詩人
昱文的詩,讀一次不夠,需要一再回返。他的詩,有動人的情節,有歷經時光淘洗後,澄明的洞見,有年輕的心,在古老大地上,敲擊出嘹亮的樂音。
蔡宛璇 藝術創作、寫詩者
他細緻的觀察力,以及對他者、對土地的關懷,仿如一縷不絕的銀線,溫柔而有所本地,將許多詩篇裡所欲描寫的主體和敘事,來回縫綴,使之立體起來。
吳緯婷 詩人
以輕盈之姿穿梭典故,以溫情之筆書寫土地及友人。有時小情詩語言自由乾淨,充滿逸想,一翻頁又是幽默辣筆,跳出幽柔框架,文字鮮活有力。
黃同弘 詩人,《地景的刺點:從歷史航照重返六十年前的臺灣》作者
二○一二年的課堂,我們討論地理及敘事詩。但我始終問陳昱文,我總是等待陳昱文,到底你的詩呢。十年後詩人終於說:還在。還在這裡。還在繼續。
廖宏霖 詩人
昱文的眼睛總是向外張望,沒有耽溺於自我感受的糾結,讓詩語言乘載著紀實的功能,為那些無法發聲或失去語言的他者,留下實實在在存在過的痕跡。
airily2(大浪) 詩人
詩人以處處留心的觀察與淺白而輕盈的口吻,為思念的地方、故事溫柔書寫作詩集《還在》。
曹馭博 詩人
陳昱文的詩歌總有一種鎔鑄於自然的感官經驗與人文水脈的思索,讀者勢必能在一場又一場的青春紀行之中,發現土地之美。
陳琳 詩人
村落、縱谷、山稜、藝文空間……,生活的軌跡被逐一蒐羅、錘鍊,進入詩人的筆下、落入讀者的掌心。
這是一本青春紀行之書
以行走思索人與土地的關係、在與不在的命題
隨著吟遊詩人的步伐,一同在田野與生活中釀詩,溫柔地注視島嶼時光
「一小片刻安靜讓村史匯集/讓光對著光說我還在這裡」──陳昱文
「和同年齡的詩人相較,他們善於挖掘內心,動員繁複的象徵,而你卻樂於在田野踏查中醞釀詩。」──須文蔚
陳昱文創作詩、散文、報導文學,散文語法的鍛煉、報導題材的田野意識都鑄入他的詩作中。《還在》蒐羅了近十年的詩作,陳義芝評《還在》:「眼光以花蓮為中心,情思的隧道卻探看遙遠的另一端,緬懷,謳歌,慨嘆。」而這另一端除了有故鄉蘆洲,還有香港。
捧讀詩集,你可以望見一個身影:一位在時空中、田野上行走的吟遊詩人以他誠懇的步伐、靈光的筆,書寫以花蓮為核心被遺忘的故事,同時也挖掘自身心靈的平靜、喜悅與恐懼。
沒有華麗跋扈的修辭,才能真正寫出與現實相互輝映的文字。邀請您閱讀詩人以生活實感縫綴出的地誌書寫,走進山海與土地,隨蜿蜒的故事一同呼吸。
輯一「我還在這裡」,以詩挖掘土地故事。
輯二「直到你在美夢裡放風箏」,探勘情愛的能量。
輯三「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你」,以詩涉事。
輯四「讓我們一起跳舞」,以旅途所思所感,呈現詩和島嶼共舞的旋律。
「『地方』是限制也是開放,是失落也是鄉愁。如何進入一個『地方』?詩,是我用以思索的一道回聲、一雙翅膀、一片浪花,以此嘗試『看見』和感受『地方』紋理的方式。最終,我只是想找尋『我在哪裡』的答案。如是而已。」──陳昱文
本書特色
★臺港文學界跨世代真摯推薦,樸實低調卻誠懇的敘事語言。
★以花蓮為關懷核心,透過行走與思考建構出動人地誌風景。
★詩行間不僅呈現抒情自我,亦代言、共感他人的心理流動。
在地推薦
推薦專文:須文蔚、陳宗暉
推薦語:陳義芝、向陽、鴻鴻、許迪鏘、淮遠、樊善標、張寶云、侯建州、坦雅、蔡宛璇、吳緯婷、airily2(大浪)、黃同弘、廖宏霖、李美婷、曹馭博、陳琳
須文蔚 詩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在歐洲中世紀的田野中,凱爾特吟遊詩人(Celtic Bards)為部落頌詩,豎琴上的歌音符流動著傳奇與歷史,傳承文化,守護信念。你也樂於在花東縱谷中安身立命,閱讀、教學、訪談與紀實,你的詩不斷再現真實。
陳義芝 詩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兼任教授
在紛擾的時代,陳昱文沉潛地在心中造了一座詩的基地台;他不僅關切眼前的發生,也感受異時異地的人事。
向陽 詩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名譽教授
通過詩人的慧心巧筆,為臺灣的地誌詩書寫編織嶄新的紋理;又能融寫實與現代於一爐,思索人與土地的關係、在與不在的命題,深刻動人。
鴻鴻 詩人
不像近來盛行的地誌書寫之匠氣與斧鑿,昱文的詩是我心目中最貼地、也最貼心的地誌。
淮遠 香港詩人
我想向這位青年詩人借五分鐘又五分鐘,細讀詩中的故事。
許迪鏘 《素葉文學》編輯
由始至終表現對社會、土地與人的關懷,乃至於與遠方同道詩人的感情連繫,都是那麼實在,令人深信。
樊善標 香港詩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他的詩藝絕不單一:從長篇到短句;從不動聲息到語出驚人;從奪目的形式安排到低調的生活詩意化;從殷墟甲骨到便利店都能抓住靈感。
李美婷 香港藝術工作者、動物權益組織者
語言簡樸但親切,節奏不急促但自有自己的步調。尤其喜歡那些像「文學散步」為主題的敘事詩。
陳宗暉 作家
如果還可以輕盈地翻牆回到純粹寫詩的時光。如果還有牆。那些在與不在的,在昱文的詩集裡都還在。
張寶云 詩人,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兼楊牧文學講座召集人
這真的是一本紮紮實實從後山成長出來的、一枚正港文青的,心靈輿圖,帶著這枚文青的移動視野、生活情感痕跡以及對時代的反芻思考。
侯建州 詩人,國立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幾首以詩作史,將視域集中至較少詩作關注的地方,不避口語的創作,夾雜真實與虛構,情感益發真切,有人間的呼吸與趣味。
坦雅 旅美詩人
昱文的詩,讀一次不夠,需要一再回返。他的詩,有動人的情節,有歷經時光淘洗後,澄明的洞見,有年輕的心,在古老大地上,敲擊出嘹亮的樂音。
蔡宛璇 藝術創作、寫詩者
他細緻的觀察力,以及對他者、對土地的關懷,仿如一縷不絕的銀線,溫柔而有所本地,將許多詩篇裡所欲描寫的主體和敘事,來回縫綴,使之立體起來。
吳緯婷 詩人
以輕盈之姿穿梭典故,以溫情之筆書寫土地及友人。有時小情詩語言自由乾淨,充滿逸想,一翻頁又是幽默辣筆,跳出幽柔框架,文字鮮活有力。
黃同弘 詩人,《地景的刺點:從歷史航照重返六十年前的臺灣》作者
二○一二年的課堂,我們討論地理及敘事詩。但我始終問陳昱文,我總是等待陳昱文,到底你的詩呢。十年後詩人終於說:還在。還在這裡。還在繼續。
廖宏霖 詩人
昱文的眼睛總是向外張望,沒有耽溺於自我感受的糾結,讓詩語言乘載著紀實的功能,為那些無法發聲或失去語言的他者,留下實實在在存在過的痕跡。
airily2(大浪) 詩人
詩人以處處留心的觀察與淺白而輕盈的口吻,為思念的地方、故事溫柔書寫作詩集《還在》。
曹馭博 詩人
陳昱文的詩歌總有一種鎔鑄於自然的感官經驗與人文水脈的思索,讀者勢必能在一場又一場的青春紀行之中,發現土地之美。
陳琳 詩人
村落、縱谷、山稜、藝文空間……,生活的軌跡被逐一蒐羅、錘鍊,進入詩人的筆下、落入讀者的掌心。
目錄:
推薦文 安撫傷痛的吟遊詩人 須文蔚
推薦文 翻牆的少年 陳宗暉
推薦文 對文字的書寫有恆久的熱愛 江愚
輯一:我還在這裡
〈米棧村故事〉
〈記憶大分──致稻垣啟二先生〉
〈中山北路觀楓懷Noordhoff──致羅慧夫〉
〈當我翻牆時──致廖添丁〉
〈最後的山羌〉
〈Siri不知道的縱谷角落〉
〈薯榔槳過黑潮畫布〉
〈淺談時光1939〉
〈向介壽眷村借五分鐘〉
〈我還在這裡──給和平村尼谷那書房〉
輯二:直到你在美夢裡放風箏
〈文明的雨後〉
〈美崙下午,吉光片羽Roaster Café〉
〈經過〉
〈夏日之戀〉
〈無題〉
〈便利貼〉
〈住在便利店裡的情詩〉
〈親愛的,今天去吃到飽〉
〈背對背〉
〈猜題〉
〈一位試圖走私愛情的女子的自白〉
〈親愛的卡比獸〉
〈卜辭裡的風雨 ──記訪中研院史語所〉
〈無名楊桃冰〉
輯三: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你
〈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你〉
〈半小時〉
〈新夜市人生兩則〉
〈鬼辯〉
〈災情〉
〈雲端〉
〈透明男孩〉
〈一封一封來自遠方的信〉
輯四:讓我們一起跳舞
〈美麗的名字〉
〈預備〉
〈家──記初登雪山〉
〈登雪山〉
〈神將〉
〈微風運河〉
〈阿嬤的公園〉
〈一月二十三日大寒於林邊食蝦〉
〈鹹檸檬七喜〉
〈游泥涌〉
〈塔門斷想〉
〈於白鴿巢公園訪賈梅士〉
〈桌巾的故事〉
〈凝視青春〉
後記〈故事還在〉
推薦語
索引編目
推薦文 安撫傷痛的吟遊詩人 須文蔚
推薦文 翻牆的少年 陳宗暉
推薦文 對文字的書寫有恆久的熱愛 江愚
輯一:我還在這裡
〈米棧村故事〉
〈記憶大分──致稻垣啟二先生〉
〈中山北路觀楓懷Noordhoff──致羅慧夫〉
〈當我翻牆時──致廖添丁〉
〈最後的山羌〉
〈Siri不知道的縱谷角落〉
〈薯榔槳過黑潮畫布〉
〈淺談時光1939〉
〈向介壽眷村借五分鐘〉
〈我還在這裡──給和平村尼谷那書房〉
輯二:直到你在美夢裡放風箏
〈文明的雨後〉
〈美崙下午,吉光片羽Roaster Café〉
〈經過〉
〈夏日之戀〉
〈無題〉
〈便利貼〉
〈住在便利店裡的情詩〉
〈親愛的,今天去吃到飽〉
〈背對背〉
〈猜題〉
〈一位試圖走私愛情的女子的自白〉
〈親愛的卡比獸〉
〈卜辭裡的風雨 ──記訪中研院史語所〉
〈無名楊桃冰〉
輯三: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你
〈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你〉
〈半小時〉
〈新夜市人生兩則〉
〈鬼辯〉
〈災情〉
〈雲端〉
〈透明男孩〉
〈一封一封來自遠方的信〉
輯四:讓我們一起跳舞
〈美麗的名字〉
〈預備〉
〈家──記初登雪山〉
〈登雪山〉
〈神將〉
〈微風運河〉
〈阿嬤的公園〉
〈一月二十三日大寒於林邊食蝦〉
〈鹹檸檬七喜〉
〈游泥涌〉
〈塔門斷想〉
〈於白鴿巢公園訪賈梅士〉
〈桌巾的故事〉
〈凝視青春〉
後記〈故事還在〉
推薦語
索引編目
貞晴-痞子蔡的情傷小說
定價 $300元
優惠價 $222元
VIP價 $216元
酒香四溢─時間釀造出生命的滋味
定價 $300元
優惠價 $237元
VIP價 $225元
想回家的病-書法散文集
定價 $350元
優惠價 $277元
VIP價 $270元
我的世界一定要有貓尾捲捲巷
定價 $400元
優惠價 $308元
VIP價 $300元
望江南(茅盾文學獎得主王旭烽,繼【茶人三部曲】後,最新史詩力作)
定價 $550元
優惠價 $413元
VIP價 $385元
緣故地
定價 $380元
優惠價 $274元
VIP價 $266元
第2名的逆襲:WBL2 / 羽宸寰(Salun)、林珮瑜、結果娛樂 / 尖端
定價 $300元
優惠價 $231元
VIP價 $225元
第三類接觸
定價 $320元
優惠價 $240元
VIP價 $234元
樂土(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首次歷史小說首獎)(二版)
定價 $360元
優惠價 $270元
VIP價 $259元
抓住一個春天(永恆青春版)
定價 $380元
優惠價 $285元
VIP價 $26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