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光明、樂觀、愛與快樂,
孔子──「正向心理學」的代言人!
★ 在「厭世」「疲軟」世道中,重新點燃正向的思考與力量
★ 傳統經典解讀系列最終回,王溢嘉看見不一樣的《論語》
★ 五十篇文章,全面新讀《論語》,翻案對孔子千年的誤讀
「我以為在中國過去的諸子百家中,沒有一個人、一本書能比孔子和《論語》有更大的涵蓋面,孔子可以說是中國第一個正向心理學家、教育家、哲學家。」──王溢嘉
田威寧(作家.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祁立峰(作家.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凌性傑(作家.建國中學國文科教師)
陳美桂(北一女中國文科教師)
陳茻(國文教師)
黃庭鈺(作家.新竹女中國文科教師)
黃國珍(品學堂創辦人.《?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
☆☆☆ 不一樣推薦 ☆☆☆
學醫出身、著迷精神分析等西方科學的王溢嘉,平反了年少時曾對孔子、《論語》的誤解,打破認為其過時、天真、不切實際的誤讀,以當今成為主流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角度,重新閱讀、理解與闡述《論語》。
他嘗試透過《論語》以勾勒孔子的人生哲學、他對生命意義、人生追尋的看法與做法──"快樂"──孔子選擇了快樂,了解到讓自己快樂、別人快樂、大家都快樂,就是生命最淺顯也最深奧、最庸俗也最高貴的意義。
《論語》做為傳統經典,並沒有什麼過於深奧的哲理,它的精髓是提供我們在這個塵世安身立命的原則、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探究生命的價值:能夠判斷、取捨的智慧,加深了生命的意義,也成為面對世界最強壯、豐饒的時代力量。
■ 分輯重點
五大輯分類,五十篇論述,緊扣「人」與孔子思想中心之「仁」──
# 值得追尋的人生真理
# 正直良善的人格養成
# 搭建和諧的人際關係
# 把握命運的人生節奏
# 今重新定位孔子之仁
■本書特色
既可以前進校園、顛覆課堂上基本文化教材的刻板,
更能讓不同生命階段的人,一次次反覆閱讀的經典!
# 給青少年:閱讀《論語》,走出校園刻板選讀,用佳句佐證生活的脈絡
# 給青壯年:重讀《論語》,以孔子思想印證實際經驗,站穩社會的脈動
# 給中老年:新讀《論語》,以積累的能量與智慧,開啟人生下半場風光
■ 王溢嘉在有鹿「傳統經典解讀系列」最終回──
《莊子陪你走紅塵》
《與老子笑弈人生這盤棋》
《易經101:文化八卦的當代解碼》
《六祖壇經4.0:覺醒、實踐、療癒、超越》
《論語不一樣:需要正能量的時代,正好讀孔子》
本書特色
既可以前進校園、顛覆課堂上基本文化教材的刻板,
更能讓不同生命階段的人,一次次反覆閱讀的經典!
# 給青少年:閱讀《論語》,走出校園刻板選讀,用佳句佐證生活的脈絡
# 給青壯年:重讀《論語》,以孔子思想印證實際經驗,站穩社會的脈動
# 給中老年:新讀《論語》,以積累的能量與智慧,開啟人生下半場風光
目錄:
自序 打開新視窗,看見不一樣的孔子和《論語》
壹 在陽光中,追尋人生的夢想
真善美:給生命一個豐華的意義
逝者如斯:選擇從正向觀照人生
盍各言爾志:要把雞蛋放在什麼籃子裡?
有為者亦若是:典範的召喚與啟迪
學而時習之:更好的你來自更多的學習
君子不器:你最需要學習的是什麼?
認真思考:叩其兩端,求異又求同
堅定信念:將天堂帶給你的靈魂
執事敬:從尊重工作到樂在工作
自強不息:健康是最大的資產與能源
仁者愛人:發揮本性,擁有理想的自我
齊之以禮:讓情緒與行為顯得優雅合宜
義之以比:讓你俯仰無愧的價值判斷
誠信為上:忠於別人,也忠於自己
勇者不懼:人生不再是空談與泡影
道德兩難:理性與感性的衝突及抉擇
謹言慎行:小心才能成就完美的大事
自我克制:更多的快樂、創意與尊嚴
泰而不驕:做個卑以自牧的謙謙君子
幽默感:思想靈活、生活有趣的催化劑
親情萬千:孝的最高境界是尊重父母
有朋自遠方來:開啟一個瑰麗的世界
尊賢容眾:人際關係的良性回饋
人焉廋哉:觀察人有方法,辨識人有訣竅
言為心聲: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
三省吾身:讓現實我更接近理想我
為政以德:如何領導一個工作團隊?
五美四惡:淬鍊你的團隊管理藝術
允執其中:合乎常理的中庸之道
致中和:從不同與對立中創造和諧
天命靡常:打好老天給你的這副牌
富貴有道:物質與精神上的豐收
樂觀解釋:讓失敗散發成功的芬芳
名實相符:得到真正的尊嚴與滿足
能屈能伸:既堅守原則,又保持彈性
盡善盡美:發現與體驗無所不在的美
生命歷程:建構你壯麗多彩的人生長城
不舍晝夜:感恩過去、希望未來、把握當下
樂在其中:掌握快樂的四個祕密
人間智慧:做個高瞻遠矚的聰明人
走下神龕:請給孔子多一點血肉
擴充視野:為《論語》的解讀鬆綁
不可迴避:孔子家庭生活的真相
崇古主義:「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迷思
鬼神與生死:孔子為什麼不是宗教家?
心靈真貌:人人心中都有君子和小人
程朱理學: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
格物致知:儒家具有科學精神嗎?
心物兼備:彌補正向心理學的缺失
重新定位:給孔子和文化一個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