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中華民國是
1949年被中共所終結,
早在1927年被蔣介石自己顛覆!
看1927年表面上成功的反共,
無法阻擋22年後的赤潮氾濫。。
本書是美籍華文獨立作家余杰繼《1927:民國之死》、《1927:共和崩潰》之後,1927系列的最新力作!
為了呈現民國歷史的真相,作者仿效黃仁宇《萬歷十五年》之筆法,挑選了25位代表性人物,透過書寫他們在1927年前後的生命歷程、政治理念與精神取向,來呈現當時民國的真實面貌。其中既包含了蔡元培、吳稚暉、陶希聖、周恩來、瞿秋白等國、共兩黨之重要人物,也包含了被學者相對忽略的傑出女性,例如呂碧城、鄭毓秀;還有哈雷特‧阿班、佐佐木到一等外國人。本書藉著25篇關鍵人物的傳記,以宏觀且細究的筆法,為讀者解析反共失敗的真相。
名人推薦:
李筱峰(歷史學家及政治評論家,台北教育大學榮譽教授)
胡川安(作家及歷史學者,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薛化元(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汪浩(作家、外交史學者、政治評論家)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駱芬美(歷史博士、臺灣史作家)
管仁健(專欄作家,時事評論員)
王飛凌(喬治亞理工大學納恩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連曦(美國杜克大學世界基督教研究講座教授)
蘇曉康(著名文學家、異議人士、《河殤》總撰搞人)
1949年被中共所終結,
早在1927年被蔣介石自己顛覆!
看1927年表面上成功的反共,
無法阻擋22年後的赤潮氾濫。。
本書是美籍華文獨立作家余杰繼《1927:民國之死》、《1927:共和崩潰》之後,1927系列的最新力作!
為了呈現民國歷史的真相,作者仿效黃仁宇《萬歷十五年》之筆法,挑選了25位代表性人物,透過書寫他們在1927年前後的生命歷程、政治理念與精神取向,來呈現當時民國的真實面貌。其中既包含了蔡元培、吳稚暉、陶希聖、周恩來、瞿秋白等國、共兩黨之重要人物,也包含了被學者相對忽略的傑出女性,例如呂碧城、鄭毓秀;還有哈雷特‧阿班、佐佐木到一等外國人。本書藉著25篇關鍵人物的傳記,以宏觀且細究的筆法,為讀者解析反共失敗的真相。
名人推薦:
李筱峰(歷史學家及政治評論家,台北教育大學榮譽教授)
胡川安(作家及歷史學者,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薛化元(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汪浩(作家、外交史學者、政治評論家)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駱芬美(歷史博士、臺灣史作家)
管仁健(專欄作家,時事評論員)
王飛凌(喬治亞理工大學納恩國際事務學院教授)
連曦(美國杜克大學世界基督教研究講座教授)
蘇曉康(著名文學家、異議人士、《河殤》總撰搞人)
目錄:
自序:從俄國運來的午餐肉罐頭及共產主義與中國之命運
人物生平簡表
第一卷 國民黨人
1 蔡元培:謙謙君子的衝冠一怒
2 吳稚暉:以非常之處置,護救非常之巨禍
3 陶希聖:分共之後,仍然革命
第二卷 共產黨人
4 周恩來:始信秀才能造反
5 顧順章:一名魔術大師的恐怖分子之旅
6 瞿秋白:一頭被迫耕田的犬
第三卷 軍人
7 閻錫山:中國如麵團,山西如酵母
8 唐生智:差點成為中共黨員的「唐僧」
9 張發奎:共產黨的殘忍出乎我們想像之外
10 萬耀煌:反共是「義所當為」
第四卷 文人
11 楊雲史:傷哉天下事,不見讀書人
12 呂碧城:北洋女學界的哥倫布
13 顧頡剛:學術政治化,學者工具化
14 黃尊三:國未治而黨先崩
第五卷 海歸
15 李璜:以國家主義迎戰共產主義
16 陳友仁:不會說華語的戰狼外長
17 鄭毓秀:才女、律師、法官與貴婦
第六卷 商人
18 張元濟:焚書時代的印書人
19 穆藕初:「商而優則仕」的死胡同
20 吳鼎昌:我並不缺金,我是要立言
21 林獻堂:踏破鐵鞋尋找救台灣的藥方
第七卷 檻外人
22 愛新覺羅.溥儀:有我在,大清就不會亡
23 釋太虛:人已度新歲,天猶帶舊冬
24 哈雷特.阿班:在中國每天都能發現新聞
25 佐佐木到一:中國簡直就像一條蚯蚓
自序:從俄國運來的午餐肉罐頭及共產主義與中國之命運
人物生平簡表
第一卷 國民黨人
1 蔡元培:謙謙君子的衝冠一怒
2 吳稚暉:以非常之處置,護救非常之巨禍
3 陶希聖:分共之後,仍然革命
第二卷 共產黨人
4 周恩來:始信秀才能造反
5 顧順章:一名魔術大師的恐怖分子之旅
6 瞿秋白:一頭被迫耕田的犬
第三卷 軍人
7 閻錫山:中國如麵團,山西如酵母
8 唐生智:差點成為中共黨員的「唐僧」
9 張發奎:共產黨的殘忍出乎我們想像之外
10 萬耀煌:反共是「義所當為」
第四卷 文人
11 楊雲史:傷哉天下事,不見讀書人
12 呂碧城:北洋女學界的哥倫布
13 顧頡剛:學術政治化,學者工具化
14 黃尊三:國未治而黨先崩
第五卷 海歸
15 李璜:以國家主義迎戰共產主義
16 陳友仁:不會說華語的戰狼外長
17 鄭毓秀:才女、律師、法官與貴婦
第六卷 商人
18 張元濟:焚書時代的印書人
19 穆藕初:「商而優則仕」的死胡同
20 吳鼎昌:我並不缺金,我是要立言
21 林獻堂:踏破鐵鞋尋找救台灣的藥方
第七卷 檻外人
22 愛新覺羅.溥儀:有我在,大清就不會亡
23 釋太虛:人已度新歲,天猶帶舊冬
24 哈雷特.阿班:在中國每天都能發現新聞
25 佐佐木到一:中國簡直就像一條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