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與臺灣有什麼關聯?
梭羅的精神世界因為孔子而發生神奇變化?
同具五四反對運動人物公共形象的臺靜農與殷海光,卻似乎沒有交往?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傑出人物,然而不被遺忘的才會存留在人們心中。長期浸淫學術研究,精研中國思想與文化史的楊儒賓教授,工作之餘書寫了所經歷時代的情觸內容,上起明末崇禎皇帝,下迄當代文藝名家于彭、孟祥森,間有章太炎、梁啟超、林獻堂、孫立人、孔德成……等,或為聞風興起之前賢,或為講學論道之師友,前塵影事,白駒過隙,從學者之眼親述人間過處的雪泥鴻爪,並連結至自身的學思歷程。
而隱現於人物側影及個人瑣憶之中的,是對於臺灣歷史、文化與思想的全幅思考。以感性形式承載知性思辨,楊儒賓教授的溫情筆調,不僅凸顯其生命深層的文化情感,同時讓自我關懷衍伸到社會共性,翻轉出時代新義,是回應當下,更指向未來。
梭羅的精神世界因為孔子而發生神奇變化?
同具五四反對運動人物公共形象的臺靜農與殷海光,卻似乎沒有交往?
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傑出人物,然而不被遺忘的才會存留在人們心中。長期浸淫學術研究,精研中國思想與文化史的楊儒賓教授,工作之餘書寫了所經歷時代的情觸內容,上起明末崇禎皇帝,下迄當代文藝名家于彭、孟祥森,間有章太炎、梁啟超、林獻堂、孫立人、孔德成……等,或為聞風興起之前賢,或為講學論道之師友,前塵影事,白駒過隙,從學者之眼親述人間過處的雪泥鴻爪,並連結至自身的學思歷程。
而隱現於人物側影及個人瑣憶之中的,是對於臺灣歷史、文化與思想的全幅思考。以感性形式承載知性思辨,楊儒賓教授的溫情筆調,不僅凸顯其生命深層的文化情感,同時讓自我關懷衍伸到社會共性,翻轉出時代新義,是回應當下,更指向未來。
目錄:
新版序
自序
大風起兮
崇禎皇帝在臺灣
扶桑秋雨裡的勝國遺民
章太炎眼中的臺灣人
剝皮寮中的章太炎
飲冰室裡熱腸人
五桂樓前一獻堂
綿綿蘭雨浩浩渭水
偉大導師的正經與不正經
名人堂外的孫立人
泮池沉香
悲欣交集與欣慨交心——弘一的臨終公案
一位淡入歷史的臺大校長
最後的同學會——追思王東明女士
李鎮源期待的一張政治處方箋
殷海光2
渡海後的臺靜農先生
最後的孔聖人
病榻上的陶淵明
海洋儒學與蔣年豐
前塵影事
人多走成路——回憶溝口雄三先生
劉靜窗與漩澓學
在梭羅的湖畔遇見孔子
于彭!那自斟自酌的畫家
鹽寮海濱的東籬居士
五回金門——邊界文學
仙真俠客會蓬萊
山寺歲月
八卦山時刻
附錄 蓬萊舊事與當代臺灣——讀楊儒賓《多少蓬萊舊事》 梅家玲
附錄 歷史的左手 張小虹
跋語 蓬萊的生命
主要人物簡介
新版序
自序
大風起兮
崇禎皇帝在臺灣
扶桑秋雨裡的勝國遺民
章太炎眼中的臺灣人
剝皮寮中的章太炎
飲冰室裡熱腸人
五桂樓前一獻堂
綿綿蘭雨浩浩渭水
偉大導師的正經與不正經
名人堂外的孫立人
泮池沉香
悲欣交集與欣慨交心——弘一的臨終公案
一位淡入歷史的臺大校長
最後的同學會——追思王東明女士
李鎮源期待的一張政治處方箋
殷海光2
渡海後的臺靜農先生
最後的孔聖人
病榻上的陶淵明
海洋儒學與蔣年豐
前塵影事
人多走成路——回憶溝口雄三先生
劉靜窗與漩澓學
在梭羅的湖畔遇見孔子
于彭!那自斟自酌的畫家
鹽寮海濱的東籬居士
五回金門——邊界文學
仙真俠客會蓬萊
山寺歲月
八卦山時刻
附錄 蓬萊舊事與當代臺灣——讀楊儒賓《多少蓬萊舊事》 梅家玲
附錄 歷史的左手 張小虹
跋語 蓬萊的生命
主要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