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KIN
JANUSKIN

重返香港榮光(2冊套書)香港日記+時代推著我們前行

東坡解:The Hong Kong Diaries

型號/ISBN:8667106518314

品牌/出版社:黑體文化

製造商/作者:彭定康Chris Patten/羅冠聰

上市日/出版日:2024-08-07

規格:平裝/17x23x3.9cm/744頁

數  量:

定價:$1,180元

特惠價:$861 元

VIP價:$826 元

配送方式: 超商、宅配

配送地區:台澎金馬

付款方式:ATM、信用卡、貨到付款、取貨付款

與好友分享
從港英時代到後國安法時代
從彭定康到羅冠聰的經歷
思考香港如何重返榮光。

《香港日記》

香港末代總督日記
以五年紀事悼念香港回歸25週年

「擔任香港總督是我的公職生涯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甚至可以說是我畢生擔任過最重要的職位。我認為未來幾年香港所發生的一切,對所有人都至關重要。我們必須持續關切香港,為香港發聲,表明我們認同香港市民為自由民主勇敢奮鬥的價值觀。正如同我們從香港發生的事情所得知的那樣,我們不可認為這些價值觀能繼續存在是理所當然的。香港為自由、個人權利和尊嚴而戰,這也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目標。」──彭定康

一百多年前,英國以租借方式從清末中國手中獲得香港大部分的土地(即新界)。到了1992年7月,彭定康以末任英國派任總督的身分前往香港履新,準備在1997年將香港主權移交給中國,而非依循過去數十年其他英國處理殖民地的慣例讓其獨立。接下來五年內,彭定康在其港督任内撰寫這些日記,詳細描述香港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運作方式,以及隨著主權移交臨近之日所發生的各種事件。

這本日記對於與北京當局的談判、強化香港(遲來的)的民主制度,以及彭定康如何尋求適度的自治制度讓香港在1997年後能持續運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真知灼見。出乎意料的是,不只中國共產黨反對彭定康的政制改革,一些英國商人和政府高官也對彭定康的作為非常不悅。對這些人來說,與北京保持良好的關係似乎比較重要,香港的政治自由和法治反倒是枝微末節。

本書英文版在香港主權移交25週年之際出版,作者反思過去到現在與北京當局打交道的種種經歷。書末短文〈香港的毀壞〉描述香港自1997年以來的情勢發展,對近年香港所遭受的挫敗做了一番權威性的評估。

《時代推著我們前行:羅冠聰的香港備忘錄》

時代將他推上浪頭,他也引領著時代前進。
年僅31歲的他,是香港民主運動的縮影。

從史上最年輕的立法會議員,到流亡海外的香港抗爭要角,
在港府的追捕之下,他如何持續奮戰?
身在異鄉,他是否也懷念香港的美好事物?
羅冠聰最真誠的自畫像,描繪成長過程和流亡的經歷。

「我想擺脫『流亡』附帶著的那種無力、滄桑、被動的標記──
我的選擇,是一種戰鬥。」──羅冠聰

羅冠聰是當今最為人知的香港民主運動人士之一。他曾是雨傘運動中的學生領袖,也曾創立政黨「香港眾志」,並當選為立法會最年輕的議員。

從2014年的雨傘運動以來,羅冠聰就不曾缺席香港民主運動的征途。但面對《港區國安法》的步步進逼,他選擇離開深愛的香港、流亡英國,並持續在國際上為香港議題發聲奔走。

本書是羅冠聰首部結合回憶錄、流亡筆記和政治評論的著作,他不僅回顧自己的童年和家庭生活,也敘述遠赴美國求學,乃至於決定離港流亡背後的心路歷程。面對中共和港府的打壓、外界的質疑和攻擊,羅冠聰也寫下自己的內心感受和所思所想。

這是羅冠聰寫給這個時代的香港備忘錄,提醒著世界,牆外仍有人在點燈前行,照亮香港的黑暗。
目錄:
《香港日記》

地圖

推薦序
二十一世紀讓人難以置信的悲劇/曹興誠
傳播民主天火的普羅米修斯/陶傑
一座城市的消失/羅冠聰

前言
何事、何時、何人、如何

第一章 民主與巨龍:一九九二年四月-一九九三年四月
第二章 繞著桑樹叢兜圈:一九九三年四月-一九九四年四月
第三章 打贏關鍵選戰:一九九四年四月-一九九五年四月
第四章 倒數開始:一九九五年五月-一九九六年五月
第五章 帝國的落日餘暉:一九九六年五月-一九九七年六月

後記
香港的毀壞:九七大限後有哪些遭遇?
那些人,如今安在?
謝辭
圖片來源
中英文人名對照



推薦序 時代推著他前行,他亦推著時代前行/桑普

自序 時代就這樣倒退著


時代就這樣推著我們前行
一、迷霧一年
二、二○一九
三、無盡抹黑
四、遠方求學
五、寒冬將至


一、兩道閘門
二、肝膽崑崙
三、光輝歲月
【插曲】足球故事
四、歷史會面
五、面對焦慮
六、煙火綻放
七、尋求庇護
【投書】我離開香港,是為了告訴英國關於中國的真相
八、倡議之外
九、踏上征途
十、身分認同
【講稿】我們的前路,由我們決定
十一、無愧於心


一人之境
真誠才是最大本領
一籠燒賣
牌愈爛,就要愈比心機打!
為中大心痛
不被玷污的勇氣
低谷、幽暗與希冀
活出真誠
應付假消息的三種方法
在聆聽比說話更重要的年代
學生會的興衰
愛國等於愛黨的荒謬
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亂世中應留守或離去?
香港真係好靚
蘋果日報的脊梁
北京奧運與東京奧運
流亡者的憂慮
記與余英時先生的一次相聚
重聚
公民社會的興衰
在黑暗中看見彼此
當石牆沒有花
二○二一香港家書──天光多傷痛挫折 亦盡力生存
在荒謬的時代,如何面對無力和恐懼
當行之事 活出歷史
當年團友 今天政助
牆內外的人
再見英女皇
北京四橋示威勇士如何動搖中共管治威信?
白紙運動
中國人的紅色藥丸
二○二二香港家書──頑石從未成金 仍願場上留足印
你要學會的,是等待自己
檔案編號NSD RN 20000013
家與心房
 

只要貼上以下連結網址就可以將本頁面分享到 FB、LINE或其他您的任何社群空間!

https://comfibooks.com/product_detail?id=17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