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KIN
JANUSKIN

大動盪時代!通膨、貨幣轉向與數位金融的未來

東坡解:從疫情衝擊到能源危機,在通膨與滯脹間的兩難選擇與經濟走向

型號/ISBN:9786267628010

品牌/出版社:沐燁文化

製造商/作者:智本社

上市日/出版日:2024-12-04

規格:單色/平裝/23*17cm/248頁
注音:否
適讀年齡:一般大眾

數  量:

定價:$350元

特惠價:$270 元

VIP價:$263 元

配送方式: 超商、宅配

配送地區:台澎金馬

付款方式:ATM、信用卡、貨到付款、取貨付款

與好友分享

【通膨的幻象,通縮的真相】
美股動盪、能源危機、資產泡沫……
從通膨歷史到數位貨幣,重新審視現代經濟困境
從1970年代滯脹到當前危機,全球將面臨的未來經濟挑戰!

▎全球經濟的通膨—通縮—滯脹
本書以全球經濟三大關鍵詞「通膨—通縮—滯脹」為核心,討論不同時代的經濟動盪,並解析貨幣與財政政策在重大變局中的影響力。特別聚焦自2008年以來全球經濟的重大挑戰,涵蓋金融危機、疫情、能源危機等多種影響變數,探討聯準會在每個階段的政策走向及其在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中的分化效果。

▎經濟變遷中的聯準會政策影響
本書深入探討美國聯準會的政策演變,詳細記錄其如何在不同經濟情境下採取相應的貨幣政策手段。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不斷在貨幣擴張與緊縮之間游移,試圖維持經濟穩定,抑制過度通膨。本書觀察了疫情期間,美聯儲如何在經濟全面萎縮時推行無限量寬鬆政策,使美股逆勢回升、資產價格持續上漲,並引發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脫節。

▎從滯脹歷史看當今局勢
1970年代,美國因石油危機陷入滯脹困境,面臨高失業、低成長、高通膨共存的局面,經濟學界對此束手無策,政府調控措施也陷入困境。隨著全球化加速和能源價格不穩定的當前背景,類似的滯脹風險再次浮現。本書詳細回顧了當時高通膨如何反覆衝擊經濟、導致長期不景氣,並提出對當前經濟形勢的見解。

▎通膨與通縮的兩極化現象
疫情後的全球經濟顯現出通膨與通縮的兩極化現象:房地產、股市等資產價格因資金流入而膨脹,而實體經濟卻持續低迷。書中探討了央行對資產市場與消費市場的不對稱影響,進一步分析貨幣政策如何加劇了財富分化。作者提出「大疫水牛」與「剛性泡沫」的概念,闡述了房市、股市價格表面上欣欣向榮,但其實基於貨幣寬鬆而形成的結構性泡沫。

▎財政、貨幣與數位貨幣的政策視角
在全球金融環境的巨變之中,各國央行面臨新的政策挑戰,特別是在數位貨幣崛起、現代貨幣理論(MMT)被廣泛討論的背景下。作者分析了Facebook Libra等數位貨幣計畫對傳統金融體系的衝擊,並探討了數位貨幣作為潛在政策工具的可能性。本書認為未來數位貨幣可能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發揮關鍵作用,但同時也帶來金融穩定和政策有效性的新問題。

【反思全球經濟未來】
作者認為當前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操作已經觸及極限,尤其在全球風險因子增強、央行手段受限的情況下,未來經濟局勢的挑戰空前。最後一章回歸經濟學原點,勉勵讀者以經濟學思維審視當下現象,從而更理性地面對現代經濟所帶來的種種挑戰。


本書特色:本書剖析全球經濟從通縮、通膨至滯脹的變遷,聚焦美國聯準會在經濟危機中的貨幣政策。透過疫情、美股動盪、能源危機等事件,解析聯準會如何影響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分化,並以1970年代滯脹為歷史參照,探討當前通膨與通縮的兩極化現象。從財政到數位貨幣,本書多角度呈現經濟挑戰,助讀者更加理解現代經濟格局。

目錄:
序 追問
前言
通膨,通縮
  灰天鵝:全球貨幣大潮起
  「大疫水牛」與「剛性泡沫」
  通膨,還是通縮?
通膨,滯脹
  迎接轉折點
  全球正式進入緊縮時代
  通膨,還是滯脹?
統制貨幣
  全球經濟格局:大央行、大財政、大債務
  全球經濟通往貨幣計畫之路
自由貨幣
  美元、比特幣與數位貨幣
  比特幣經濟學
觀歷史
  美國供給側革命
  滯脹經濟學:先抗通膨,還是先刺激經濟?
大家治學
  經濟學家,傅利曼

 

只要貼上以下連結網址就可以將本頁面分享到 FB、LINE或其他您的任何社群空間!

https://comfibooks.com/product_detail?id=17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