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囚租人生:租客面試、畸形格局、房東消失??25年租屋經驗如何影響歸屬感,以及對居住文化與家的想像
-
東坡解:All The Houses I've Ever Lived In: Finding Home in a System that Fails Us
型號/ISBN:9786263155428
品牌/出版社:臉譜
製造商/作者:吉蘭.葉慈(Kieran Yates)
-
上市日/出版日:1970-01-01
規格:平裝/14.8x21cm/304頁
數 量:
定價:$460元
特惠價:$340 元
VIP價:$327 元
-
配送方式: 超商、宅配
配送地區:台澎金馬
付款方式:ATM、信用卡、貨到付款、取貨付款
只是想有個正常地方住,怎麼這麼難?
發霉、合租、貨櫃屋,囚租三寶,一個沒少!
沒有安居之處的我們,連「家」都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奢望……
????強烈推薦
洪敬舒 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
張烽益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廖庭輝(洛書) OURs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
當不斷搬遷超過二十多處居所,
「家」,如何在流離中形成?
糟糕房東、發霉牆壁、尷尬的家庭式公寓,這些都不算稀奇,吉蘭.葉慈的經歷比你想得更離奇!二十五歲時,她已經在英國住過二十多處居所,遇過各式各樣的房東與租客。
住過不小心就會摔下樓的汽車展覽廳
房東冷處理整片都是黴菌的牆壁,導致呼吸道感染
租客面試堪比百大企業面試
幻想捕捉屋裡的黴菌製作成乳酪獻給房東
與室友瘋狂洗刷整間房子只為少少的押金……
即便大多租屋經驗都不是太好,甚至可說是荒謬,但葉慈仍在漫長的租屋時光裡,生動地描繪面對居住品質低落的無可奈何,以及這些灰暗日子裡閃爍的人性微光。雖然處處非家,卻能處處為家。
住進一間又一間並不宜居的房子中,葉慈也揭露了住房危機背後的問題:國家對社會住宅、弱勢與少數族裔居住權的漠視。在漫長的租屋生涯裡,讓我們知道面對租屋被強制收回、鄰里不友善,甚至是整個社會的排擠,我們可以透過參與居住權社團、結交鄰居朋友、試圖營造一個「家」等方式因應。
這本書寫給正在尋找下一個住所的你、曾對租屋有過複雜感受的你,
也寫給渴望有個家的你。
????溫馨推薦
居住脆弱是歷史攸久的全球化運動,畢竟惡劣租屋條件總伴隨就業機會與醫療資源的不平等,是讓人愈活愈糟的那一種。台灣也有數以百萬人困在「買不起、租不到、住不好」的宿命迴圈,難道只能望著無家者慶幸尚有一瓦遮日?還是只得無言嘆息「說好的居住正義呢?」
莫急,本書已經給了我們如何爭取更好未來的一線希望。
──洪敬舒 台灣勞工陣線研究部主任
作者以租賃各種公營、私有住宅的豐富經驗,寫出了她個人的居住生命史,同時也回顧了英國住宅政策與民間居住運動,有個人家庭情感的微觀審視,也有對英國住宅政策的巨觀批判。台灣長期住宅高度商品化,不強調居住人權,本書提供深刻對照反思。
──張烽益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
本書作者以「房子與遷徙」作為生命經驗的軸線,向讀者展開了一段面對居住不安穩的故事。透過作者細膩的筆調,「房子」不再只是紙面上的住所,而是揉合了空間、社群與獨特生命經驗的「家」。
在這本書中,讀者可以看到政策、文化與行動之間的關係,以及在冰冷的時代浪潮仍團結努力的微光。台灣與英國制度雖不相同,但面臨的困境與期盼卻具備跨越時空的力量,讓我們更能夠跳出既定視角,並開始培力自己、團結同伴,最終改變這個社會。
──廖庭輝(洛書) OURs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
目錄:
序
貝里斯福路:溯家的運動史
綠人巷:面對國家的忽視
葉汀街:對抗門外的不安
梅佛小屋:呼吸綠地的空氣
關於社區的二三事
戴維斯汽車:住進不宜居的家
關於親切的二三事
米爾巷:理解福利的必要
我所知的一樓店面
薩里學舍:想像我們都一樣
亞默林街:潛入租屋的市場
皮普斯路:討回我們的健康
我寄居過的幾個地方
奧斯巍路:迎接進擊的網路
關於雜物的二三事
佩克漢萊公園:思索城鄉仕紳化
結論/我們住著的所有房子:爭取更好的未來
跋
鳴謝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