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KIN
JANUSKIN

從易經看人物志

型號/ISBN:9786264330671

品牌/出版社:大塊

製造商/作者:劉君祖

上市日/出版日:2025-09-27

規格:單色/平裝/17*23*3cm/536頁
注音:否
適讀年齡:一般大眾

數  量:

定價:$680元

特惠價:$510 元

VIP價:$490 元

配送方式: 超商、宅配

配送地區:台澎金馬

付款方式:ATM、信用卡、貨到付款、取貨付款

與好友分享

●《人物志》是一部奇書,是人物品鑑理論的代表作,也是歷史上第一部以人為研究對象的專著。
●掌握成功關鍵,經營管理不踩雷,能夠知人善任比甚麼都重要
●識人學寶典,影響深遠,至今仍為我們提供識人用人的智慧。

潘朝陽(台灣師大國際與僑教學院創院院長、台灣師大地理系與東亞學系榮退教授∕中華奉元學會現任理事長)
林安梧(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國立東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元亨書院山長)
龔鵬程(前佛光大學校長)
共同推薦

《人物志》是一部奇書,是人物品鑑的代表之作,也是歷史上第一部以人為研究對象的專著。全書12篇一萬多字,劉劭除了文字功夫上乘,在地方和中央有實際的行政經驗,也有豐富的社會歷練,他總結前代歷史人物典範,深入觀察,自成一家,從各個角度講人情、人性,內容豐富而且相當有創意。此書自問世以來就頗受推崇,影響深遠,至今仍能為我們提供識人用人的智慧。

1935年間《人物志》翻譯成英文,在美國引起熱烈討論,這本書居然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就引起西方人的重視,可以看出識人、用人是普天之下重要的話題,不論東方西方,都是一門實用的學問。無論官場或職場,是主管還是部屬,只要有組織,對於人的品德知識能力的品鑑、判準都很重要。「知人善任」永遠是領導者的必修課題。
近年坊間有些新譯的《人物志》,大多都把古注拿掉,劉君祖認為最好能參考劉昞的注文,因為過去的人注書,多是用思想去注思想,藉由創造與創造相互激盪,劉昞的高明之處在於掌握要義,啟發出自己的見解,而不是逐字做考據訓詁。尤其是如何跨越時代與古人對話,能夠體悟能夠活學活用才是重點。
劉君祖會通《易經》與《人物志》,以經解經,處處是啟發亮點,讀者可以根據人生經驗深入地鑽研,因為每一亮點都是閃閃發光的人生哲理。這些經典中的道理是立體的,是彼此相互貫通、相互印證的。

目錄:
推薦序∕ 知人善用,唯變所適
—序劉君祖山長《從易經看人物志》 潘朝陽
導讀
 關於作者和這本書
 劉昞的注釋
 拓展閱讀的資料
劉劭自序
 知人者智
 人的相反與相成
 人力與天功
 用眾人之力才能成功
 孔子識才的方法
 中庸才是最高級的
 為什麼寫《人物志》
 易經大師為什麼枉死
九徵 第一
 革變大有的卦象
 熱鬧的萃卦
 由外觀內看人的九種徵兆
 思想和感情是瞭解人的根本
 生物有形即可就近探究其本質
 情緒中正平和者最佳
 平淡最有味
 調和鼎鼐
 最適合中國人的中國學問
 聰明更要平和
 動腦思考與動手執行
 人有能,物有性
 人體具備五行
 五常人格的德性
 火德的人
 從三方面觀察人物
 三種心地
 多變的臉色
 千變萬化的聲音
 三種聲音
 從神色看人
 又說偏至之材
 精純才能成大功
 中庸之才與窮理盡性
 性情的九種表徵
 德才兼備的中庸
 不成材的人
 莊子教的識人法
體別 第二
 重點是揚長避短
 難以形容的中庸
 應變無窮的能力
 要把握好分寸
 膽大好,還是膽小好
 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
 人心最是難測
 批評別人是容易的
 過剛過柔都出毛病
 不要總是說個不停
 合群而非媚眾
 太衝太守都不行
 說多說少宜斟酌
 偏才本性難移轉
流業 第三
 每個人都積習深重
 源遠流長形形色色
 高手中的高手
 什麼人可稱天下第一
 具體而微的表率
 聊備一格的專家
 再強也是幫人幹活的夥計
 最高領導一窩收
材理 第四
 論辯很難溝通
 道理各個不同
 四家資質各異
 九種偏執之情
 七種似是而非的表現
 裝懂並沒真懂
 就是不肯認輸
 強詞奪理走偏鋒
 說不通就算了
 善用比喻講道理
 辯論不是吵架
 真正溝通好困難
 議場如戰場
 八種專才
 通才的大成境界
材能 第五
 量才適用
 自己幹不如讓人幹
 能者在職各有分派
 領袖得面面俱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君臣異道
利害 第六
 高風亮節真有用嗎
 嚴刑峻法有利有弊
 運籌帷幄的絕頂高手
 知進而不知退的風險
 太愛批評得罪人
 太瑣細的技術家
接識 第七
 總拿自己的標準去看人
 練習欣賞和你不同的人
 取得共識好難
 領袖最好不拘一格
 怎麼辨識偏才與兼才
 同溫層的毛病
英雄 第八
 文武兼備稱英雄
 智勇雙全方成事
 知機應變的重要
 創業英雄的風采
 以文治武成大業
八觀 第九
 八種觀察人的方法
 事到臨頭做不到
 見義勇為特別難
 天人交戰不易決
 深入觀察才能識別
 形形色色
 表情很難掩飾
 看出人的特質
 辨別似是而非與似非而是
 愛戴與尊敬的差別
 通達人情不易
 人人爭強好勝
 由人短處知其長處
 聰明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七繆 第十
 看人常犯的七種錯誤
 不要輕信風評
 勿陷於主觀好惡
 才高志大,行事審慎
 人才有早發與晚發
 人都是黨同伐異
 同類亦有微妙競爭
 獲提拔或遭打壓
 非常人物的觀察法
 什麼都是比較級
效難 第十一
 知人未必就能善任
 各種方法都可能看錯人
 人會隨時轉化
 往往看準了還不能用
釋爭 第十二
 滿招損,謙受益
 過分好勝等於自毀
 止訟莫如自修
 冤家宜解不宜結
 謙讓不爭的大智慧

 

只要貼上以下連結網址就可以將本頁面分享到 FB、LINE或其他您的任何社群空間!

https://comfibooks.com/product_detail?id=2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