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死後:西方行為藝術教母傳記 / 詹姆斯.韋斯科特 / 臉譜
-
型號/ISBN:9789862358733
品牌/出版社:臉譜
製造商/作者:詹姆斯.韋斯科特
-
上市日/出版日:2020-10-29
規格:糊頭+廣開本/18*24cm/400頁
商品庫存:商品補貨中
定價:$650元
特惠價:$481 元
VIP價:$468 元
-
配送方式: 超商、宅配
配送地區:台澎金馬
付款方式:ATM、信用卡、貨到付款、取貨付款
藝術家口述+私人特助近身觀察+六十位親友訪談+
阿布拉莫維奇檔案庫資料、主要博物館和藝廊重要收藏
超過120幅珍貴照片,圖文並茂、多元視角
立體還原「行為藝術教母」的傳奇人生與表演現場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死後》
充分表達了那個世代最具挑戰精神的先鋒藝術家,無畏死亡的不朽作品及傳奇生命。
更難能可貴的是,至今,她還在第一線為當代藝術拚搏。
這部集感性與批判於一身的傳記,揭露了阿布拉莫維奇早年在南斯拉夫期間構築她藝術基底的歷程,
記述了她和德國藝術家烏雷相遇、攜手合作,
那段堪稱二十世紀將藝術和私人生活完美融合的經典範例。
●隨書附專屬物件:
˙阿布拉莫維奇的遺囑
˙阿布拉莫維奇與烏雷的「藝術至上」宣言
˙伴隨阿布拉莫維奇與烏雷的「Art is Easy」書籤
此書無疑是阿布拉莫維奇最重要的傳記,至少就其前六十五年的生涯而言。
-----羅伯特.莫克(Robert Mock),劍橋大學出版社國際戲劇研究期刊
這本書是了解阿布拉莫維奇作品最棒的途徑。
-----碧玉(Bjork),冰島創作歌手
讀者在讚嘆她神話般際遇的同時,也能深刻領會她大方溫暖、毫不做作的一面。
----勞勃.威爾森(Robert Wilson),美國戲劇導演
這本傳記描寫了在各種美麗衝撞中不斷展現自我的阿布拉莫維奇。
-----蘿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美國前衛藝術家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死後,根據她的遺囑,告別式應照以下方式進行:
我希望我的告別式包含以下內容:
三具棺材。
第一具棺材有我真正的遺體。
第二具棺材有我的仿製遺體。
第三具棺材有我的仿製遺體。
我想指定三個人負責將這三具棺材分別送至世界不同地方(美洲、歐洲及亞洲)。給這
三人的特定指示將密封於寫有他們名字的信封中。
告別式於紐約市舉行,三具闔蓋的棺材都將在場。會後,三位負責人將照著我的指示
運送棺材。我希望三具棺材都埋入地底。
每個出席這最終儀式的人都該被告知他們不應穿著黑色,黑色以外的任何顏色皆可。我
希望我從前的學生……為這個場合設計流程。儀式一開始我希望由安東尼與強森(Antony
and the Johnsons)的安東尼唱法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的 (My Way)。
這場告別式應同時慶賀生與死。儀式完畢,將有一場餐宴,餐宴上將擺著用杏仁糖膏
(marzipan)製成、與我的身體尺寸和外觀相同的大蛋糕。那蛋糕要分配給在場所有人。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三十日~)塞爾維亞藝術家,用身體與精神的痛楚顛覆藝術形式,奠定「西方行為藝術教母」地位,每件作品都被視為行為藝術中的永恆經典。二○一四年被《時代雜誌》選為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
●出生游擊隊家庭,以身體為載體,時間為媒介
藉由承受極限領會各種精神境界,挑戰社會認知
阿布拉莫維奇生於南斯拉夫貝爾格勒的游擊隊家庭,從小受軍事般教育,冷漠又有潔癖的母親,不曾親吻過她,父親為了教會她游泳,將她丟入大海中獨自離去;父母感情失和離異,屢遭母親修理,甚至被關進衣櫥裡;在躋身國際藝術家行列之前,仍需遵守晚上十點前回家的禁令。儘管母親專制嚴厲,卻一手栽培她的藝術涵養。
進入貝爾格勒美術學院後,結識許多反抗體制的朋友,透過OHO行為藝術團體,開啟她探究身體藝術中不可抗拒的潛能與力量。二十三歲時,提出第一個公眾也能參與的表演《和我一起洗》,雖然計畫遭到拒絕,卻未能阻止她走上將表演作為藝術形式的職業生涯。阿布拉莫維奇以身體為載體,時間為媒介,藉由承受極限領會各種精神境界,挑戰社會認知,並從恐懼中解放自我。「我體驗到了絕對的自由——我感到自己的身體毫無束縛、毫無限度;痛楚一點也不重要,什麼都不重要……那一刻我知道我找到了自己的媒介。」
一九七五年,她在義大利的那不勒斯表演著名的《節奏零》。桌子上擺放了七十二種道具(包括玫瑰、羽毛、蜂蜜以及槍、子彈、菜刀、鞭子等危險物品),觀眾可以用任何一件物品,對她的身體進行任意擺布,而她不做任何反擊。在這六小時裡,不僅挑戰藝術家本身,也考驗觀看者的道德底線,透過這場表演感受人性最原始的一面。
●結識靈魂伴侶,奠定事業高峰
沒有觀眾的《情人》畫下合作句點
波士尼亞戰爭啟發,以《巴爾幹巴羅克》榮獲金獅獎
同年,阿布拉莫維奇受邀前往阿姆斯特丹演講,結識長三歲、同天生日的德國藝術家烏雷。兩人皆以孤獨、承受及超越極限為創作理念,很快成為靈魂伴侶。在接下來的十二年間,默契十足的行為表演雙人檔,創作了許多轟動世界、充滿挑戰與挑釁意味的作品:《空間中的關係》、《時間中的關係》、《無法估量》、《吸進/呼出》、《AAA-AAA》、《靜能》等,透過十四件人際「關係」探討計畫,思索信任及傷害等議題。
《情人》是兩人共創的最後作品。一九八八年,他們分別從長城的兩端起步,然後在中間相遇。烏雷八年前的突發奇想,在沒有觀眾隨行的九十天後,竟為親密關係畫下句點。「步行成為了一個完整的個人戲劇。烏雷從戈壁沙漠開始,我從黃海開始。我們走了二千五百公里,在中間相遇並說再見。」
一九九二年南斯拉夫共和國解體,波士尼亞族和塞爾維亞族爆發波士尼亞戰爭,造成大屠殺及波士族女性遭性侵慘劇。阿布拉莫維奇為了哀悼巴爾幹衝突,在一九九七年威尼斯雙年展上,發表《巴爾幹巴洛克》。她在地下室會場,連著四天,每天重複清洗牛骨頭七小時,影射死亡的氣味與鮮血的痕跡無法自身上去除,譴責國家因戰爭犯下的罪行及無法洗淨的恥辱。這項作品讓她榮獲金獅獎最佳藝術家殊榮。
●《藝術家在場》與1675名觀眾對坐凝視,直透人心
和解瞬間成歷史畫面,創下觀展人次最高紀錄
「每個坐在我對面椅子上的人,會留下一種特別的能量。人離開了,能量則留下來。」二○一○年,阿布拉莫維奇在紐約MOMA舉辦回顧展,除了展出四十年來的作品、年輕藝術家重新演繹其經典之外,還發表新作《藝術家在場》。連續三個月、每日八小時,阿布拉莫維奇在長桌一端,與一千六百七十五名觀眾,進行一對一的一分鐘對坐凝視,靜謐地感受人與人之間情感能量的流動。展期最後一天,烏雷無預警地坐在她對面,兩人從獨自靜默到淚眼婆娑緊握雙手,瞬間成為展覽的經典畫面。這項展覽吸引了八十五萬人參訪,創下開館以來觀展人次最高紀錄。
兩年後,由馬修˙艾可斯執導的紀錄片《凝視瑪莉娜》問世。該片以《藝術家在場》為敘事主軸,平實細膩地記錄整個布展及演出過程,同時回顧阿布拉莫維奇的早期作品,以及她與烏雷的共同創作。淋漓盡致地呈現她對愛情、藝術與生命的關懷。
●史詩級回顧展從歐洲開始巡演,繼續挑戰新媒介
最愛辭世,佳話成絕響
橫跨五十年藝術生涯的史詩級回顧大展《清理者》,二○一七年從瑞典開始,依序巡迴到丹麥、挪威、德國、義大利、波蘭,二○一九年秋天移師到塞爾維亞。同一年,阿布拉莫維奇也邀請觀眾前往倫敦蛇形藝廊,見證藝術史上前所未見的重要作品《生命》。這項總長十九分鐘的行為藝術作品,首次以容積擷取(volumetric capture)和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的方式呈現,門票兩小時便售罄。二○二○年秋天,阿布拉莫維奇除了受邀於佳士得拍賣會場演出《生命》,皇家藝術研究院也舉辦她在英國的最盛大回顧展《Marina Abramović:After Life》。
烏雷曾於二○一五年指控阿布拉莫維奇侵吞版權收益,次年,阿姆斯特丹法庭裁定他勝訴,再隔年雙方公開和解。二○一八年,烏雷受訪時宣布:將與阿布拉莫維奇攜手譜寫屬於他們的共同回憶錄,分享不為人知的軼事。這段佳話,卻在二○二○年三月二日,因烏雷淋巴癌去世而成絕響。
「過去多年來,我們之間發生過衝突,但此刻僅存的,唯有愛與感激。」
——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
●藝術家口述+私人特助近身觀察+六十位親友訪談+
阿布拉莫維奇檔案庫資料、主要博物館和藝廊的重要收藏
超過120幅珍貴照片,圖文並茂、多元視角
立體還原「行為藝術教母」的傳奇人生與表演現場
作為行動激進、思維繁複的藝術家,阿布拉莫維奇的生命歷程精采且富戲劇性。作者自二○○二年觀看阿布拉莫維奇的表演後,與她展開頻繁密切的互動,成為私人特助。為了忠實呈現她的生命進程,除了細密的近距離觀察外,還訪談六十位與阿布拉莫維奇關係深厚的藝術家朋友及親人,爬梳阿布拉莫維奇檔案庫資料、主要博物館和藝廊的收藏,佐以120餘幅珍貴照片,將其人生前六十五年的生活經驗與創作歷程,栩栩如生地呈現出來。
全書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南斯拉夫一九四六~一九七五」,寫阿布拉莫維奇出生到三十歲前夕,出走阿姆斯特丹發展創作事業前的生活及藝術啟蒙。作者巨細靡遺記述她的家庭背景,其中不僅牽涉二次大戰後巴爾幹半島上的宗教及政治情境,也呈現她與外祖母、母親、父親、弟弟充滿張力的互動關係。這些看似瑣碎的背景軼事,其後都成為解讀阿布拉莫維奇作品的重要線索。同時
第二部「烏雷一九七五~一九八八」,寫阿布拉莫維奇移居阿姆斯特丹之後,與情人烏雷合作,創作雙人表演的時期。此階段是奠定、成就她藝術地位的關鍵期。他們倆反覆以極端的身體行動探究人際關係的本質、詰問社會常規的界限,終使兩人在歐洲及全球各地都受到極大關注。這時期的雙人創作裡,最為後進藝術家及評論人稱頌的作品之一,是一九七七年在波隆納國際表演藝術週演出的《無法估量》。共同創作的時期,兩人收拾所有家當,住進一部改裝過的箱型車,持續在歐洲境內遊牧旅行,以隨機、自發的生活體驗刺激創作。兩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在當時亦是藝術圈津津樂道的話題。最後兩人在《情人》分手告終。
第三部「人群中的獨演~」,寫兩人分手之後的個人創作歷程,以及與文學、藝術家如桑塔格、碧玉等人的往來。此時期,阿布拉莫維奇回看自己的成長經驗,從中截取創作的素材。在一九九?年代南斯拉夫內戰之後,她由南斯拉夫歷史及個人歷史出發所得的創作,將她送上藝術事業的高峰。一九九七年於威尼斯雙年展演出的《巴爾幹巴洛克》,獲頒雙年展最出色藝術家金獅獎。其後由歐洲移居紐約。二??二年,在紐約尚凱利藝廊演出《面對海景的房子》,穩固了她在紐約藝術圈的位置。於是開始嘗試整理一九六?和七?年代以降重要的身體表演藝術作品,提出「再表演」概念。
透過整合資源,訓練年輕藝術家演出前輩表演藝術家的經典創作,阿布拉莫維奇不斷再造、推廣身體表演藝術,而且逗引視覺藝術觀眾對身體表演的興趣。她終生捍衛的兩個目標:成為藝術家及將行為藝術納入二十世紀藝術史,已然實現。
目錄:
致謝
序
引言
第一部分 南斯拉夫 一九四六~一九七五
一、生產之苦
二.游擊隊故事
三、月經、手淫和偏頭痛
四、自我管理
五、藝術中的生命
六、給新社會的新藝術
七、聲音創出血肉
八、成年禮
九、製造痕跡
第二部分 烏雷 一九七五~一九八八
十、十一月三十日加十一月三十日
十一、藝術家必須是美麗的
十二、行動能量
十三、運轉功能
十四、誰創造了限制
十五、原住民
十六、蟒蛇情侶再次演出
十七、劇場與悲劇
十八、禁欲和出軌
十九、真相大白
二十、情人
第三部分 人群中的獨演1988~
二十一、心靈/物質
二十二、傳記
二十三、巴爾幹化
二十四、暫時的永恆
二十五、常態
二十六、狼鼠和金獅
二十七、和解
二十八、傳記作者
二十九、行為藝術做為一種表演的藝術
三十、死亡知識
後記 在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死之前
未來藝世界:AI 繪圖新旅程
定價 $460元
優惠價 $345元
VIP價 $336元
零基礎開始藝術投資:給新手的當代藝術投資教科書
定價 $380元
優惠價 $285元
VIP價 $266元
最強排版設計: 32個版面關鍵技巧,社群小編、斜槓設計,自學者神速升級!
定價 $480元
優惠價 $360元
VIP價 $336元
服裝製作基礎事典:打版、縫製專業全圖解〔2022暢銷增訂〕
定價 $580元
優惠價 $435元
VIP價 $406元
版面研究所(4)零基礎版面結構學:22大設計技巧,814個立即套用版面模組(馬上下載,PC/MAC皆通用)
定價 $480元
優惠價 $360元
VIP價 $336元
沙丘電影設定集:概念、製作、美術與靈魂
定價 $1,250元
優惠價 $875元
VIP價 $859元
不一樣的美術鑑賞課--實踐篇:在作品中聽見心裡的歌
定價 $460元
優惠價 $354元
VIP價 $345元
隨翻即用配色手帳
定價 $550元
優惠價 $413元
VIP價 $385元
歐文排印細部法則 / 尤斯特・侯克利 / 臉譜
定價 $320元
優惠價 $237元
VIP價 $230元
藍圍巾的男人
定價 $750元
優惠價 $563元
VIP價 $5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