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KIN
JANUSKIN

國王之歌-薩惹哈尊者談大手印禪修

型號/ISBN:9789860609684

品牌/出版社:眾生文化

製造商/作者:原典作者:薩惹哈尊者(Saraha)原典譯者:妙融法師 釋論作者:

上市日/出版日:2022-01-21

規格:平裝/17*22cm/264頁

數  量:

定價:$390元

特惠價:$293 元

VIP價:$289 元

配送方式: 超商、宅配

配送地區:台澎金馬

付款方式:ATM、信用卡、貨到付款、取貨付款

與好友分享
這是大手印「遠傳承」第一位祖師,

也是龍樹菩薩的老師:薩惹哈尊者的教導,

這是大寶法王的老師:創古仁波切的釋論,

這是「道歌寶藏」三部曲之一「國王之歌」的口訣,

鮮活、直接、有加持力,

對心的本然力量有信心、想開啟自心寶藏的人,

仔細聽,大手印的心跳聲,就在字裡行間!





聽!

薩惹哈尊者詠唱的俱生道歌,

他以各種譬喻影射超越概念造作的實相,

帶領聆聽者進入另一個維度,

直接透見心性本自清淨無垢,

眾生本然是佛!



【封底】

◎如何了證空性的教導,即構成了「大手印」

空性是一切智慧的潛能與根源,而這智慧能夠了知諸法的真實自性。因此,儘管空性是我們要去了證的自性,但是那自性本身卻具有本具的明性或智慧。關於如何了證這空性的教導,即構成了我們所謂的「大手印」。



◎主體與客體皆不存在

迷惑或邪見之所以生起,是因為我們以二元的方式感知、知覺事物,進而有了被知覺的客體與能知覺的主體之分。我們謬誤地相信二元性,而這二元性安立了一個被體驗的客體,以及一個體驗這客體的主體。因此,迷妄不僅僅是迷妄而已,而是雙重的迷妄,因為究竟而言,主體與客體皆不存在。



◎轉念頭與煩惱之毒化為甘露

我們認為煩惱是可怕的,念頭是糟糕的,悲傷是一種羞恥,但這些從自心生起的煩惱、念頭等等,其自性其實是完美無瑕的大樂。由於我們尚未認出它們的自性,所以才會受它們的折磨而苦惱。當我們認出念頭、煩惱或悲傷的自性時,就彷如體驗到療癒的甘露--念頭與煩惱之毒被轉化成為甘露。



◎禪修的重點在於認出心性

在從事禪修時,如果誤把短暫的覺受視為得證的狀態,就會如誤認黃銅為黃金般受到蒙蔽。正如同黃銅不具有黃金的價值,短暫的覺受也不具有真實了證的價值。擁有這些覺受並非禪修的目的,禪修的重點是在於認出心性。



◎眾生從一開始就已經是佛

諸佛與眾生都具有相同的心性,因此,眾生從一開始就已經是佛了。再者,雖然諸佛住於法身的狀態之中,並且顯現為色身,但是這三身並非互異。除了法身之外,沒有色身;除了色身之外,沒有法身。因此,空性是任何顯現之色相的自性,它是那顯現的根源。
目錄:
作者序 趣入佛法/堪千創古仁波切
導言 一起詠唱薩惹哈尊者的道歌/蜜雪兒.馬丁
致謝詞 願找到進入大手印世界的入口/蜜雪兒.馬丁

原典
《國王之歌》薩惹哈尊者/著 妙融法師/譯

釋論
第一章 趣入大手印
大手印能利益各類修行者
大手印的傳承與文本
睜開智慧之眼的大成就者薩惹哈
從「基」、「道」、「果」三面向教導大手印
大手印教導如何了證空性的智慧
藏語「chag」象徵「大空性」
藏語「gya」代表「無二的智慧」
藏語「chen po」意指「巨大」

第二章 唱起道歌
道歌寶藏——行持歌
禮敬已戰勝魔羅之力
基大手印——了悟如實與迷妄
虛妄的顯相於「基」中生起(第1頌)
主體與客體顯現為個別的事物(第2頌)
不知俱生智遍在於眾生(第3頌)
道大手印——回歸本性,了無迷惑
顯經與密續的道途
直視自心,盡除諸苦
「道」離於增益與損減二邊
了證實相即能淨除無明(第4頌)
轉心四思惟,增長信心與精進
方便道與解脫道
二道的本質與了證相同
大手印作為現代的佛教修持
果大手印——了證本初自性(第5.6頌)
問答

第三章 基大手印
「基」——諸法的如實面貌
禪修時所要捨斷的貪執
對有為之樂的貪執(第7頌)
對該取捨之事物的貪執(第8頌)
對染污的貪執(第9頌)
對徵相與暗示的貪執(第10頌)
識別「基」的意義
「了證」能夠移除過失(第11頌)
「了證」能夠把恐懼轉為大樂(第12頌)
顯空無二(第13頌)
念頭無處可尋
煩惱平息,悲心展現
專家與愚癡者之間的差別(第14頌)
指出自性
不執著於不實之事(第15頌)
持續不斷的禪定(第16頌)
習性如何使概念具體化(第17頌)
心不受染污的影響(第18頌)
因果緣起
輪迴與涅槃的基礎(第19頌)
離於分析(第20頌)
問答

第四章 道大手印
捨棄對邪道的貪執
對事業手印的貪執(第21頌)
對微細身的貪執(第22頌)
對覺受的貪執(第23頌)
不正確地修持拙火(第24頌)
誤會「自覺」(第25頌)
把覺受誤以為是了證(第26頌)
捨斷對「誒」與「旺」的迷惑(第27頌)
誤會世俗諦(第28頌)
大手印的正道
以四相描述正道(第29頌)
第二相:無念(第30頌)
第一相:正念(第31頌)
第三相:無生(第32頌)
第四相:離心(第33頌)
藉「聞」、「思」、「修」了證四相
捨棄心的垢染(第34頌)
無所破斥或安立(第35頌)
心是明晰且不動的(第36頌)
問答

第五章 果大手印
本初智透過大樂而延展(第37頌)
諸佛擁有圓滿的智慧與慈悲
遍在的大樂狀態即是心的自性
五身的任運(第38頌)
三身是法身的所有功德
法身展現報身與化身
利己、利他是無二的(第39頌)
報身與化身並不存在
色相本身是空性
了證無垢的心性(第40頌)

【附錄一】《國王之歌》綱要 根本頌:妙融法師譯/綱要:蜜雪兒.馬丁編譯
【附錄二】關於藏語「dran med」(無念)所隱含的深意/蜜雪兒.馬丁
【附錄三】詞彙解釋

 

只要貼上以下連結網址就可以將本頁面分享到 FB、LINE或其他您的任何社群空間!

https://comfibooks.com/product_detail?id=3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