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KIN
JANUSKIN

創傷與靈魂

東坡解:深入內在神聖空間,啟動轉化歷程

型號/ISBN:9789863572275

品牌/出版社:心靈工坊

製造商/作者:唐納.卡爾謝

上市日/出版日:2021-12-20

規格:單色/平裝/25開/528頁 注音:否 適讀年齡:一般大眾

數  量:

定價:$880元

特惠價:$660 元

VIP價:$634 元

配送方式: 超商、宅配

配送地區:台澎金馬

付款方式:ATM、信用卡、貨到付款、取貨付款

與好友分享
★全書呈現榮格與溫尼考特學派理論的極致應用,書裡看得到心靈、靈魂與創傷間的關係,亦看得到創傷如何透過心靈、靈魂的神祕面向,邁向身心靈轉化的歷程。
★以文學作品但丁《神曲》地獄篇、聖修伯里《小王子》為例,讓心理學理論不再生澀難懂,而更能與人性與日常面向有所連結。

這一次,療癒創傷不僅要探索內心,
更要走進靈魂深處,從靈性的奧祕中轉化受傷的自我。

《創傷與靈魂》同《創傷的內在世界》,再次談及創傷時的自我照護系統,亦談及該系統的防禦機制,但這次,靈魂成為關鍵。卡爾謝旁徵博引,他提出的靈魂對創傷修復概念,不但融合了榮格強調內在的原型及神祕論,亦應用溫尼考特的母嬰關係,作者認為人心創傷必受到內外世界影響,而靈魂會於特殊時刻現身擁抱受創傷者。

靈魂是什麼?又為何重要?在本書中,靈魂既存於第二空間、又或是人類經驗的聖祕向度,會以靈魂的乘載體如動物、孩童、天使於夢中、瀕死狀態出現,為的就是保護創傷者的自我,將自我核心解離至安全領域,不受傷害。然而,這樣的保護卻會帶來殘酷傷害。卡爾謝以知名文學作品但丁《神曲》神曲中的黑暗之神狄斯、《小王子》的蛇為例,說明靈魂帶來的拯救既具天使般的安全感,亦具原魔性。

若《創傷的內在世界》說明精神如何透過自我照護防禦系統免於毀滅,那《創傷與靈魂》則強調靈魂所帶來的難以言明的修復機制。卡爾謝在本書詳細解析多種論述,包括當代精神分析理論、神經科學、榮格心理學與自體心理學、客體關係理論等,並以個案分析為例,可見創傷修復的艱困與不易,也可見愛與修復亦存在於個案與心理治療師的關係中:當雙方心靈交會,靈魂之光與闇亦有助於創傷後的整合和修復。

專業推薦
「卡爾謝在敏銳辨察心靈苦難的現實之餘,亦不斷讚揚人類之靈的救贖能力。此乃一本探討苦難之書,卻也注入了智慧與希望。」

──莫瑞‧史丹(Murray Stein)博士

「此書是銜接發展理論及原型理論的要作,亦為臨床工作實務現象及榮格理論中關於靈魂、神話創造的面向搭起橋樑。書中各種豐富切題的案例,領人一覽創傷所引發的靈性黑暗面,同時展現出遭受創傷的個體,可以如何透過將治療性關係與靈性能量湧現兩相結合,獲得療癒。唐納‧卡爾謝能夠深切敏覺治療關係交會的神聖性,這對於能深度體察創傷倖存者的苦難是不可或缺的,這種特質,讓他能陪伴受創的男男女女,步入從未體驗到人類溫情的黑暗領域。唐納的書,證明了心理治療能夠治癒靈魂,也精采描繪出心理治療的靈性向度。」

──里昂奈爾‧科貝特(Lionel Corbett)醫師
美國帕西菲卡研究院深度心理學程教授,
《心靈與聖潔:超越宗教的靈性》
(Psyche and the Sacred: Spirituality beyond Religion)作者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執行長、台灣榮格學會理事長
呂旭亞|榮格分析師
李孟潮|精神科醫師、個人執業
鐘 穎|《故事裡的心理學》作者、愛智者書窩主持人、諮商心理師
(中文推薦者按姓氏筆劃排列)
目錄:
導 讀 ▎以靈魂為名的勇敢之書:導讀《創傷與靈魂》/ 鐘穎

緒 論 ▎
     關於本書
     兩個世界
     創傷與自我照護系統
     思索「靈魂」
     靈魂的發展
     創傷干擾
     結語

第1章 ▎創傷與拯救性命的聖祕經驗
     深度心理學發現靈性世界
     與神秘經驗相遇
     瀕死時刻的顯靈現象
     聖母化為守護天使
     聖母與聖嬰現身兩萬五千英呎高空
     榮格分析的神祕經驗
     超凡的「存在體」

第2章 ▎靈魂孩童的失與復得
     介於世界之間的孩童:溫尼考特的過渡空間
     案例1:籠子裡的寶寶
     案例2:股市經紀人與遭掩埋的小孩
     案例3:黛莉與小馬
     各地神話那失而復得的孩童

第3章 ▎解離與防禦系統的黑暗面:用《神曲》為例闡述
     引言
     狄斯與攻擊性
     在臨床情境中一窺狄斯
     精神分析、榮格理論及其他理論中的狄斯
下降
     「入此門者,揚棄一切希望」
     狄斯與惡魔憂鬱
     臨床實例:海倫
     持續下降:靈薄獄
     從案例看靈性意義的突破
     困在靈薄獄:有害的天真無辜
     黛安:有害的天真無辜者
     狄斯與實體化
     更進一步下降至地下區域
     我們岔題來談談到狄斯之門的天使
     繼續下降:遭逢狄斯
     在移情中與狄斯近身遭逢
     結語:兩種苦

第4章 ▎創傷、轉化與超越:臨床案例解析
     前言
     初次會談
     對早期創傷基礎分裂的評論
     初期會談與失而復得的孩童
     哀傷工作
     失而復得的男孩/孩童
     內在與外在的男孩
     失而復得的陰性特質
     中期階段:與攻擊力量的新關係
     移情中的憤怒
     餡餅烘焙師與彩色玻璃人
     教堂是愛與恨整合的避難所
     啟示、佛陀的眼淚,以及共情(sympathy)的到來
     舊有防禦的回歸與重構
     共情的回歸
     自願犧牲與斬首遊戲
     對痛苦敞開心扉即是對上帝敞開心扉
     總結

第5章 ▎整體性(Wholeness)和反整體性(Anti-Wholeness)防禦
     前言
     在我們的整然中(wholeness)中被看見
     整體性與我們的靈性之傳承
     整體性、扭曲的鏡子以及個人敘事
     讓榮格恢復整體性的一個夢
     榮格對整體性的後續描述
     神經科學對理解整體性的貢獻
     辛西婭的案例
     結論

第6章 ▎從精神分析取向看內在世界
     費爾本:內在迫害
     史坦納:心靈退隱地
     博拉斯:鬼域般的內在世界
     摩戴爾:隱密自體
     斯明頓:真神與偽神
     評論
     格羅斯坦:無意識中不可言喻的主體

第7章 ▎論純真及失之復得:解讀聖修伯里《小王子》
     純真,精神分析觀點
     西方文學論純真
     聖艾修伯里的《小王子》
     案例:芭芭拉
     故事:世界之間的小王子
     純真冒險接觸經驗
     馴服:麥田
     內心無法看見的事物
     小王子遇上飛行員
     (續)案例:芭芭拉
     《小王子》結局:飛行員的啟蒙
     故事的教誨
     芭芭拉:晚期夢境
     結語

第8章 ▎榮格的分歧自體:學習活在「世界之間」
     緒論、續前章節
     榮格在世界之間的漫長旅途:對照《小王子》
     隱藏的燭檯
     (續)榮格的故事
     榮格的兩個世界辯證,與佛洛伊德及精神分析的關係
     榮格人生概覽
     溫尼考特評論《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
     溫尼考特對榮格精神病理的各項指控
     評論溫尼考特的詮釋
     摘要與總結

第9章 ▎分解與重組:格林童話〈沒有手的姑娘〉
     引言
     納入童話
     受到心智壓迫的身體
     案例:黛博拉
     沒有手的姑娘:第一部
     黛博拉的早期治療歷程
     從理論層面理解
     沒有手的姑娘:第二部
     黛博拉的治療歷程:銀手階段
     沒有手的姑娘:第三部
     黛博拉在「森林」中的時段
     結語

附錄一|延伸閱讀
附錄二|參考文獻
 

只要貼上以下連結網址就可以將本頁面分享到 FB、LINE或其他您的任何社群空間!

https://comfibooks.com/product_detail?id=33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