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KIN
JANUSKIN

遇見文明.文化如何交流?:世界藝術史中的全球化

東坡解:Civilisations: First Contact / The Cult of Progress

型號/ISBN:9789570862256

品牌/出版社:聯經

製造商/作者:大衛.歐盧索加(David Olusoga)

上市日/出版日:2022-03-31

規格:平裝/14.8x21x1.9cm/304頁

數  量:

定價:$490元

特惠價:$368 元

VIP價:$353 元

配送方式: 超商、宅配

配送地區:台澎金馬

付款方式:ATM、信用卡、貨到付款、取貨付款

與好友分享
BBC藝術歷史系列紀錄片《遇見文明》集結成書。
用全新視角觀賞藝術作品,探討地理大發現以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文化交流與衝突。

過去人們曾普遍相信文明是單一的,是從唯一一個來源傳播到世界某些地方的現象,這個信念如今也一樣問題百出。為了替歐洲發展海外帝國時進行的殖民冒險背書,各國都聲稱自己投身於一場偉大的「文明教化」事業,以此合理化自己對其他民族的統治。或許「文明」這個概念裡面唯一可肯定的,就是「文明」的對立面「野蠻」是有害的。

藝術傑作──無論是掠奪所得或是創作成果──都是我們理解歷史的關鍵。

第一章〈最早的接觸〉,帶我們探索大航海時代,當文明初次相遇,當時的藝術會受到什麼影響。毫無疑問這是一段征服與摧毀的時代,也是一段彼此好奇、全球貿易與思想交流的時代。
西非的「貝南青銅」、日本畫家狩野內膳的「南蠻屏風」、維梅爾的《窗邊讀信少女》、佐法尼的《鬥雞賽》、阿茲特克畫家的《佛羅倫丁手抄本》……

第二章〈進步觀信仰〉,讓我們看到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它影響了全球每一片土地、每一個文明。從英國密德蘭地區的棉織廠開始,我們看到拿破崙征服埃及,也看到美洲原住民與紐西蘭毛利人的悲慘境遇。
德拉克洛瓦的《阿爾及利亞女人》、透納的「黑鄉」伍斯特郡風景畫、描繪美洲大陸的敘事畫《帝國之路》、凱特林的「印地安畫廊」、攝影發明後的巴黎街景、世博會的「活人展品」、畢卡索的《亞維儂的女人》……

大衛.歐盧索加帶領讀者走過千山萬水,將那些連接各個文化的共享的歷史串連起來。


本書特色
BBC同名紀錄片《遇見文明》是2018年由BBC製作的藝術歷史系列電視紀錄片,由瑪麗.畢爾德、西蒙.夏瑪、大衛.歐盧索加共同主持,涵蓋六個大陸,三十一個國家,超過五百件藝術品。


專家力薦
尤芷薇 前華文媒體駐印度記者
吳宜蓉 Special教師獎得主╱作家
邱建一 藝術史學者
林秋芳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兼校史室主任
林瑞昌 吉光旅遊總經理


各界讚譽
「歐盧索加是位機智又富創意的敘事者,對歷史充滿熱情,具有獨特的優雅魅力。」——《衛報》

「字句流暢易懂又簡單清楚……是一本可讀性很高又引人入勝的書。」——《星期日泰晤士報》

「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把這一段長期被忽略或否定的英國歷史,解釋得如此清楚、全面,讓讀者融會貫通。歐盧索加絕對是一位優秀的導覽員。」——亞當.霍奇希爾德(Adam Hochschild),著有《利奧波德二世的鬼魂》
目錄:
最早的接觸
維多利亞時代:懷疑
航海者的國度
入侵者與掠奪
為征服辯護
對文化的關注
擁抱新事物
帝國作風

進步觀信仰
法老的誘惑
中土革命
都市與貧民窟
美洲大自然
帝國之路
竊取身分
傳家畫像
相機的發展
藝術對進步的回應
逃脫到異國
轉變
歐洲墜落
 

只要貼上以下連結網址就可以將本頁面分享到 FB、LINE或其他您的任何社群空間!

https://comfibooks.com/product_detail?id=5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