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KIN
JANUSKIN

孩子說「不」,才會去做

東坡解:法國父母最信任的育兒專家協助你聽懂孩子的語言

型號/ISBN:9789863572404

品牌/出版社:心靈工坊

製造商/作者:馮絲瓦茲‧多爾多

上市日/出版日:2022-06-09

規格:單色/平裝/25開/288頁 注音:否 適讀年齡:一般大眾

數  量:

定價:$440元

特惠價:$330 元

VIP價:$321 元

配送方式: 超商、宅配

配送地區:台澎金馬

付款方式:ATM、信用卡、貨到付款、取貨付款

與好友分享
★法國父母最信任的育兒專家廣播電台的訪談合輯,篇篇犀利精彩可期。
★以心理及兒科專家專業解答親子教養常見的棘手問題,法式觀點值得台灣父母借鏡。

「當孩子出現」系列
★法國一整個世代的母親,來當你跟孩子之間的翻譯機!
★精神分析結合兒科學,帶給父母不一樣的教養觀!

‧「快點吃飯」「不要!」
‧「把玩具收起來」「不要!」
‧「刷牙睡覺了」「不要!」

學齡前的孩子「不要」連發,總令許多父母血壓飆高;孩子再大一點,狀況更多了:
‧小學了還尿床‧故意罵髒話‧欺負弟妹,手足打架‧遊戲時希望爸媽死掉……

問題的背後,一定有原因
法國家喻戶曉的教母級人物馮絲瓦茲‧多爾多醫師,對這些問題有獨到見解。多爾多醫師身兼母親、小兒科醫師與兒童精神分析學家,她溫暖開明的教養觀,影響了無數父母。
本書是多爾多醫師教養智慧的精華,回答法國父母如雪片般飛來的育兒煩惱。秉持精神分析師的專業,她尋找每個問題的起因、給父母安心的建議,扮演親子之間的翻譯機。

教育的首要條件,是視孩子為跟大人一樣的「人」
多爾多強調,從出生那一刻起,孩子就已是具備溝通能力的人,與成年人是平等的。親子之間最重要的是以語言交流情感,才可能互相了解和成長。

孩子說「不」,是為了表達自主
例如,當孩子說「不」,其實具有正面的意義:「因為你要求我這麽做,我才說『不』,但我自己還挺想做的。」這時爸媽不必回答他,一會兒孩子自然就會去做了。

書中還觸及以下問題:
‧婆媳教養觀衝突‧性教育‧覇凌‧向孩子解釋死亡‧和孩子分離‧孩子抗拒上學……

親愛的爸媽,
你可以不用照著我的方式教,但何不試試看?
也許,你會找到更棒的溝通方法!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何翩翩 | 牧村親子共學教室負責人
吳家碩 | 臨床心理師、好夢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孫明儀 | 社工師、美國嬰幼兒心智健康治療師
張亦絢 | 小說家
黃瑽寧 |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楊明敏 |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分析師、精神科醫師
鄧惠文 |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
諶淑婷 | 文字工作者
目錄:
推薦序一:跨越時空與文化的交流 Cathrine Dolto
推薦序二:所有的育兒問題都不會只有一個答案 諶淑婷
譯序:一位實踐者的真誠與人性關懷 單俐君
前言
第一部 焦慮與攻擊
1總是有原因的──當孩子出現
2喊叫是為了引人注意
3離異與焦慮
4是寶寶造就了媽媽──關於餵食
5沒有「應該要會說話」這回事──說話與親吻
6做了就做了──關於焦慮
7了解新語言,接納新父母
8觸碰到孩子身體時──接受手術
9「我們就當她死了吧」──談攻擊性
第二部 那些說不出口的…
1間接的問題──父職、出生與性
2有疲累的母親嗎?
3說不出口的問題──再談性教育
4在誰面前裸體?
5伊底帕斯情結
第三部 嫉妒 vs 競爭
1人類從很小開始,就什麽都知道──當弟弟妹妹出現
2怎樣才是公平?──煩躁與任性
3哥哥用腦,弟弟用腳──兄弟之間的相處
4黏TT的小寶寶,嫉妒的雙胞胎
第四部 分離、陪伴,以及如何安撫
1我們早就在等你了──孩子終於出生
2父親出遠門時
3誰拋棄誰?
4每個孩子有不同的睡眠習慣
5喜歡或愛欲──夜醒問題
6嬰兒應該被抱著的──談安撫
7「有人」是誰?──爸爸和媽媽
8. 心理臍帶的割捨及雙胞胎的養育──不斷重複出現的問題
第五部 爸媽怎麼教
1關於孩子的大小便習慣
2孩子說「不」,才「會」去做──談順從
3是真是假──真有聖誕老人嗎?
4我們會死,因為我們活著
5待在家裡──家庭幼兒班與出外拍廣告
6他會是藝術家
7孩子需要生命力──休閒活動
8欺負別人或是受人欺負?──放學以後
 

只要貼上以下連結網址就可以將本頁面分享到 FB、LINE或其他您的任何社群空間!

https://comfibooks.com/product_detail?id=5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