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死去,而是即將進化。」
當肉體與機器合而為一,人類是不是就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
英、日暢銷!!日本亞馬遜「科學家回憶錄類」、「電腦科學類」榜首
《太陽報》、《泰晤士報》、《金融時報》等外媒力薦
沈心慧 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理事長
徐國鎧 國立中央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
張禎元 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陳良基 前科技部長
陳潔如 若水國際執行長
劉益宏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機械系教授──感動推薦
「只要跟隨幾項強大的宇宙潛規則,探索存在的意義其實意外地簡單。第一,科學是通往神奇境地的唯一道路。第二,人類因打破既定規則而偉大。最後,愛終究能戰勝一切。」──本書作者 彼得.史考特-摩根(Peter Scott-Morgan)
他用勇氣、科學與愛,把自己的一生當作一場實驗,
讓生命黑暗之處有光,也替我們預演了人類的未來。
2017年,彼得被確診為漸凍症──一種平均餘命只有兩年的致命性疾病。然而,他不願和其他漸凍症病人一樣,只能痛苦地失能直到死去,他選擇把自己當作高科技發展之下的白老鼠,讓科技取代他即將失去的言語、行動及感官能力,成為「彼得2.0」──史上第一位完整的賽伯格(半機器人)。
他的站立式輪椅能讓他或坐或躺,甚至能起身演講;一套符合他性格的合成語音系統能發出與他先前一模一樣的聲音,他也能用雙眼來打字,或藉由人工智慧直接做出反應。高解析度虛擬化身能代替他參加線上會議,能與人溝通,也能按照情境做出表情。此外,他計畫在未來裝上連身機器人,讓機械引導他的肢體移動或抓握物品;他也計畫擁有一個實體的化身,只需遠端操控,機器人便能代替他四處旅行,而他在家裡就能盡覽沿途美景⋯⋯。
彼得透過這本書記錄他從求學到罹病後的人生,或許他的種種決定在當下都被視為是種反叛,然而無論是試圖打破醫界普遍把漸凍症視為不治之症的僵固信念,或是不畏建制派體系的壓迫、敢於認同自己的同志身分,都是他追求自我本質的過程,同時也使他成為先行者,為所有與他有相似經歷的人們帶來希望。
這是一本勇氣之書,書中處處可見彼得面對命運時的勇氣與幽默。同時也是一本科技之書,讓我們從中思考當科技取代了言語、行動和我們所處的世界,人類與機器的界線在哪裡?死亡會因此消失嗎?與機器結合是對抗人體衰老的解方嗎?最後,這也是一本愛之書,你將看見那早已超越時空、生死,並且即使遭受迫害仍然無懼的愛。
▌國內推薦──
這是一個充滿勇氣和愛的故事,幽默風趣,引人入勝。罹患漸凍症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行動、自理、說話、吞嚥、呼吸等能力都將一一喪失,兩、三年內逐步邁向死亡,令人十分沮喪無奈。但彼得借助先進的醫療和高科技,與人工智慧結合,將自己進化為半機器人,並成立基金會推動研究,活出了不一樣的精采人生,也為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重度身心障礙者帶來更多希望。此外,我們也從彼得的故事中看見家人的愛和社會的支持更是幫助這些重症患者不可或缺的力量。
漸凍人協會多年來也致力於推動科技輔具的研發,先後與多所大學團隊合作,在眼控、腦控以及語音合成方面都有顯著的突破,也看到臺灣漸凍病友在科技輔具的輔助下,不斷探索生命意義與價值,締造全新的生命傳奇。我們期許未來能與企業的高科技研發團隊合作,不僅能讓科技為所需的人群所用,更能改善和提升人類的福祉。──沈心慧 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理事長
面對身體障礙,你看到的是限制還是創新的機會?彼得選擇將漸凍症帶來的障礙化為科技創新與人類不斷進化的原動力。他充滿熱情且勇於實踐理想的人生經歷,啟發你我看見「Tech for Good」的可能性──當科技結合人類的智慧與能力,可以提升身而為人的價值與生命志趣。無論身處哪一個專業領域,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像彼得一樣,起身行動,打造更美好的未來社會2.0。──陳潔如 若水國際執行長
▌海外好評──
「彼得這本不凡的自傳提醒我們身而為人的意義是什麼,以及過著充滿愛的生活有多麼重要。 它讓我們看見逆境可以培養堅韌,面對難以克服的挑戰可以讓我們找到繼續戰鬥的力量。」──伊恩.坎寧(Iain Canning),奧斯卡獎最佳導演,《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導演
「本書精采地描述了身而為人的意義,以及科技可以為我們實現什麼。」──《週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
「彼得的故事絕對是你所聽過最與眾不同的故事之一。 我迫不及待想邀請更多人讀它。」──英國國寶級演員暨作家 史蒂芬.佛萊(Stephen Fry)
「一個非凡的故事。……它將讓你徹底地意識到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廣播時報》(Radio Times)
「令人信服。…… 這本書的成功之處在於,它說的是一個愛情故事,而不是成為機器人的技術性細節。」──《泰晤士報》(The Times)
「令人驚訝的是,彼得始終如一地樂觀、勇敢,他也找到了問題的根本解決方案,即便這個問題讓英國最聰明的頭腦都感到相當困惑。」──《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一個高潮迭起的愛情故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迷人且極其感人。」──《太陽報》(Sun)
當肉體與機器合而為一,人類是不是就可以獲得真正的自由?
英、日暢銷!!日本亞馬遜「科學家回憶錄類」、「電腦科學類」榜首
《太陽報》、《泰晤士報》、《金融時報》等外媒力薦
沈心慧 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理事長
徐國鎧 國立中央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
張禎元 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陳良基 前科技部長
陳潔如 若水國際執行長
劉益宏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機械系教授──感動推薦
「只要跟隨幾項強大的宇宙潛規則,探索存在的意義其實意外地簡單。第一,科學是通往神奇境地的唯一道路。第二,人類因打破既定規則而偉大。最後,愛終究能戰勝一切。」──本書作者 彼得.史考特-摩根(Peter Scott-Morgan)
他用勇氣、科學與愛,把自己的一生當作一場實驗,
讓生命黑暗之處有光,也替我們預演了人類的未來。
2017年,彼得被確診為漸凍症──一種平均餘命只有兩年的致命性疾病。然而,他不願和其他漸凍症病人一樣,只能痛苦地失能直到死去,他選擇把自己當作高科技發展之下的白老鼠,讓科技取代他即將失去的言語、行動及感官能力,成為「彼得2.0」──史上第一位完整的賽伯格(半機器人)。
他的站立式輪椅能讓他或坐或躺,甚至能起身演講;一套符合他性格的合成語音系統能發出與他先前一模一樣的聲音,他也能用雙眼來打字,或藉由人工智慧直接做出反應。高解析度虛擬化身能代替他參加線上會議,能與人溝通,也能按照情境做出表情。此外,他計畫在未來裝上連身機器人,讓機械引導他的肢體移動或抓握物品;他也計畫擁有一個實體的化身,只需遠端操控,機器人便能代替他四處旅行,而他在家裡就能盡覽沿途美景⋯⋯。
彼得透過這本書記錄他從求學到罹病後的人生,或許他的種種決定在當下都被視為是種反叛,然而無論是試圖打破醫界普遍把漸凍症視為不治之症的僵固信念,或是不畏建制派體系的壓迫、敢於認同自己的同志身分,都是他追求自我本質的過程,同時也使他成為先行者,為所有與他有相似經歷的人們帶來希望。
這是一本勇氣之書,書中處處可見彼得面對命運時的勇氣與幽默。同時也是一本科技之書,讓我們從中思考當科技取代了言語、行動和我們所處的世界,人類與機器的界線在哪裡?死亡會因此消失嗎?與機器結合是對抗人體衰老的解方嗎?最後,這也是一本愛之書,你將看見那早已超越時空、生死,並且即使遭受迫害仍然無懼的愛。
▌國內推薦──
這是一個充滿勇氣和愛的故事,幽默風趣,引人入勝。罹患漸凍症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行動、自理、說話、吞嚥、呼吸等能力都將一一喪失,兩、三年內逐步邁向死亡,令人十分沮喪無奈。但彼得借助先進的醫療和高科技,與人工智慧結合,將自己進化為半機器人,並成立基金會推動研究,活出了不一樣的精采人生,也為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重度身心障礙者帶來更多希望。此外,我們也從彼得的故事中看見家人的愛和社會的支持更是幫助這些重症患者不可或缺的力量。
漸凍人協會多年來也致力於推動科技輔具的研發,先後與多所大學團隊合作,在眼控、腦控以及語音合成方面都有顯著的突破,也看到臺灣漸凍病友在科技輔具的輔助下,不斷探索生命意義與價值,締造全新的生命傳奇。我們期許未來能與企業的高科技研發團隊合作,不僅能讓科技為所需的人群所用,更能改善和提升人類的福祉。──沈心慧 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理事長
面對身體障礙,你看到的是限制還是創新的機會?彼得選擇將漸凍症帶來的障礙化為科技創新與人類不斷進化的原動力。他充滿熱情且勇於實踐理想的人生經歷,啟發你我看見「Tech for Good」的可能性──當科技結合人類的智慧與能力,可以提升身而為人的價值與生命志趣。無論身處哪一個專業領域,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像彼得一樣,起身行動,打造更美好的未來社會2.0。──陳潔如 若水國際執行長
▌海外好評──
「彼得這本不凡的自傳提醒我們身而為人的意義是什麼,以及過著充滿愛的生活有多麼重要。 它讓我們看見逆境可以培養堅韌,面對難以克服的挑戰可以讓我們找到繼續戰鬥的力量。」──伊恩.坎寧(Iain Canning),奧斯卡獎最佳導演,《王者之聲》(The King’s Speech)導演
「本書精采地描述了身而為人的意義,以及科技可以為我們實現什麼。」──《週日電訊報》(Sunday Telegraph)
「彼得的故事絕對是你所聽過最與眾不同的故事之一。 我迫不及待想邀請更多人讀它。」──英國國寶級演員暨作家 史蒂芬.佛萊(Stephen Fry)
「一個非凡的故事。……它將讓你徹底地意識到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廣播時報》(Radio Times)
「令人信服。…… 這本書的成功之處在於,它說的是一個愛情故事,而不是成為機器人的技術性細節。」──《泰晤士報》(The Times)
「令人驚訝的是,彼得始終如一地樂觀、勇敢,他也找到了問題的根本解決方案,即便這個問題讓英國最聰明的頭腦都感到相當困惑。」──《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
「一個高潮迭起的愛情故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迷人且極其感人。」──《太陽報》(Sun)
目錄:
謝辭
輯一 彼得的宇宙第一定律
終曲
甜蜜十六歲
歡愉
身心障礙
疼痛
「電」出驚人發展
我的懲罰
自我覺察
人生選擇
那夜過後
兩百週年
放屁!
永生不朽
病得有態度
輯二 彼得的宇宙第二定律
先發制人
找個人來愛
人生抉擇
前途未卜
更多人生選擇
對抗全世界
達特穆爾
狂想
三重術式
柏克利廣場
潛規則
美國夢
黑武士與我
加速前進
吉與凶
輯三 彼得的宇宙第三定律
前所未有
麥特的魔幻時刻
完美的麥特魔幻時刻
明日何處來
超級八人組
好好活下去的權利
守護希望之火
最後想說什麼?
輯四 二十一年後
撒拉尼亞
浴火鳳凰
真愛永不滅
謝辭
輯一 彼得的宇宙第一定律
終曲
甜蜜十六歲
歡愉
身心障礙
疼痛
「電」出驚人發展
我的懲罰
自我覺察
人生選擇
那夜過後
兩百週年
放屁!
永生不朽
病得有態度
輯二 彼得的宇宙第二定律
先發制人
找個人來愛
人生抉擇
前途未卜
更多人生選擇
對抗全世界
達特穆爾
狂想
三重術式
柏克利廣場
潛規則
美國夢
黑武士與我
加速前進
吉與凶
輯三 彼得的宇宙第三定律
前所未有
麥特的魔幻時刻
完美的麥特魔幻時刻
明日何處來
超級八人組
好好活下去的權利
守護希望之火
最後想說什麼?
輯四 二十一年後
撒拉尼亞
浴火鳳凰
真愛永不滅
在大滅絕來臨前:人類能否逆轉自然浩劫?從水利、生態設計、環境科學、基因研究到地球工程,普立茲獎得主對人類為解決地球問題帶來更多課題的觀察與思索
定價 $380元
優惠價 $285元
VIP價 $274元
BBC專家為你解答:基因的祕密
定價 $390元
優惠價 $293元
VIP價 $281元
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史上最有趣的免疫系統科學漫談(原來,你能活著還真是奇蹟!)
定價 $299元
優惠價 $221元
VIP價 $215元
墮落的人腦:從神經科學解讀傲慢、貪吃、好色、懶惰、貪心、嫉妒與暴怒,探究我們難免使壞,犯下小奸小惡背後的科學
定價 $420元
優惠價 $311元
VIP價 $302元
毒藥的滋味:11種致命分子與使用它們的凶手
定價 $420元
優惠價 $300元
VIP價 $294元
24小時人體運作不思議:從起床、上班、運動到就寢,重新認識你的身體 / 安東尼・皮歐 / 商周
定價 $380元
優惠價 $281元
VIP價 $274元
在虛無與無限之間:科學詩人萊特曼對宇宙與生命的沉思
定價 $400元
優惠價 $300元
VIP價 $284元
法醫.屍體.解剖室2:謀殺診斷書-專業醫生剖析188道詭異又匪夷所思的病理、毒物及鑑識問題(2023年新版)
定價 $430元
優惠價 $318元
VIP價 $301元
好奇心,殺死一隻貓?(新版):從達文西到理查.費曼、從小孩到成人,揭開好奇心的本質和運作機制
定價 $480元
優惠價 $355元
VIP價 $336元
逸情過後.科技已至(上)
定價 $425元
優惠價 $319元
VIP價 $3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