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需要閱讀世界史?★
如果不了解歷史,我們便無法明白世界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模樣。
而如果不了解從過去到現在的世界,我們便難以打造更理想的未來世界。
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需要擁有全球化的視角與觀點。
新世代的公民,需要了解自身存在的世界如何形成。
「歷史」與我們現今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連結!
在108課綱社會領域歷史課程時數縮減的情況下,
本書適時提供了一個更為完整、全面的世界史圖像。
★誰說歷史很沉悶?★
【少年愛讀世界史】帶你穿越時空,看精采故事,成為有見識的世界公民!
好多有趣的歷史知識,透過這本書,你會一清二楚!
臺灣觀點 + 大事記年表&橫幅3頁寬的拉頁地圖 + 百幅圖片
精美彩印 × 加送有聲書
★為什麼我們接觸的世界史都是翻譯的?★
翻譯而來的世界史,無法充分符合在地的學習需求。
從本書開始,我們終於有「本土自製」、讓少年愛讀的世界史了!
本書特別製作【歷史教室&知識競技場】單元,
將世界史與臺灣的歷史教育、新課綱的社會領域學習相結合。
這個單元由歷史名師曹若梅撰寫,並設計「基礎是非選擇題」與「進階素養題」。
透過導讀與題目,可預先了解各冊重點,掌握各個時代的重要議題,加以思辨。並於閱讀之後,再回到「知識競技場」大顯身手。
增添學習功能,刺激學習成就感。
★為什麼這部世界史最適合少年讀者閱讀?★
這套書所講述的時間,從遠古到現代;依時、依地,脈絡清楚。
所講述的範圍,涵蓋整個世界;而不是某一個地區、民族或國家。
講述的方式﹕不錯過重點,不過度簡化,不「略古詳今」。
是一部真正值得閱讀、可以深度學習、脈絡清晰、內容扎實的世界史。
讓我們有機會好好的認識人類文明的發展,
理解各個時代發生的大事,觀看不同地區的概況,
見識古往今來卓爾不凡的人物。
如此一來,我們的對世界的史識、史觀、視野,
便建構起來、豐富起來、厚實起來了。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理解世界歷史最普遍的途徑,就是閱讀個別民族國家歷史(例如中國史、英國史、法國史等等)。然而,隨著時代演進,過去長久以來區隔人與人的民族、國家等邊界概念,已逐漸淡化,一個嶄新的、以全人類為背景的人類文化正在逐漸形成。
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需要持有全球化的視角與觀點。
新世代的公民,需要了解自身存在的世界如何形成。
因此,我們需要一部能講述從古代到現代的重要事情,未經「略古詳今」,能讓我們看到整體世界全貌,而非僅看到區域化角度的世界史。
作者擅長說故事、又是歷史學系出身,為我們精心爬梳龐雜史料之後,彷彿化身為一個穿越時空的說書人,以流暢文字娓娓道來,讓我們隨她進入每一節歷史時空,聽她講述歷史,讀來、聽來都很輕鬆無負擔。
【少年愛讀世界史】完整、詳實、易讀。幫助我們從頭開始、條陳縷析的,與這世界曾有過的重要人物、曾經發生過的重要事件,一一對接。讓我們有機會好好的認識人類文明的發展,理解各個時代發生的大事,觀看各個地區的概況,見識古往今來卓爾不凡的人物。如此一來,我們的對世界的史識、史觀、視野,便建構起來、豐富起來、厚實起來了。老師、學生、家長,哪裡還需要擔心學校歷史課程時數縮減、略古詳今、脈絡切割,以至於我們對世界歷史的認識沒系統、不完整、不深入?
◆本書內容◆
【少年愛讀世界史】9(現代史I)
兩次世界大戰:三巨頭,巴黎和會是一場分贓大會?
本卷講述二十世紀前半段,兩次世界大戰都集中在這段期間。從一戰後的巴黎和會,到一九三○年代從美國延燒到歐洲的經濟大恐慌,接著極權政權興起、國際秩序惡化,造成了二戰爆發。
翻開這本書,你將讀到:
兩次世界大戰的起因與影響
晚清的改革與五四運動
美國經濟大恐慌與羅斯福新政
極權政治興起
【精采內容】
經過十九世紀「民族主義」及「民主政治」的洗禮,世界上、尤其在西方世界,各個強權崛起,對內擁有強大的民族向心力,而對外,列強之間又彼此簽定協議,紛紛組成各種軍事聯盟,形成進入二十世紀時,相當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萬一與其中一國發生衝突,有如「牽一髮動全身」,其他與之同盟的國家也會一起加入(或是被捲入)紛爭當中。如此一來,談和協商便愈來愈困難,當強國之間的對峙張力日益緊繃、張力達到最高點時,危險平衡終因一次摩擦被破壞,激烈的對抗一發不可收拾,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世界大戰竟然是由一樁暗殺事件引爆的?
從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開始,歐洲維持了近百年的和平,卻在1914到1918年間,幾乎整個歐陸都陷入一片絕望的戰火,所有國家發展全部停擺,可以說身處戰爭中的國家,失去了一切前進的動力,時間就像停滯一樣,被殘酷砲火無情的偷走了。
你可能會好奇,是怎麼樣的事件,才會引爆一場規模如此巨大、影響如此深遠的大戰?這需要從一樁兩國之間的暗殺事件說起。1914年6月,一名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者,因為反對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提出,想要兼併塞爾維亞、將帝國擴展為三元帝國的主張,在塞拉耶佛暗殺了大公夫婦。事發後,兩國紛紛向各自的盟友尋求支援,奧匈帝國取得了德國的支持,俄國則表態將會支持塞爾維亞到底,更警告奧國,俄國還有法國這一個強大的靠山……於是,紛爭的規模愈來愈大,短短一個月後,所有談判全數破局,奧匈帝國正式向塞爾維亞宣戰,先前約定將一起加入戰線的國家也都加入了對戰,點燃一戰的序幕。
若在不同的時空背景,「塞拉耶佛事件」的衝突應僅限於兩國之間,但正因當時特殊的歷史發展,釀成了大戰的爆發。如要真正了解歷史的脈絡,僅以直接相關的事件來解釋是不夠的,往往需要考慮當時的背景。從十九世紀末起,歐洲列強因為高漲的帝國主義,不斷在競爭中合縱連橫,最終形成兩大軍事陣營,只要有任何小火花,皆有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嚴重衝突。
■三巨頭,巴黎和會是一場分贓大會?
當一戰正式結束,對於戰勝的協約國陣營而言,正是到了「算帳」的時候。戰勝國在1918年舉行戰後和會,稱為「巴黎和會」,然而,參加會議的卻少了戰敗國?
這場只有戰勝國才能參加的會議,彌漫強烈報復的意味,其中最重要的任務是要完成對德國的制裁,也就是《凡爾賽條約》。條文內容被強國操縱的痕跡至為明顯,儼然就是一場由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大會」。主導會議的是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蒙梭和美國總統威爾遜,又被稱為「三巨頭」,他們對於德國的「懲罰」,包括經濟制裁、軍事發展限制、領土與殖民地被瓜分等,無情的對待,就像希望德國從此一蹶不振,甚至連簽約地點都是刻意挑選的。條約最後在凡爾賽宮的鏡廳簽定,而這裡正是鐵血宰相俾斯麥主政時期、光榮成立德意志帝國的地方啊!
失去了領土與人口、經濟與國防受到限制,還須背負超過三百億美金賠款的德國,經歷巴黎和會的極盡羞辱之後,舉國人民的民族情感遭到重創,埋下怨恨。這場戰後和會,不但沒有找回歐洲過往的均勢平衡,還埋下了禍根。二十多年後,世界大戰再度爆發,規模比一戰更大、損失更加慘重。
■大清王朝因洋人挫敗,卻因為自己人覆亡
晚清在經歷列強的侵略之後,認知到學習西學的重要,由曾國藩等人主導了「自強運動」,卻無法達到實質的改變。由於清朝政體仍屬舊制,儘管有發展出部分的現代化設施,但也都限於表面,能夠真正大刀闊斧進行的改革還是不足,現代化的洋務運動始終沒有上軌道。
而就在日本與俄國為了爭奪領土而發生「日俄戰爭」,且最後由島國日本打敗了俄帝國後,對清朝的改革派來說,這正是證明立憲優於帝制的最有力證據!唯有淘汰長久以來僵化的體制,學習西方國家制立憲法、採代議制,清朝才得以發展國力與西方列強抗衡、才有未來。
不過,儘管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代表,與當時在位的光緒皇帝,一起推動了「戊戌變法」,卻仍無法脫離實權者慈禧太后的控制,最後舊制的既得利益者起身推翻了改革,變法僅進行了103天便告終,被稱為「百日維新」。
無法及時進入現代化的清朝,最終在時代的洪流中被推翻,革命者於1911年成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而大清帝國在經過兩百多年的興衰迭起後,正式落幕。
■美國經濟大恐慌與羅斯福總統的新政
當長達四年的一戰結束,歐洲各國除了進行「復員」、重建家園外,也因為戰時禁令解除,社會普遍充斥著一種愉悅放縱的氣氛,這也為西歐帶來一種繁榮的景象,各國的工業生產逐漸回復到戰前水準。不過比起歐洲,這時在經濟發展最搶眼的,莫過於美國。
沒有直接參加一戰的美國,不但國土在戰時沒有受到波及,保全了國內的生產力,更因為出借大量資金給歐洲各國,戰後直接躍升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此外,美國在戰時的工商業發展非常繁榮,這樣的榮景一直延續到了戰後。1920年代的美國社會,猶如小說《大亨小傳》所描述的夢幻且充滿希望,人民享有高水準的文化與經濟生活,股市做為投資未來的信心指標,在這個時期也不斷膨脹,景氣一片美好,被形容為「一個紙醉金迷、追求享樂的黃金時代」。
然而,建立在投機心理上的股市,在1929年的某個星期五突然崩潰,許多人頓失所有積蓄,甚至選擇走上絕路。這天在歷史上稱為「黑色星期五」,象徵著往後數年,美國經濟大恐慌的開始。
失去了對未來發展的希望,在經濟蕭條、失業率不斷攀升的困境中,羅斯福總統上任了。自1933至1939年,他實施了一連串振興與福利政策,以兩階段進行救濟復興與社會安全的措施,統稱為「新政」。政府將大企業歸至管轄之下,並保障一般民眾的利益,藉此改革體質不良的金融制度,帶領美國經濟漸漸回到正軌,走出大蕭條的陰霾。
★好多有趣的歷史知識,透過這本書,你就會一清二楚!★
★不讀不知道!原來極權法西斯主義會興起,與經濟大恐慌有關係!★
【歷史教室】
曹若梅老師(國中歷史教師、歷史節目與談專家)在本書【歷史教室】單元開講,不說不知道,原來引爆二戰戰火的極權主義,是因為經濟大恐慌而崛起,躍上世界舞臺的!
◆在一戰之前,世界上還沒有法西斯政權存在。但到了一戰後,各國充斥著一股不安和憤懣的氣息,加上經濟大恐慌的影響,歐洲動盪不安,人民不再信任民主政治,又希望避免共產所代表的鬥爭奪權,極權法西斯主義便成了一時之選。可說極權主義的象徵──墨索里尼與希特勒,都是誕生於混亂失序之中的人物。
◆於一戰投入數十萬兵力的中國,明明身為戰勝國,卻在戰後權益盡失?原來戰時日本曾藉口出兵,強制占領山東地區。中國在巴黎和會要求收回山東,列強卻還是霸道的將山東判為日本所有。中國國內的學生發起抗議運動,稱為「五四運動」。當時更掀起了新文化運動的高潮,這群參加運動、接收新知識的年輕一代,正帶領著中國,進行一場極為重要的思想改革。
◆你知道二戰的起點其實在亞洲嗎?而且亞洲的戰事還比歐洲早了兩年──也就是發生在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這場日本挑起的侵略戰爭,不但拉開了二戰的序幕,也是中日八年抗戰的開始。這時的日本已經完全發展成為帝國主義國家,深具向外擴張的野心,隨著二戰的發展,日本也與美國成了敵人,兩國在太平洋進行了多次的關鍵海戰。
◆二戰改寫了全球局勢,促成聯合國的組成、臺灣海峽兩岸的政權對立……但這場改變世界的大戰,可以避免嗎?從巴黎和會對戰敗國的無情剝削、美國在戰後的孤立主義,到因經濟恐慌而崛起的極權政權,與各國所採取的姑息政策等,也許二戰的起因,就是由一連串以自身利益為中心所做的選擇累積而成,才使得浩劫重演,衝突終將不可避免。
想要了解這些奇妙的歷史,就讓本書為你細細解說。
★全書系共10冊,陸續出版中――
◆少年愛讀世界史──全系列書目◆
1(遠古史)世界史的序幕:埃及女王,為什麼你愛戴上假鬍子?
本卷從文字發明前的遠古時代開始,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到「世界四大古文明」,並逐漸由聚落發成具體的城市,重點包括:
人類演進與原始社會的生活型態
世界四大古文明
臺灣南島語族擴散到各地
成為世界中心的古希臘
2(上古史I)亞歷山大大帝的時代:亞歷山大,聽說你一面打仗一面讀哲學?
本卷由古典時代的希臘城邦開始,經過分合與戰爭,希臘文化透過強勢帝國的擴張,將文化傳向世界。中國與印度同時也發展出自己的文明,開展出與地中海世界不同的面貌,重點包括:
古希臘城邦體制與競合
馬其頓與亞歷山大大帝崛起
東方中印新發明與信仰
分裂的希臘被羅馬取代
3(上古史II)羅馬帝國的盛衰:屋大維,為什麼你不當皇帝?
本卷是上古史的後半,「基督教」和「羅馬帝國」是兩大重點,包括基督教的興起、羅馬帝國的興衰,以及蠻族入侵等等,另外也對比了這時期的中國,特別是東漢和三國時代,重點包括:
羅馬帝國的盛世文明
羅馬帝國走向衰亡的原因
基督教從被迫害到成為羅馬國教
日耳曼人的遷移
4(中古史I)查理曼大帝的時代:查理曼,你怎麼會變成奧古斯都?
本卷開始進入「中古史」,羅馬帝國衰亡,日耳曼民族入侵歐陸,基督教成為了外來民族統治的重要工具,信仰也成了未來帝國成敗的關鍵,重點包括:
基督教會進入統治階層
日耳曼蠻族取代西羅馬
阿拉伯帝國與回教創立
查理曼與神聖羅馬帝國
5(中古史II)十字軍東征的時代:獅心王,十字軍為何攻打基督徒?
本卷講述的是中古世紀的盛期,別以為中古世紀是文明的黑暗時期,其實這是現代社會轉變和奠基的關鍵時期,重點包括:
羅馬教會的革新和修道院生活
歐陸政局變化和新興城市的崛起
中古文化和大學的興起
馬可波羅與中國
6(文藝復興時代)米開朗基羅的時代:聖女貞德,真的是你逆轉了百年戰爭?
本卷由英法百年戰爭開始,兩國從此產生民族意識,而在羅馬教會獨大的千年傳統下,宗教改革爆發,歐洲開始邁向自由之路,藝術上也吹起「復古風」,回歸美的主觀特質,重點包括:
什麼是「文藝復興」?
史上最久英法百年戰爭
教會大分裂與宗教改革
人文運動引發文藝復興
7(近世史I)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的時代:路易十四,你和康熙皇帝是筆友?
本卷有許多熟悉的名字和事件,譬如伊莉莎白一世、莎士比亞、克倫威爾、路易十四、莫扎特、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啟蒙運動……這些都是經常出現在影視作品裡的人和事,重點包括:
英國議會政治的建立
法國盛世和法國大革命
啟蒙運動
美國獨立建國
8(近世史II)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時代:拿破崙,為什麼你不逃亡?
本卷由拿破崙席捲全歐洲開始,各國重整被打亂的歐洲秩序,逐漸建立自己民族的力量,擴張殖民地,西方列強開始分裂為兩大集團,在極端的民族主義之下,世界大戰遂不可避免,重點包括:
拿破崙與歐洲的修復之路
工業革命與新的世界經濟
列強侵略海外爭奪殖民地
歐陸民族主義點燃戰火
9(現代史I)兩次世界大戰:三巨頭,巴黎和會是一場分贓大會?
本卷講述20世紀前半段,兩次世界大戰都集中在這段期間。從一戰後的巴黎和會,到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極權政權的興起、國際秩序的惡化,以至於造成了二戰的爆發,重點包括:
兩次世界大戰的起因與影響
晚清的改革與五四運動
美國經濟大恐慌與羅斯福新政
極權政治興起
10(現代史II)柏林圍牆的倒塌:戈巴契夫,是你推倒了柏林圍牆?
最後一卷,由二戰結束開始,全球秩序重新排序,經過冷戰的對峙、古巴危機,蘇聯的共產政權不斷受到挑戰,於是,世界迎來開放的年代,在現代史上立下重要的里程碑,重點包括:
戰後重整與聯合國創立
東西兩大強權陷入冷戰
緊繃的國際情勢與轉變
蘇聯的開放改革與垮臺
(預計2021年11月出版)
出版時間自2021年2月起,至2021年11月(暫訂),以實際作業為準。
如果不了解歷史,我們便無法明白世界為什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模樣。
而如果不了解從過去到現在的世界,我們便難以打造更理想的未來世界。
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需要擁有全球化的視角與觀點。
新世代的公民,需要了解自身存在的世界如何形成。
「歷史」與我們現今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連結!
在108課綱社會領域歷史課程時數縮減的情況下,
本書適時提供了一個更為完整、全面的世界史圖像。
★誰說歷史很沉悶?★
【少年愛讀世界史】帶你穿越時空,看精采故事,成為有見識的世界公民!
好多有趣的歷史知識,透過這本書,你會一清二楚!
臺灣觀點 + 大事記年表&橫幅3頁寬的拉頁地圖 + 百幅圖片
精美彩印 × 加送有聲書
★為什麼我們接觸的世界史都是翻譯的?★
翻譯而來的世界史,無法充分符合在地的學習需求。
從本書開始,我們終於有「本土自製」、讓少年愛讀的世界史了!
本書特別製作【歷史教室&知識競技場】單元,
將世界史與臺灣的歷史教育、新課綱的社會領域學習相結合。
這個單元由歷史名師曹若梅撰寫,並設計「基礎是非選擇題」與「進階素養題」。
透過導讀與題目,可預先了解各冊重點,掌握各個時代的重要議題,加以思辨。並於閱讀之後,再回到「知識競技場」大顯身手。
增添學習功能,刺激學習成就感。
★為什麼這部世界史最適合少年讀者閱讀?★
這套書所講述的時間,從遠古到現代;依時、依地,脈絡清楚。
所講述的範圍,涵蓋整個世界;而不是某一個地區、民族或國家。
講述的方式﹕不錯過重點,不過度簡化,不「略古詳今」。
是一部真正值得閱讀、可以深度學習、脈絡清晰、內容扎實的世界史。
讓我們有機會好好的認識人類文明的發展,
理解各個時代發生的大事,觀看不同地區的概況,
見識古往今來卓爾不凡的人物。
如此一來,我們的對世界的史識、史觀、視野,
便建構起來、豐富起來、厚實起來了。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理解世界歷史最普遍的途徑,就是閱讀個別民族國家歷史(例如中國史、英國史、法國史等等)。然而,隨著時代演進,過去長久以來區隔人與人的民族、國家等邊界概念,已逐漸淡化,一個嶄新的、以全人類為背景的人類文化正在逐漸形成。
二十一世紀的我們,需要持有全球化的視角與觀點。
新世代的公民,需要了解自身存在的世界如何形成。
因此,我們需要一部能講述從古代到現代的重要事情,未經「略古詳今」,能讓我們看到整體世界全貌,而非僅看到區域化角度的世界史。
作者擅長說故事、又是歷史學系出身,為我們精心爬梳龐雜史料之後,彷彿化身為一個穿越時空的說書人,以流暢文字娓娓道來,讓我們隨她進入每一節歷史時空,聽她講述歷史,讀來、聽來都很輕鬆無負擔。
【少年愛讀世界史】完整、詳實、易讀。幫助我們從頭開始、條陳縷析的,與這世界曾有過的重要人物、曾經發生過的重要事件,一一對接。讓我們有機會好好的認識人類文明的發展,理解各個時代發生的大事,觀看各個地區的概況,見識古往今來卓爾不凡的人物。如此一來,我們的對世界的史識、史觀、視野,便建構起來、豐富起來、厚實起來了。老師、學生、家長,哪裡還需要擔心學校歷史課程時數縮減、略古詳今、脈絡切割,以至於我們對世界歷史的認識沒系統、不完整、不深入?
◆本書內容◆
【少年愛讀世界史】9(現代史I)
兩次世界大戰:三巨頭,巴黎和會是一場分贓大會?
本卷講述二十世紀前半段,兩次世界大戰都集中在這段期間。從一戰後的巴黎和會,到一九三○年代從美國延燒到歐洲的經濟大恐慌,接著極權政權興起、國際秩序惡化,造成了二戰爆發。
翻開這本書,你將讀到:
兩次世界大戰的起因與影響
晚清的改革與五四運動
美國經濟大恐慌與羅斯福新政
極權政治興起
【精采內容】
經過十九世紀「民族主義」及「民主政治」的洗禮,世界上、尤其在西方世界,各個強權崛起,對內擁有強大的民族向心力,而對外,列強之間又彼此簽定協議,紛紛組成各種軍事聯盟,形成進入二十世紀時,相當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萬一與其中一國發生衝突,有如「牽一髮動全身」,其他與之同盟的國家也會一起加入(或是被捲入)紛爭當中。如此一來,談和協商便愈來愈困難,當強國之間的對峙張力日益緊繃、張力達到最高點時,危險平衡終因一次摩擦被破壞,激烈的對抗一發不可收拾,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世界大戰竟然是由一樁暗殺事件引爆的?
從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開始,歐洲維持了近百年的和平,卻在1914到1918年間,幾乎整個歐陸都陷入一片絕望的戰火,所有國家發展全部停擺,可以說身處戰爭中的國家,失去了一切前進的動力,時間就像停滯一樣,被殘酷砲火無情的偷走了。
你可能會好奇,是怎麼樣的事件,才會引爆一場規模如此巨大、影響如此深遠的大戰?這需要從一樁兩國之間的暗殺事件說起。1914年6月,一名塞爾維亞的民族主義者,因為反對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提出,想要兼併塞爾維亞、將帝國擴展為三元帝國的主張,在塞拉耶佛暗殺了大公夫婦。事發後,兩國紛紛向各自的盟友尋求支援,奧匈帝國取得了德國的支持,俄國則表態將會支持塞爾維亞到底,更警告奧國,俄國還有法國這一個強大的靠山……於是,紛爭的規模愈來愈大,短短一個月後,所有談判全數破局,奧匈帝國正式向塞爾維亞宣戰,先前約定將一起加入戰線的國家也都加入了對戰,點燃一戰的序幕。
若在不同的時空背景,「塞拉耶佛事件」的衝突應僅限於兩國之間,但正因當時特殊的歷史發展,釀成了大戰的爆發。如要真正了解歷史的脈絡,僅以直接相關的事件來解釋是不夠的,往往需要考慮當時的背景。從十九世紀末起,歐洲列強因為高漲的帝國主義,不斷在競爭中合縱連橫,最終形成兩大軍事陣營,只要有任何小火花,皆有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嚴重衝突。
■三巨頭,巴黎和會是一場分贓大會?
當一戰正式結束,對於戰勝的協約國陣營而言,正是到了「算帳」的時候。戰勝國在1918年舉行戰後和會,稱為「巴黎和會」,然而,參加會議的卻少了戰敗國?
這場只有戰勝國才能參加的會議,彌漫強烈報復的意味,其中最重要的任務是要完成對德國的制裁,也就是《凡爾賽條約》。條文內容被強國操縱的痕跡至為明顯,儼然就是一場由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贓大會」。主導會議的是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法國總理克里蒙梭和美國總統威爾遜,又被稱為「三巨頭」,他們對於德國的「懲罰」,包括經濟制裁、軍事發展限制、領土與殖民地被瓜分等,無情的對待,就像希望德國從此一蹶不振,甚至連簽約地點都是刻意挑選的。條約最後在凡爾賽宮的鏡廳簽定,而這裡正是鐵血宰相俾斯麥主政時期、光榮成立德意志帝國的地方啊!
失去了領土與人口、經濟與國防受到限制,還須背負超過三百億美金賠款的德國,經歷巴黎和會的極盡羞辱之後,舉國人民的民族情感遭到重創,埋下怨恨。這場戰後和會,不但沒有找回歐洲過往的均勢平衡,還埋下了禍根。二十多年後,世界大戰再度爆發,規模比一戰更大、損失更加慘重。
■大清王朝因洋人挫敗,卻因為自己人覆亡
晚清在經歷列強的侵略之後,認知到學習西學的重要,由曾國藩等人主導了「自強運動」,卻無法達到實質的改變。由於清朝政體仍屬舊制,儘管有發展出部分的現代化設施,但也都限於表面,能夠真正大刀闊斧進行的改革還是不足,現代化的洋務運動始終沒有上軌道。
而就在日本與俄國為了爭奪領土而發生「日俄戰爭」,且最後由島國日本打敗了俄帝國後,對清朝的改革派來說,這正是證明立憲優於帝制的最有力證據!唯有淘汰長久以來僵化的體制,學習西方國家制立憲法、採代議制,清朝才得以發展國力與西方列強抗衡、才有未來。
不過,儘管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代表,與當時在位的光緒皇帝,一起推動了「戊戌變法」,卻仍無法脫離實權者慈禧太后的控制,最後舊制的既得利益者起身推翻了改革,變法僅進行了103天便告終,被稱為「百日維新」。
無法及時進入現代化的清朝,最終在時代的洪流中被推翻,革命者於1911年成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而大清帝國在經過兩百多年的興衰迭起後,正式落幕。
■美國經濟大恐慌與羅斯福總統的新政
當長達四年的一戰結束,歐洲各國除了進行「復員」、重建家園外,也因為戰時禁令解除,社會普遍充斥著一種愉悅放縱的氣氛,這也為西歐帶來一種繁榮的景象,各國的工業生產逐漸回復到戰前水準。不過比起歐洲,這時在經濟發展最搶眼的,莫過於美國。
沒有直接參加一戰的美國,不但國土在戰時沒有受到波及,保全了國內的生產力,更因為出借大量資金給歐洲各國,戰後直接躍升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此外,美國在戰時的工商業發展非常繁榮,這樣的榮景一直延續到了戰後。1920年代的美國社會,猶如小說《大亨小傳》所描述的夢幻且充滿希望,人民享有高水準的文化與經濟生活,股市做為投資未來的信心指標,在這個時期也不斷膨脹,景氣一片美好,被形容為「一個紙醉金迷、追求享樂的黃金時代」。
然而,建立在投機心理上的股市,在1929年的某個星期五突然崩潰,許多人頓失所有積蓄,甚至選擇走上絕路。這天在歷史上稱為「黑色星期五」,象徵著往後數年,美國經濟大恐慌的開始。
失去了對未來發展的希望,在經濟蕭條、失業率不斷攀升的困境中,羅斯福總統上任了。自1933至1939年,他實施了一連串振興與福利政策,以兩階段進行救濟復興與社會安全的措施,統稱為「新政」。政府將大企業歸至管轄之下,並保障一般民眾的利益,藉此改革體質不良的金融制度,帶領美國經濟漸漸回到正軌,走出大蕭條的陰霾。
★好多有趣的歷史知識,透過這本書,你就會一清二楚!★
★不讀不知道!原來極權法西斯主義會興起,與經濟大恐慌有關係!★
【歷史教室】
曹若梅老師(國中歷史教師、歷史節目與談專家)在本書【歷史教室】單元開講,不說不知道,原來引爆二戰戰火的極權主義,是因為經濟大恐慌而崛起,躍上世界舞臺的!
◆在一戰之前,世界上還沒有法西斯政權存在。但到了一戰後,各國充斥著一股不安和憤懣的氣息,加上經濟大恐慌的影響,歐洲動盪不安,人民不再信任民主政治,又希望避免共產所代表的鬥爭奪權,極權法西斯主義便成了一時之選。可說極權主義的象徵──墨索里尼與希特勒,都是誕生於混亂失序之中的人物。
◆於一戰投入數十萬兵力的中國,明明身為戰勝國,卻在戰後權益盡失?原來戰時日本曾藉口出兵,強制占領山東地區。中國在巴黎和會要求收回山東,列強卻還是霸道的將山東判為日本所有。中國國內的學生發起抗議運動,稱為「五四運動」。當時更掀起了新文化運動的高潮,這群參加運動、接收新知識的年輕一代,正帶領著中國,進行一場極為重要的思想改革。
◆你知道二戰的起點其實在亞洲嗎?而且亞洲的戰事還比歐洲早了兩年──也就是發生在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這場日本挑起的侵略戰爭,不但拉開了二戰的序幕,也是中日八年抗戰的開始。這時的日本已經完全發展成為帝國主義國家,深具向外擴張的野心,隨著二戰的發展,日本也與美國成了敵人,兩國在太平洋進行了多次的關鍵海戰。
◆二戰改寫了全球局勢,促成聯合國的組成、臺灣海峽兩岸的政權對立……但這場改變世界的大戰,可以避免嗎?從巴黎和會對戰敗國的無情剝削、美國在戰後的孤立主義,到因經濟恐慌而崛起的極權政權,與各國所採取的姑息政策等,也許二戰的起因,就是由一連串以自身利益為中心所做的選擇累積而成,才使得浩劫重演,衝突終將不可避免。
想要了解這些奇妙的歷史,就讓本書為你細細解說。
★全書系共10冊,陸續出版中――
◆少年愛讀世界史──全系列書目◆
1(遠古史)世界史的序幕:埃及女王,為什麼你愛戴上假鬍子?
本卷從文字發明前的遠古時代開始,從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到「世界四大古文明」,並逐漸由聚落發成具體的城市,重點包括:
人類演進與原始社會的生活型態
世界四大古文明
臺灣南島語族擴散到各地
成為世界中心的古希臘
2(上古史I)亞歷山大大帝的時代:亞歷山大,聽說你一面打仗一面讀哲學?
本卷由古典時代的希臘城邦開始,經過分合與戰爭,希臘文化透過強勢帝國的擴張,將文化傳向世界。中國與印度同時也發展出自己的文明,開展出與地中海世界不同的面貌,重點包括:
古希臘城邦體制與競合
馬其頓與亞歷山大大帝崛起
東方中印新發明與信仰
分裂的希臘被羅馬取代
3(上古史II)羅馬帝國的盛衰:屋大維,為什麼你不當皇帝?
本卷是上古史的後半,「基督教」和「羅馬帝國」是兩大重點,包括基督教的興起、羅馬帝國的興衰,以及蠻族入侵等等,另外也對比了這時期的中國,特別是東漢和三國時代,重點包括:
羅馬帝國的盛世文明
羅馬帝國走向衰亡的原因
基督教從被迫害到成為羅馬國教
日耳曼人的遷移
4(中古史I)查理曼大帝的時代:查理曼,你怎麼會變成奧古斯都?
本卷開始進入「中古史」,羅馬帝國衰亡,日耳曼民族入侵歐陸,基督教成為了外來民族統治的重要工具,信仰也成了未來帝國成敗的關鍵,重點包括:
基督教會進入統治階層
日耳曼蠻族取代西羅馬
阿拉伯帝國與回教創立
查理曼與神聖羅馬帝國
5(中古史II)十字軍東征的時代:獅心王,十字軍為何攻打基督徒?
本卷講述的是中古世紀的盛期,別以為中古世紀是文明的黑暗時期,其實這是現代社會轉變和奠基的關鍵時期,重點包括:
羅馬教會的革新和修道院生活
歐陸政局變化和新興城市的崛起
中古文化和大學的興起
馬可波羅與中國
6(文藝復興時代)米開朗基羅的時代:聖女貞德,真的是你逆轉了百年戰爭?
本卷由英法百年戰爭開始,兩國從此產生民族意識,而在羅馬教會獨大的千年傳統下,宗教改革爆發,歐洲開始邁向自由之路,藝術上也吹起「復古風」,回歸美的主觀特質,重點包括:
什麼是「文藝復興」?
史上最久英法百年戰爭
教會大分裂與宗教改革
人文運動引發文藝復興
7(近世史I)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的時代:路易十四,你和康熙皇帝是筆友?
本卷有許多熟悉的名字和事件,譬如伊莉莎白一世、莎士比亞、克倫威爾、路易十四、莫扎特、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啟蒙運動……這些都是經常出現在影視作品裡的人和事,重點包括:
英國議會政治的建立
法國盛世和法國大革命
啟蒙運動
美國獨立建國
8(近世史II)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時代:拿破崙,為什麼你不逃亡?
本卷由拿破崙席捲全歐洲開始,各國重整被打亂的歐洲秩序,逐漸建立自己民族的力量,擴張殖民地,西方列強開始分裂為兩大集團,在極端的民族主義之下,世界大戰遂不可避免,重點包括:
拿破崙與歐洲的修復之路
工業革命與新的世界經濟
列強侵略海外爭奪殖民地
歐陸民族主義點燃戰火
9(現代史I)兩次世界大戰:三巨頭,巴黎和會是一場分贓大會?
本卷講述20世紀前半段,兩次世界大戰都集中在這段期間。從一戰後的巴黎和會,到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極權政權的興起、國際秩序的惡化,以至於造成了二戰的爆發,重點包括:
兩次世界大戰的起因與影響
晚清的改革與五四運動
美國經濟大恐慌與羅斯福新政
極權政治興起
10(現代史II)柏林圍牆的倒塌:戈巴契夫,是你推倒了柏林圍牆?
最後一卷,由二戰結束開始,全球秩序重新排序,經過冷戰的對峙、古巴危機,蘇聯的共產政權不斷受到挑戰,於是,世界迎來開放的年代,在現代史上立下重要的里程碑,重點包括:
戰後重整與聯合國創立
東西兩大強權陷入冷戰
緊繃的國際情勢與轉變
蘇聯的開放改革與垮臺
(預計2021年11月出版)
出版時間自2021年2月起,至2021年11月(暫訂),以實際作業為準。
目錄:
拉頁
本卷地圖與年表
歷史教室&知識競技場
總序 為什麼我們要讀世界史?
第一章 動蕩的新紀元初期
1. 世紀之交的歐洲
2. 晚清的改革與革命
3. 多重危機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4. 巴黎和會與國際新秩序
5. 中國的啟蒙運動:五四新文化運動
第二章 中、俄新時代
1.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2. 俄國的革命與內戰
3. 蘇聯的早期發展
第三章 經濟大恐慌
1. 一九二○年代的歐洲
2. 美國經濟大恐慌與羅斯福新政
3. 歐洲經濟大恐慌及影響
第四章 風雨欲來
1. 極權政治的興起
2. 西班牙內戰與人民陣線
第五章 烽火連天
1. 國際秩序的惡化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過
後記 背後的故事
參考書目
專有名詞中英對照
拉頁
本卷地圖與年表
歷史教室&知識競技場
總序 為什麼我們要讀世界史?
第一章 動蕩的新紀元初期
1. 世紀之交的歐洲
2. 晚清的改革與革命
3. 多重危機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4. 巴黎和會與國際新秩序
5. 中國的啟蒙運動:五四新文化運動
第二章 中、俄新時代
1.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2. 俄國的革命與內戰
3. 蘇聯的早期發展
第三章 經濟大恐慌
1. 一九二○年代的歐洲
2. 美國經濟大恐慌與羅斯福新政
3. 歐洲經濟大恐慌及影響
第四章 風雨欲來
1. 極權政治的興起
2. 西班牙內戰與人民陣線
第五章 烽火連天
1. 國際秩序的惡化
2.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經過
後記 背後的故事
參考書目
專有名詞中英對照
【五南書展】周姚萍講新魔王故事1:磨人王的比ㄔㄡˇ賽
定價 $300元
優惠價 $225元
VIP價 $210元
【五南書展】馬克白(中英雙語版)(精)
定價 $280元
優惠價 $210元
VIP價 $196元
國小講義式評量:英語(3下)(翰 Here 2)
定價 $210元
優惠價 $166元
VIP價 $162元
問問Why博士套書(一套4本)
定價 $829元
優惠價 $829元
VIP價 $788元
【金鼎獎作家生態童話】壁虎當家:野外探險隊
定價 $380元
優惠價 $289元
VIP價 $285元
在學校可以學到什麼呢?
定價 $360元
優惠價 $274元
VIP價 $266元
【五南書展】電影是如何拍成的:中小學生電影素養的第一本書
定價 $280元
優惠價 $210元
VIP價 $196元
【五南書展】別萊利曼趣味科學系列套書:高中版(幾何學、物理學續篇、力學)(全套3冊)
定價 $1,050元
優惠價 $788元
VIP價 $735元
【五南書展】圖解:我的第一本作文書─跟著閱讀地圖走,讓你輕鬆寫出好作文、拿高分
定價 $250元
優惠價 $188元
VIP價 $175元
【五南書展】麗雲老師的議題群文閱讀課1234~配合新課綱必讀的19大議題 :【+設計屬於自己讀書風格160頁筆記本《議題群文閱讀筆記》】(全套5冊)
定價 $1,450元
優惠價 $1,015元
VIP價 $1,00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