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USKIN
JANUSKIN

臺灣新冠疫情的衝擊與反思

型號/ISBN:9789865257699

品牌/出版社:天下文化

製造商/作者:邱淑媞

上市日/出版日:2022-09-23

規格:單色/平裝/25開cm/240頁
注音:否
適讀年齡:一般大眾

數  量:

定價:$420元

特惠價:$315 元

VIP價:$307 元

配送方式: 超商、宅配

配送地區:台澎金馬

付款方式:ATM、信用卡、貨到付款、取貨付款

與好友分享
新冠防疫不僅是科學判斷與政府效能問題,
更是檢視參與決策官員的能力、人品以及全民監督是否有效的問題

還記得,三年來的冷創意頻發和我們共同經歷的疫情日常嗎?—————
口罩之亂、白牌車司機、7+7、敦睦艦群聚、萬華清茶館、滾動式修正、微解封、三級警戒、類封城、疫苗之亂、EUA、校正回歸、搶殘劑、基隆小吃店、諾富特、新臺灣模式、3+11、Omicron、快篩之亂、3+4、九宮格之亂、防疫險之亂、0+7、自主應變、要怪就怪病毒?

【臺灣各界良知推薦】
-------------------------------------------------------
毛治國 前行政院院長
江東亮 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馬英九 中華民國第十二、十三任總統
孫 震 臺大經濟研究學術基金會董事長
陳文茜 「文茜的世界周報」監製兼主持人
楊志良 前衛生署署長
趙少康 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盧秀芳 「中天辣晚報」主持人
-----------------------------------------------------------
邱教授有SARS 防疫經驗,此次新冠疫情期間受邀參與許多國際防疫工作,對政府更是多所諍言, 由她來分析,為歷史留下紀錄,善盡言責,再適當不過,我給予大力推薦!
── 前衛生署署長 楊志良

在本書中,邱教授將全球各主要國家/地區的防疫政策與實施結果及數字,對照臺灣的情況,資料豐富、論理清晰,相信無論是醫生、醫學生、公共衛生學者及從業人員、政府官員、民意代表、公共政策制定者或一般讀者,都能從書中獲益很多。
── 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 趙少康
防治新冠疫情,不能同島不同命,因為追求全民健康是公共衛生的終極目標!但是慈悲必須與智慧同行,才能解決難題與困境,而謙卑與學習,則是智慧的開端。
── 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江東亮
四十年前高希均教授曾提出「決策錯誤比貪污更可怕」及「決策延誤與決策錯誤一樣地可怕」。邱淑媞教授的新書以多年參與防疫的專業,同時也掌握世界公衛同行的相關政策與措施,在書中坦率與無私地分析、解讀台灣情況;其提出的批判與建議,值得公部門與一般民眾深思與重視。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 王力行
在臺灣最恐慌的那陣子,「中天辣晚報」團隊幾乎天天「騷擾」邱署長,在節目中聽不過癮的辣粉,早已多次呼喚署長出書。這本新作,大家引頸期盼多時,我也要藉這個機會,代表團隊表達對署長的最深感謝。
── 「中天辣晚報」主持人 盧秀芳

【全球防疫權威專家推薦】
在這場全球大流行的最初幾個月,國際公共衛生界將臺灣視為一個值得仿效的國家。透過推行清零政策,臺灣成功的保護其人民免於病毒的蹂躪摧殘。然而,正如我們現在所知,臺灣並未充分利用此一優勢,它放棄了成功的方法,容許傳染性更強的變種得以大肆傳播。就如同所有國家一樣,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政治領域的因素。在這段時間裡,邱淑媞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共同致力於推廣疫情帶來的教訓,她的新書對於記錄過去這幾年的事件將是寶貴的貢獻,可將她臺灣的經驗帶給更廣泛的讀者。
──世衛組織歐洲衛生體系與政策瞭望研究主任 馬丁.麥基 Martin McKee

本書是了解臺灣和世界新冠大流行應變措施的必讀之書。臺灣在新冠大流行的防疫表現很出色,防止了早期爆發,以及當 2021 年春季爆發疫情時能恢復清零,直到 2022 年 3 月,臺灣一直做得很好。與病毒共存是極其昂貴的教訓,迄今沒有任何國家能輕易承擔得起。希望透過這本書對過去的回顧,臺灣能看到未來如何更妥善地對付這一場尚未結束的大流行,或在面對下一場大流行時能處理得更好。
── 世界衛生網絡共同創辦人 亞尼爾.巴爾楊 Yaneer Bar-Yam

我們大家都很欽佩臺灣在大流行初期所採取的及時、精準的措施,然而,令人費解或者卻也不難理解的是——後來它竟放棄了所有預防措施,攀上流行曲線高峰,並付出了巨大傷亡的代價。
── 世界公衛聯盟前任理事長 華特.里西亞爾迪 Walter Ricciardi
目錄:
【目錄】
出版者的話 為歷史留下紀錄,為未來接受檢驗 高希均
推薦序 別讓「獨裁防疫」害了疫情 楊志良
推薦序 言所當言,毫不退縮 趙少康
各界推薦—— 江東亮、盧秀芳、馬丁.麥基、華特.里西亞爾迪、亞尼爾.巴爾楊
自序 那些年,我們共同經歷的新冠疫情
--------------------
前 言 當疫情來襲——COVID-19 按下了全球暫停鍵
第 01 章 國內外新冠疫情三年綜覽,群體免疫在哪裡?

Part I 前車之鑑
國際篇——
第 02 章 全球新冠防疫關鍵 30 天——世界衛生組織如何丟失了這一局
第 03 章 防疫路線的抉擇
本土篇——
第 04 章 SARS 教我們的事——臺灣 2003 抗疫累積的公衛能量

Part II 迎戰
第 05 章 2020-2022 臺灣疫情解碼——從榮耀、破口到洩洪
第 06 章 2020 新冠第一局之榮光與陰影
第 07 章 2021 五月破口,曝連環疏漏
第 08 章 2022 失速共存,疫情大洩洪

Part III 反思與前瞻
第 09 章 痛定思痛
第 10 章 瘡痍家園的疫後重建——傷痛深遠,振興比防疫更難

結 語 臺灣民主下的瘟疫——建立責任政治課不容緩
參考文獻

【圖表目錄】
圖1-1 各國新冠疫情累積死亡率長期變化
圖3-1 減災與清零國家之疫情與管制比較
圖3-2 減災與清零路線之自由度比較
圖3-3 減災與清零國家之檢驗量比較
圖3-4 2021開放之路多顛跛
圖3-5 五個國家與Omicron遭遇之疫情曲線
圖5-1 臺灣新冠疫情每日發生率、死亡率與全球比較
圖5-2 臺灣每日病例致死率與全球及其他國家比較
圖6-1 臺灣檢驗量與其他國家相比
圖7-1 臺灣新冠疫情累積致死率與五月額外死亡衝擊
圖8-1 臺灣2022新冠疫情與全球比較
圖8-2 臺灣疫情期間社區行動大數據
圖8-3 美國疾管署抗原快篩流程
圖8-4 口服抗病毒藥物每日領用情形
圖8-5 每日公布死亡個案有高比例列入重症新案
圖8-6 六月平均每日Omicron死亡數與前15大死因比較
圖8-7 新冠每日確診/死亡曲線與2022累積致死率
圖8-8 臺灣累積病例致死率於2021年5月疫情期間之變化
圖8-9 防疫管制嚴格度分數
圖8-10 累積超額死亡之長期變化
圖9-1 各縣市四月與七月疫情排名變化
 

只要貼上以下連結網址就可以將本頁面分享到 FB、LINE或其他您的任何社群空間!

https://comfibooks.com/product_detail?id=7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