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在過去是怎樣的?
現階段又呈現出什麼樣式?
今後發展的可能性是什麼?
我們面對這樣一個領域,能提得出什麼樣的批判與引領?
當收藏成為一種全民的風氣時,早已不再是傳統文人士大夫的賞玩之道,而是包含著一連串行為之鏈的複合過程,具有巨大的社會性並且因大批草根愛好者的介入而煥發出強大的市場能量。從收藏到典藏,是一個從業餘愛好走向專業高端的過程。
本書聚焦話題,對「典藏研究」的價值觀、方法論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精彩的論述,對相關的知識進行了系統地梳理,?予當代藝術品典藏多方位的觀照。補時議之缺失、增業界之未及,為當世典藏提出一個立足於高端、又面向普及推廣的特定的參照視點。
現階段又呈現出什麼樣式?
今後發展的可能性是什麼?
我們面對這樣一個領域,能提得出什麼樣的批判與引領?
當收藏成為一種全民的風氣時,早已不再是傳統文人士大夫的賞玩之道,而是包含著一連串行為之鏈的複合過程,具有巨大的社會性並且因大批草根愛好者的介入而煥發出強大的市場能量。從收藏到典藏,是一個從業餘愛好走向專業高端的過程。
本書聚焦話題,對「典藏研究」的價值觀、方法論做了深入的研究和精彩的論述,對相關的知識進行了系統地梳理,?予當代藝術品典藏多方位的觀照。補時議之缺失、增業界之未及,為當世典藏提出一個立足於高端、又面向普及推廣的特定的參照視點。
目錄:
前言 提供特定的參照視點,體驗新鮮的知識譜系
張大千仿石濤 007
「漢朱提銀」與文物科技檢測 010
「蘭亭學」 014
甲骨文傳說背後的故事 018
鄧拓的悲劇 021
吳湖帆鑑藏講「故事」 024
大小雁塔與〈雁塔聖教序〉 027
真偽宣德爐 030
曹操「禁碑令」與桓玄「禁簡令」 033
「印」文明 036
〈平復帖〉的收藏流轉 039
德國女子孔達與印章鑑定法 042
以書畫鑑定視野看上古之「筆」 045
董康的刻書與古籍收藏 048
一九六一年台北故宮文物書畫 赴美巡迴大展史實 051
〈玉枕蘭亭〉之遞藏 055
民國初 北方書畫收藏圈世相 058
「星社」隨想錄 062
「齋」與鼎 065
宋代鑑藏史與米芾「無李論」 069
「繡虎」、「雕龍」之印 073
美術考古學與傳統金石學:石雕原物與書畫拓片孰重? 076
《翁同龢日記》稿本百年始末記 080
從古藏文石偈想到非漢字系統的書法與印章 084
「殷商三璽」與古董商黃百川的歷史定位 088
〈孝女曹娥碑〉絹本墨跡之鑑定諸說 092
「拍賣」諸事說 096
關於英國「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 100
海派巨擘吳湖帆 103
「釭」:考古、解詞與名物辨之一例 106
文物遞藏話酉雞世代傳頌的「德禽」 109
金銀器收藏與鑑定 113
宋代尺牘 「謹封/再拜」之用印 117
二十世紀七○年代的書法與外交 121
承載過一千個新年祝福的丹青痕跡 125
明清藏書家「藏書印」、「記」的文辭與心跡 129
駙馬都尉王詵:真偽鑑定之一例 133
米友仁的「米點山水」和鑑定史 137
大汶口文化中的陶文刻符考辨 141
一九六一年台北故宮博物院赴美展引起的波瀾 145
文人酬贈說西泠 149
考古怪俠衛聚賢 154
關於「賀梅子」的故事 158
「景泰藍」道古 162
陳介祺的第一部印譜《簠齋印集》 165
齊白石賣印賣畫 169
土耳其的中國瓷器收藏 173
馬衡的巍巍功績 177
民國年間的狀元書法 181
「絲綢之路」說絲緙 185
吳昌碩「金石畫派」之鑑定一得 189
帛書與帛畫 193
鐵如意 197
書法家蔡襄與宋建窯「兔毫盞」 201
道教書法傳世的幾個節點 205
美國人顧洛阜的書法收藏歷程 210
李白〈上陽臺帖〉臆說 214
東漢〈張文思畫像石題記〉與隸書「八分」的雙鉤波挑 218
詩畫「馬」說 223
「兮甲盤」和「亞矣方鼎」:二○一七年青銅器拍賣年 227
趙孟頫的魅力 232
〈千里江山圖〉兼及宋代青綠山水 237
西湖邊上的遺老:陳曾壽 242
大師謝稚柳、徐邦達的「懟」——鑑定界二三事 247
「楚『郢爰』」的錢幣史意義 252
古錢幣史說「齊刀」 257
章草史溯 261
秦文字關聯古物的歷史訊息 265
施蟄存:一個杭州才子的璀璨人生 269
職業畫家藍瑛之經緯 273
日本陶瓷史上的幾個節點 277
杭州旗人金梁的傳奇人生 282
「八千麻袋」事件和明清大檔 287
先行者的背影:沙孟海與沈曾植 291
「封貨」與「手洽」:北方文物交易的特殊方式 295
三晉古璽中「公書」璽的啟示 299
中國畫收藏中的「現當代」 303
「吳帶當風」的吳道子,其實是一個謎 308
把「主題收藏」玩到極致的一位清末封疆大吏 312
前言 提供特定的參照視點,體驗新鮮的知識譜系
張大千仿石濤 007
「漢朱提銀」與文物科技檢測 010
「蘭亭學」 014
甲骨文傳說背後的故事 018
鄧拓的悲劇 021
吳湖帆鑑藏講「故事」 024
大小雁塔與〈雁塔聖教序〉 027
真偽宣德爐 030
曹操「禁碑令」與桓玄「禁簡令」 033
「印」文明 036
〈平復帖〉的收藏流轉 039
德國女子孔達與印章鑑定法 042
以書畫鑑定視野看上古之「筆」 045
董康的刻書與古籍收藏 048
一九六一年台北故宮文物書畫 赴美巡迴大展史實 051
〈玉枕蘭亭〉之遞藏 055
民國初 北方書畫收藏圈世相 058
「星社」隨想錄 062
「齋」與鼎 065
宋代鑑藏史與米芾「無李論」 069
「繡虎」、「雕龍」之印 073
美術考古學與傳統金石學:石雕原物與書畫拓片孰重? 076
《翁同龢日記》稿本百年始末記 080
從古藏文石偈想到非漢字系統的書法與印章 084
「殷商三璽」與古董商黃百川的歷史定位 088
〈孝女曹娥碑〉絹本墨跡之鑑定諸說 092
「拍賣」諸事說 096
關於英國「倫敦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 100
海派巨擘吳湖帆 103
「釭」:考古、解詞與名物辨之一例 106
文物遞藏話酉雞世代傳頌的「德禽」 109
金銀器收藏與鑑定 113
宋代尺牘 「謹封/再拜」之用印 117
二十世紀七○年代的書法與外交 121
承載過一千個新年祝福的丹青痕跡 125
明清藏書家「藏書印」、「記」的文辭與心跡 129
駙馬都尉王詵:真偽鑑定之一例 133
米友仁的「米點山水」和鑑定史 137
大汶口文化中的陶文刻符考辨 141
一九六一年台北故宮博物院赴美展引起的波瀾 145
文人酬贈說西泠 149
考古怪俠衛聚賢 154
關於「賀梅子」的故事 158
「景泰藍」道古 162
陳介祺的第一部印譜《簠齋印集》 165
齊白石賣印賣畫 169
土耳其的中國瓷器收藏 173
馬衡的巍巍功績 177
民國年間的狀元書法 181
「絲綢之路」說絲緙 185
吳昌碩「金石畫派」之鑑定一得 189
帛書與帛畫 193
鐵如意 197
書法家蔡襄與宋建窯「兔毫盞」 201
道教書法傳世的幾個節點 205
美國人顧洛阜的書法收藏歷程 210
李白〈上陽臺帖〉臆說 214
東漢〈張文思畫像石題記〉與隸書「八分」的雙鉤波挑 218
詩畫「馬」說 223
「兮甲盤」和「亞矣方鼎」:二○一七年青銅器拍賣年 227
趙孟頫的魅力 232
〈千里江山圖〉兼及宋代青綠山水 237
西湖邊上的遺老:陳曾壽 242
大師謝稚柳、徐邦達的「懟」——鑑定界二三事 247
「楚『郢爰』」的錢幣史意義 252
古錢幣史說「齊刀」 257
章草史溯 261
秦文字關聯古物的歷史訊息 265
施蟄存:一個杭州才子的璀璨人生 269
職業畫家藍瑛之經緯 273
日本陶瓷史上的幾個節點 277
杭州旗人金梁的傳奇人生 282
「八千麻袋」事件和明清大檔 287
先行者的背影:沙孟海與沈曾植 291
「封貨」與「手洽」:北方文物交易的特殊方式 295
三晉古璽中「公書」璽的啟示 299
中國畫收藏中的「現當代」 303
「吳帶當風」的吳道子,其實是一個謎 308
把「主題收藏」玩到極致的一位清末封疆大吏 312
來自清水的孩子(4) Son of Formosa 4:化作千風
定價 $480元
優惠價 $379元
VIP價 $360元
蒙曼說唐:唐玄宗(上下冊不分售,暢銷經典版)
定價 $660元
優惠價 $495元
VIP價 $462元
歐洲1989:現代歐洲的關鍵時刻,從冷戰衝突到政治轉型,解讀新自由主義之下的舊大陸與新秩序
定價 $620元
優惠價 $459元
VIP價 $434元
國父的真相:建立美國政治典範的元勳,還原他們神壇下的真實面貌
定價 $450元
優惠價 $338元
VIP價 $315元
D-Day 女孩:以柔克剛的間諜故事,二戰中擊敗納粹的秘密武器
定價 $550元
優惠價 $407元
VIP價 $396元
現代菲律賓政治的起源:從殖民統治到強人杜特蒂,群島國追求獨立、發展與民主的艱難路
定價 $360元
優惠價 $270元
VIP價 $252元
中國歷史研究的反思:古代史篇
定價 $460元
優惠價 $345元
VIP價 $322元
大歷史:從宇宙大霹靂到今天的人類世界【2024 經典改版】
定價 $500元
優惠價 $365元
VIP價 $350元
奇怪的歷史知識增加了!不能只有我知道的趣味歐洲史
定價 $380元
優惠價 $285元
VIP價 $274元
流氓王信福
定價 $450元
優惠價 $333元
VIP價 $315元